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洗用扩阴器

文档序号:37311356发布日期:2024-03-13 21:0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洗用扩阴器

本发明涉及扩阴器,具体涉及一种冲洗用扩阴器。


背景技术:

1、扩阴器是生殖科用于扩张阴道的辅助工具,以便于冲洗和妇科检查。现有的扩阴器通常为鸭嘴状,如公告号为cn21785291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医用扩阴器,其包括铰接连接的上鸭嘴端和下鸭嘴端,上鸭嘴端的一端设置有上把手,下鸭嘴端的一端设置有下把手,下把手的一端安装有螺纹固定杆,螺纹固定杆的外周螺纹配合有紧固螺母,在使用时,按压把手,使得上鸭嘴端和下鸭嘴端相互远离,实现对阴道的扩张,在扩张到位后,转动紧固螺母抵接在上把手上,使得上鸭嘴端和下鸭嘴端的保持于张开状态,在使用完成后,需要拧松紧固螺母,使得扩阴器回复关闭状态,便于取出。

2、现有技术中,扩阴器为鸭嘴状,阴道在扩阴器的作用下在一个直线方向上扩张,增加了患者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洗用扩阴器,以使得阴道能够在周向上均匀扩张,降低患者的不适。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洗用扩阴器,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一体成型的手持部和置入部,所述置入部包括固定环和设置在该固定环底部的撑开部,所述撑开部沿远离所述固定环的方向呈渐缩的锥形;在所述置入部的内周贯通设置有一通道,该通道包括位于所述固定环内周的配合段和位于所述撑开部内周的撑开段;扩张件,该扩张件由上至下一体成型有阻挡部和扩张部,在所述扩张件的内周贯通设置有观察口,所述阻挡部的外周尺寸大于所述配合段的内周尺寸,所述扩张部的外周与所述固定环的内周适配,所述扩张部能穿过所述配合段伸入所述撑开段内,所述撑开部能在该扩张部的挤压作用下向外扩张;所述扩张部的外壁设置有滑槽,在所述固定环的内壁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槽包括相互连通的滑动段和卡接段,所述滑动段沿所述扩张部的中心线方向设置,且该滑动段贯通所述扩张部的下端,所述卡接段位于所述滑动段的上端且与所述滑动段垂直相交,所述滑块能沿所述滑动段滑动并卡入所述卡接段内。

3、优选地,所述撑开部包括至少三个圆周均布的撑开片。

4、优选地,所述卡接段与所述阻挡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滑块和所述固定环顶部之间的距离。

5、优选地,所述本体内中空形成冲洗腔,在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与该冲洗腔连通的接口,在所述撑开部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冲洗腔连通的冲洗口。

6、优选地,每个所述撑开片上均设置有所述冲洗口。

7、优选地,所述撑开片的数量为四个。

8、优选地,所述手持部沿远离所述固定环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9、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使用时,手握手持部,将置入部逐渐送入阴道内,由于撑开部为锥形,可以减小操作难度,降低患者的不适。在置入部送入到位后,将扩张件插入通道内,在扩张部进入通道的撑开段后,随着扩张部的不断运动,撑开部逐渐在扩张部的挤压下向外周向扩张,使得通道的撑开段的内周尺寸逐渐变大,以便于医护人员观察阴道内的情况,或者对阴道进行冲洗。本发明中,在扩张件插入过程中,扩张部上的滑槽的滑动段与本体上的滑块滑动配合,起到导向作用,在扩张件插入到位后,转动扩张部,即可使得滑块卡入滑槽的卡接段内,防止扩张件退出;在冲洗完成后,反向转动扩张件,即可使得滑块退出卡接段,便于将扩张件取出,使得撑开部恢复初始状态,便于取出。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置入部为锥形,其在扩张部的挤压作用下,能够向外周向扩张,防止阴道在单一直线方向上扩张,降低了患者的不适。



技术特征:

1.一种冲洗用扩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洗用扩阴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洗用扩阴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洗用扩阴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冲洗用扩阴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洗用扩阴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洗用扩阴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洗用扩阴器,包括本体,该本体具有手持部和置入部,所述置入部包括固定环和撑开部,所述撑开部沿远离所述固定环的方向呈渐缩的锥形;在所述置入部的内周贯通设置有通道,该通道包括位于固定环内周的配合段和位于撑开部内周的撑开段;扩张件,该扩张件由上至下一体成型有阻挡部和扩张部,在所述扩张件的内周贯通设置有观察口,阻挡部的外周尺寸大于配合段的内周尺寸,所述扩张部的外周与所述固定环的内周适配,所述扩张部能穿过配合段伸入撑开段内,所述撑开部能在该扩张部的挤压作用下向外扩张。本发明的置入部为锥形,其在扩张部的挤压作用下,能够向外周向扩张,防止阴道在单一直线方向上扩张,降低了患者的不适。

技术研发人员:唐婷,孟珊,王芳,李娅,邓丽,隆玲蓉,杨媚,李宛霖,高玉翠,许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