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罩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以及面罩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30738发布日期:2024-03-05 15:4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面罩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以及面罩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仪器控制,特别是涉及一种面罩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以及面罩。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除了日常的衣食住行需求,人们对美容疗养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一些可用于美容疗养类的仪器也得到广泛运用,如按摩仪、洁面仪、光疗面罩等。

2、以传统光疗面罩为例,虽然可以通过不同照射光实现不同的疗养效果,但传统光疗面罩中固定的控制机制,无法确保不同使用对象使用光疗面罩时均能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因传统光疗面罩中固定的控制机制,无法确保不同使用对象使用光疗面罩时均能达到最佳使用效果这一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面罩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以及面罩。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面罩控制方法,包括:

3、针对面罩上已开始运行的每一光源发生组件,确定光源发生组件在所照射面部点位对应的实时光照能量密度与期望光照能量密度之间的实时差距;

4、确定在实时差距下,光源发生组件与所照射面部点位之间的实时距离对应的第一调节步长、以及光源发生组件的实时光照强度对应的第二调节步长;第一调节步长与第二调节步长均随着实时差距的减小而减小;

5、按照第一调节步长对实时距离进行调节,并按照第二调节步长对实时光照强度进行调节,使得实时差距最小化。

6、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面罩控制装置。装置包括:

7、实时差距确定模块,用于针对面罩上已开始运行的每一光源发生组件,确定光源发生组件在所照射面部点位对应的实时光照能量密度与期望光照能量密度之间的实时差距;

8、调节步长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在实时差距下,光源发生组件与所照射面部点位之间的实时距离对应的第一调节步长、以及光源发生组件的实时光照强度对应的第二调节步长;第一调节步长与第二调节步长均随着实时差距的减小而减小;

9、实时差距最小化模块,用于按照第一调节步长对实时距离进行调节,并按照第二调节步长对实时光照强度进行调节,使得实时差距最小化。

10、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面罩控制方法。

11、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面罩控制方法。

12、上述面罩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针对面罩上已开始运行的每一光源发生组件,先确定光源发生组件在所照射面部点位对应的实时光照能量密度与期望光照能量密度之间的实时差距,再确定在实时差距下,光源发生组件与所照射面部点位之间的实时距离对应的第一调节步长、以及光源发生组件的实时光照强度对应的第二调节步长,其中,第一调节步长与第二调节步长均随着实时差距的减小而减小,然后,按照第一调节步长对实时距离进行调节,并按照第二调节步长对实时光照强度进行调节,使得实时差距最小化。整个面罩控制过程中,针对每一光源发生组件均可以进行独立控制,可以根据随实时差距动态变化的调节步长,结合光源发生组件与所照射点位之间的实时距离、以及光源发生组件的实时光照强度,对光源发生组件在所照射面部点位的照射效果进行自适应调整,使得每一光源发生组件在所照射面部点位的照射效果均能达到期望光照能量密度,从而使得每一使用对象使用面罩时均能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13、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面罩,包括:控制器与多个光源发生组件;每一光源发生组件包括发光元件、测距器件、弹性器件;

14、针对每一光源发生组件,发光元件用于发出照射光,测距器件用于测量光源发生组件与所照射面部点位之间的实时距离,弹性器件用于调节光源发生组件与所照射面部点位之间的实时距离;

15、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面罩中的各光源发生组件,实现上述面罩控制方法。

16、上述面罩,包括控制器与多个光源发生组件,而每一光源发生组件包括发光元件、测距器件、弹性器件,其中,发光元件用于发出照射光,测距器件用于测量光源发生组件与所照射面部点位之间的实时距离,弹性器件用于调节光源发生组件与所照射面部点位之间的实时距离。在上述面罩被使用时,针对每一光源发生组件,控制器可以基于上述面罩控制方法,通过调节光源发生组件中发光元件的实时光照强度、以及通过弹性器件调节光源发生组件与所照射面部点位之间的实时距离,实现对每一光源发生组件的独立控制,确保每一光源发生组件在所照射面部点位均能达到最佳照射效果,从而使得每一使用对象使用面罩时均能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面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光照能量密度的确定过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系数与所述光照强度系数的确定过程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期望光照能量密度的确定过程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第一调节步长对所述实时距离进行调节,并按照所述第二调节步长对所述实时光照强度进行调节,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一种面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3.一种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与多个光源发生组件;每一所述光源发生组件包括发光元件、测距器件、弹性器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面罩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以及面罩。方法包括:针对面罩上已开始运行的每一光源发生组件,确定光源发生组件在所照射面部点位对应的实时光照能量密度与期望光照能量密度之间的实时差距;确定在实时差距下,光源发生组件与所照射面部点位之间的实时距离对应的第一调节步长、以及光源发生组件的实时光照强度对应的第二调节步长;第一调节步长与第二调节步长均随着实时差距的减小而减小;按照第一调节步长对实时距离进行调节,并按照第二调节步长对实时光照强度进行调节,使得实时差距最小化。采用本方法能够确保不同使用对象使用光疗面罩时均能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波,李家儿,张翔,廖永平,曾祥锋,余忆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