一种重组角蛋白可注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91487发布日期:2024-02-02 21:2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组角蛋白可注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组角蛋白可注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软组织填充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早是使用自体脂肪进行组织修补。但当时的脂肪成活率很难把控,所以永久性人工合成填充物开始应用于美容界,目前医疗和美容行业制备注射凝胶所使用的天然聚合物材料主要为动物胶原和透明质酸钠等。常用的胶原蛋白来自猪皮、牛皮和牛腱等动物组织,动物胶原蛋白可能具有病毒残留并引起免疫排斥。因此,对于部分使用者仍然存在着使用部位红肿、过敏和慢性炎症等排异问题。重组胶原蛋白虽然解决了病毒源性的问题,但种类众多,消费者难以区分清楚,由于胶原蛋白凝胶不能长时间在人体中保持形态,会被降解成为小分子氨基酸、多肽等物质。所以消费者会多次注射,使用时效较为低下。未经修饰的透明质酸水凝胶不支持整合素介导的细胞结合,需要将细胞粘附性rgd肽化学偶联到透明质酸基质上,整过流程显得繁琐,不利于大规模生产。而角蛋白由于其本身独特的性质,含有大量的二硫键,锁水效果好并且稳定,利用本身自交联的性质就可以得到凝胶,流程简单并且稳定在体内不易降解。是一种理想的填充材料。

2、角蛋白注射填充物已有应用,但是是提取角蛋白,目前常用的角蛋白是从人体毛发、动物羽毛、动物的鳞甲中通过化学方法提取而得的,分子量并不明确,是一种角蛋白混合物,存在免疫原性、病毒隐患等问题。因此限制了其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发明人在前期研究克服了这一缺陷,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角蛋白取代了动物源提取角蛋白。重组角蛋白是基于重组质粒诱导其表达,通过发酵、破菌、纯化等工艺步骤,得到高纯度的重组角蛋白。

2、本项技术由专利技术重组角蛋白为主要原料,通过特定的工艺步骤使其自交联进而形成稳定的立体保湿凝胶,不需要添加戊二醛等交联剂,避免有毒交联试剂的残留的毒性。该技术采用的重组角蛋白来源于人毛发基因,进行一定的设计改造,规避了免疫性问题,注入体内后安全性高,可作为填充物用于软组织填充,适用于医美填充领域。

3、1.一种可注射凝胶,其中,包括:

4、角蛋白和半胱氨酸;所述可注射凝的ph为中性。

5、2.根据项1所述的可注射凝胶,其中,

6、所述角蛋白和半胱氨酸的质量比α为5:1≤α<15:1。

7、3.根据项1所述的可注射凝胶,其中,

8、所述角蛋白为经由经机械法、酸碱处理法、还原法、氧化法、电化学还原法、铜氨溶液法、金属盐法、生物法或基因工程制备的角蛋白。

9、4.一种项1-3任一项所述的凝胶在制备医疗软组织修复或美容用填充剂中的应用。

10、5.一种可注射凝胶的制备方法,其中,

11、向上述重组角蛋白原液中加入半胱氨酸,调其ph至碱性,静置一段时间使其形成凝胶;

12、将凝胶切块,用大量的纯化水或pbs缓冲液清洗至透明状;

13、将凝胶用均质机破碎,离心后收取沉淀,用生理盐水重悬,形成稳定的重组角蛋白凝胶颗粒混悬液。

14、6.根据项5所述的方法,其中,加入的所述角蛋白原液与半胱氨酸的质量比大于等于5:1且小于15:1。

15、7.根据项5所述的方法,其中,调节加入半胱氨酸后的角蛋白溶液的所述酸溶液为盐酸或柠檬酸。

16、8.根据项5所述的凝胶,其中,所述ph调节至弱碱性是指调节加入半胱氨酸后的角蛋白溶液至ph为8.5~9.5。

17、9.根据项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静置时间为3小时以上。

18、10.根据项5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角蛋白溶液交联的温度保持在4-27℃。

19、11.一种填充剂,其包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凝胶或项5~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凝胶。

20、12.根据项11所述的填充剂,其为医疗软组织修复或美容用填充剂。

21、13.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凝胶或项5~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凝胶用于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且能够促进成纤维细胞表达分泌胶原蛋白的用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2、本申请提供了上述可注射凝胶在诸如美容注射填充剂的医疗产品以及美容整形领域中的应用,包括软组织填充、药物递送。

23、本申请所使用的重组角蛋白,相较于普通角蛋白具有高活性、高纯度、高安全性以及无免疫原性等优势,在凝胶生产过程中无需添加各类交联剂,使用更加安全。

24、重组角蛋白和半胱氨酸的共价交联,吸收大量水分,同时,立体结构使得凝胶有着非常好的锁水能力;最后重组角蛋白可以在体内完全降解成氨基酸,同时,基于角蛋白的特殊性质,其降解速度也低于传统填充物,可作为新型人体填充物使用,维持时间更长。

25、重组角蛋白和半胱氨酸的协同使用,具有更好的抗氧化和刺激胶原蛋白再生的作用。

26、本申请交联重组角蛋白方法不需要交联剂参与,且在室温即可完成交联形成凝胶,工艺相对简单,凝胶粒径分布可控,能够满足工艺转化和大批量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注射凝胶,其中,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射凝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射凝胶,其中,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凝胶在制备医疗软组织修复或美容用填充剂中的应用。

5.一种可注射凝胶的制备方法,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加入的所述角蛋白原液与半胱氨酸的质量比大于等于5:1且小于15: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调节加入半胱氨酸后的角蛋白溶液的所述酸溶液为盐酸或柠檬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凝胶,其中,所述ph调节至弱碱性是指调节加入半胱氨酸后的角蛋白溶液至ph为8.5~9.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静置时间为3小时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角蛋白溶液交联的温度保持在4-27℃。

11.一种填充剂,其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凝胶或权利要求5~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凝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填充剂,其为医疗软组织修复或美容用填充剂。

13.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凝胶或权利要求5~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凝胶用于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以及促进成纤维细胞表达分泌胶原蛋白的用途。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重组角蛋白可注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可注射凝胶在保持角蛋白和半胱氨酸的质量比α为5:1≤α<15:1,同时调节至碱性pH值,即可在不添加交联剂的情况下,形成质量可靠的重组角蛋白凝胶,该可注射凝胶在医疗产品中的应用包括软组织填充、药物递送以及美容整形领域的应用,同时该可注射凝胶还可用于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以及促进成纤维细胞表达分泌胶原蛋白的用途。

技术研发人员:查国栋,郑春江,颜增生,吴旭东,谷加国,欧珍,王强,王霄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璧华生物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