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3578发布日期:2024-03-18 18:3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多向内窥镜在观察角度调整后无法固定,医生需要手动控制角度,不仅导致医生疲惫,影响检查结果;同时,医生也无法进行其他的操作,导致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窥镜,在可视角度调整后,可进行位置锁定。

2、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

3、外壳,围成收容腔;

4、支撑座,位于所述收容腔内;

5、摆动件,位于所述收容腔内;

6、转盘,至少部分所述转盘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转盘包括第一抵顶部与第二抵顶部,所述转盘相对所述外壳转动时,可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在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摆动件可相对所述支撑座摆动,以调节所述内窥镜的可视角度,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抵顶部施加第一抵顶力至所述外壳,所述第二抵顶部施加第二抵顶力至所述摆动件,使得所述摆动件与所述支撑座之间紧密抵接,以阻止所述摆动件摆动。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顶部为第一凸台,所述内窥镜包括第二凸台,所述转盘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凸台相对所述第二凸台移动,所述第一凸台移动至与所述第二凸台抵持的过程中,所述转盘向靠近所述外壳的方向移动以及所述摆动件向靠近所述支撑座的方向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内窥镜包括凸轮台,所述凸轮台位于所述转盘与所述摆动件之间,所述第二凸台设置于所述凸轮台,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凸轮台不转动。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及所述第二凸台均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台沿所述转盘的周向方向排布,多个所述第二凸台沿所述凸轮台的周向方向排布。

10、进一步地,所述内窥镜包括摇杆,所述转盘设有第一组装孔,所述凸轮台设有第二组装孔,所述摆动件设有第三组装孔,所述摇杆依次组装至所述第一组装孔、所述第二组装孔及所述第三组装孔且固定至所述摆动件,所述转盘可相对所述摇杆周向转动。

11、进一步地,所述凸轮台与所述摇杆其中之一设有限位槽,另一个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插入至所述限位槽内,以阻止所述凸轮台相对于所述摇杆的周向转动。

12、进一步地,所述转盘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向一侧延伸的第一凸出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向相对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凸出部,所述主体部呈倒扣的碗状,所述第二凸出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凸出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围成的空间外,所述第一组装孔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凸出部、所述主体部及所述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台设置于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底端,所述第一抵顶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

13、进一步地,所述凸轮台及至少部分所述摆动件位于所述主体部围成的空间内。

14、进一步地,所述内窥镜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凸轮台与所述摆动件之间,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抵持时,所述凸轮台压接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压接所述摆动件。

15、进一步地,所述摆动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呈球形,所述支撑座包括球托部,所述球托部围成的空间的形状与所述主体的底端的形状适配,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主体的底端与所述球托部压紧,以阻止所述主体相对于所述球托部的摆动。

16、进一步地,所述摆动件包括与所述主体一体式设置的凸边,所述凸边设有过线孔,以供连接绳穿过。

17、进一步地,所述凸边设有固定孔,所述内窥镜包括组装至所述固定孔内的紧固件,所述连接绳的端部固定至所述紧固件。

18、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底端设有第一孔,所述球托部设有第二孔,组装所述摆动件时,通过组装至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内的限位件确保所述摆动件的对中。

1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包括固定部,所述球托部自所述固定部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固定部设有收容部及与所述收容部连通的穿孔,所述外壳设有与所述收容部连通的过孔,所述内窥镜包括胶塞,所述胶塞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穿过所述过孔后组装至所述收容部内,所述胶塞设有与所述穿孔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及所述穿孔供连接绳穿过。

2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包括连接所述球托部与所述固定部的挡边,所述挡边围成过线槽,所述连接绳穿过所述穿孔后穿过所述过线槽以与所述摆动件固定。

21、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包括转盘,转盘包括第一抵顶部与第二抵顶部,转盘相对所述外壳转动时,可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在解锁状态时,摆动件可相对支撑座摆动,以调节内窥镜的可视角度,在锁定状态时,第一抵顶部施加第一抵顶力至所述外壳,第二抵顶部施加第二抵顶力至摆动件,使得摆动件与支撑座之间紧密抵接,以阻止摆动件摆动,以进行位置锁定,实现内窥镜静止观察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顶部为第一凸台,所述内窥镜包括第二凸台,所述转盘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凸台相对所述第二凸台移动,所述第一凸台移动至与所述第二凸台抵持的过程中,所述转盘向靠近所述外壳的方向移动以及所述摆动件向靠近所述支撑座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包括凸轮台,所述凸轮台位于所述转盘与所述摆动件之间,所述第二凸台设置于所述凸轮台,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凸轮台不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及所述第二凸台均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台沿所述转盘的周向方向排布,多个所述第二凸台沿所述凸轮台的周向方向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包括摇杆,所述转盘设有第一组装孔,所述凸轮台设有第二组装孔,所述摆动件设有第三组装孔,所述摇杆依次组装至所述第一组装孔、所述第二组装孔及所述第三组装孔且固定至所述摆动件,所述转盘可相对所述摇杆周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台与所述摇杆其中之一设有限位槽,另一个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插入至所述限位槽内,以阻止所述凸轮台相对于所述摇杆的周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向一侧延伸的第一凸出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向相对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凸出部,所述主体部呈倒扣的碗状,所述第二凸出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凸出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围成的空间外,所述第一组装孔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凸出部、所述主体部及所述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台设置于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底端,所述第一抵顶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台及至少部分所述摆动件位于所述主体部围成的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凸轮台与所述摆动件之间,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抵持时,所述凸轮台压接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压接所述摆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呈球形,所述支撑座包括球托部,所述球托部围成的空间的形状与所述主体的底端的形状适配,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主体的底端与所述球托部压紧,以阻止所述主体相对于所述球托部的摆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包括与所述主体一体式设置的凸边,所述凸边设有过线孔,以供连接绳穿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边设有固定孔,所述内窥镜包括组装至所述固定孔内的紧固件,所述连接绳的端部固定至所述紧固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端设有第一孔,所述球托部设有第二孔,组装所述摆动件时,通过组装至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内的限位件确保所述摆动件的对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固定部,所述球托部自所述固定部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固定部设有收容部及与所述收容部连通的穿孔,所述外壳设有与所述收容部连通的过孔,所述内窥镜包括胶塞,所述胶塞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穿过所述过孔后组装至所述收容部内,所述胶塞设有与所述穿孔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及所述穿孔供连接绳穿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连接所述球托部与所述固定部的挡边,所述挡边围成过线槽,所述连接绳穿过所述穿孔后穿过所述过线槽以与所述摆动件固定。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外壳、支撑座、摆动件及转盘。外壳围成收容腔。支撑座、摆动件及至少部分转盘位于所述收容腔内。转盘包括第一抵顶部与第二抵顶部。转盘相对外壳转动时,可从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在解锁状态时,摆动件可相对支撑座摆动,以调节内窥镜的可视角度;在锁定状态时,第一抵顶部施加第一抵顶力至外壳,第二抵顶部施加第二抵顶力至摆动件,使得摆动件与支撑座之间紧密抵接,以阻止摆动件摆动,以进行位置锁定,实现内窥镜静止观察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时强胜,郑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海康慧影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