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17212发布日期:2024-03-05 15:0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儿科生命特征检测,具体为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


背景技术:

1、重症的患者进入医院之后需要配设呼吸机、心率监测仪、心电监测仪等,用于监护患者的生命特征,为医护人员确定合适的医治手段提供有力的依据,而且能够及时的反馈医治手段的效果;例如,一般的心电监测仪中均具有一级报警(红色):如病情急剧变化,须立即处理;二级报警(黄色):病情小范围变化,相对可暂缓处理。

2、心电监测仪应用在成人身上的时候,人们都会主动的配合,避免电极贴片的脱落,避免出现由于技术原因发出错误报警、失效报警的问题;但是,在儿科,很难依靠患者自身主动配合,甚至儿童还会出现主动撕扯电极贴片的问题,因为此情况出现医治不及时,给患者造成经济上、身体上的损害,因此本发明针对儿科专门设计一种重症监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解决了儿科的患者很难主动配合保持电极贴片的贴合,甚至儿童还会出现主动撕扯电极贴片的问题。

3、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ecg(electrocardiogram,译为心电图)信号;

5、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ecg信号进行处理生成ecg信息,所述采集模块与第一处理模块采用有线或者无线信号连接;

6、恒温调节系统,所述恒温调节系统设置在采集模块直接与人体接触的部位,用于调整采集模块与人体接触部位的温度;

7、温度采集模块,安装在采集模块直接与人体接触的部位,且不与恒温调节系统直接接触,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于监测采集模块直接与人体接触部位的温度;

8、第二处理模块,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将温度采集模块所采集的信号转化为温度信息,并根据温度信息判断采集模块位置是否安装正确;

9、所述恒温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为:

10、将采集模块直接与人体接触的部位、采集模块所接触的人体皮肤表面温度调整为第一温度值,所述第一温度值处于30.5℃-34℃之间,然后关闭恒温调节系统,依靠人体自身的发热使采集模块所接触的人体皮肤表面温度升至35℃,然后恒温调节系统进行第二次调节,如此周而复始循环调节;

11、所述恒温调节系统开启/停止工作所依据的温度来自温度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温度信息;

12、第二处理模块的处理流程为:

13、记录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温度为第一温度值的时间t1、记录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温度为35℃时的时间t2,对时间t2、时间t1做差求值,得到随变时间t。

14、优选的,所述恒温调节系统、温度采集模块、采集模块集成为组合式探测头,该组合式探测头包括:电极贴片、恒温供气模块,所述电极贴片背面设置的罩体,所述电极贴片与罩体之间形成冷却空腔,所述电极贴片的环形粘结部位设置有温度监测片,所述冷却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冷气分散管,恒温供气模块的出气端连接气管,气管远离恒温供气模块的一端与冷气分散管连接;

15、所述采集模块与第一处理模块采用导线连接,所述气管与导线采用“8”字型套件连接。

16、优选的,所述冷气分散管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的外壁与罩体固定连接,所述转接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支气管,所述支气管的出气口正对电极贴片的背部,且支气管的出气口靠近电极贴片的外轮廓;

17、所述罩体的底端与电极贴片的外侧设置有环形透气部,所述环形透气部上开设有若干个细孔。

18、优选的,还包括:

19、存储模块,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随变时间t,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有时间阈值;

20、对比模块,用于对前后两次随变时间t的值做差后与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时间阈值比较;

21、报警模块,当前后两次随变时间t的值做差后不在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时间阈值内,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提示。

22、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为声光发生器。

23、优选的,所述恒温供气模块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侧贯穿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侧面安装有风机、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气接口、其中一个出气接口串接在循环管上,所述电磁换向阀另一个出气接口安装有供气管,所述风机的进气接口、出气接口串接在循环管上,所述风机的进气接口还安装连接有进气管。

24、优选的,所述电磁换向阀靠近风机的进气端。

25、优选的,所述冷却箱内装有冷却水,所述冷却箱的顶端、底端均开设有通口,所述循环管穿过冷却箱顶端、底端的通口。

26、优选的,所述冷却箱内装有冷却水,所述冷却箱为空心环形构件,所述循环管的一段位于冷却箱的中心孔内。

27、优选的,所述循环管位于冷却箱内部的一段为螺旋形状。

28、有益效果

2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0、1、本发明,通过增设恒温调节系统,将采集模块的温度调节成与躯体温度(30.5℃-34℃)基本相同,使得患者不会对采集模块产生不适感应,避免因为儿童感觉不适,将电极贴片撕扯掉,而且通过设置温度采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用于监测采集模块直接与人体接触部位的温度,第二处理模块将温度采集模块所采集的信号转化为温度信息,并根据温度信息判断采集模块位置是否安装正确,以此能够在采集模块离开人体时,及时、快速的被检测到,并将信息通过心电监测仪器的人机交互或者报警模块提示医护人员和监护人员,避免心电监测仪错误监测的情况。

31、2、本发明的恒温调节系统采用将采集模块直接与人体接触的部位、采集模块所接触的人体皮肤表面温度调整为第一温度值,所述第一温度值处于30.5℃-34℃之间,然后关闭恒温调节系统,依靠人体自身的发热使采集模块所接触的人体皮肤表面温度升至35℃,然后恒温调节系统进行第二次调节,如此周而复始循环调节,此状况下能够避免采集模块与人体接触部位积累汗液,避免检测过程中的不适反应,与传统的采用透气材料、透气结构的电极贴片而言,本发明应用恒温调节系统之后,基本不需要考虑出汗的问题。

32、3、本发明,第二处理模块的处理流程为:记录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温度为第一温度值的时间t1、记录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温度为35℃时的时间t2,对时间t2、时间t1做差求值,得到随变时间t;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如躯干、四肢、面部)的体温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在患者身上还会伴随发热现象(温度超过普通人躯体温度)温度更加的复杂,本方案采用计算人体温度自然变化的时间来确定人身体的具体位置,更加精确,如果患者将采集模块离开人体或者将其粘贴在身体的其他位置,其依然能够很好的做出区别,使其响应的准确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且在该方式中,预设的参数误差,对得出采集模块是否离开躯体的判读影响较小,即使患者处于发热状态、低体温症状态依然具有准确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ecg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调节系统、温度采集模块、采集模块集成为组合式探测头,该组合式探测头包括:电极贴片(1)、恒温供气模块,所述电极贴片(1)背面设置的罩体(3),所述电极贴片(1)与罩体(3)之间形成冷却空腔,所述电极贴片(1)的环形粘结部位设置有温度监测片(2),所述冷却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冷气分散管,恒温供气模块的出气端连接气管(5),气管(5)远离恒温供气模块的一端与冷气分散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分散管包括转接头(7),所述转接头(7)的外壁与罩体(3)固定连接,所述转接头(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支气管(8),所述支气管(8)的出气口正对电极贴片(1)的背部,且支气管(8)的出气口靠近电极贴片(1)的外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为声光发生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供气模块包括:冷却箱(9),所述冷却箱(9)的内侧贯穿有循环管(10),所述循环管(10)的侧面安装有风机(14)、电磁换向阀(12),所述电磁换向阀(12)的进气接口、其中一个出气接口串接在循环管(10)上,所述电磁换向阀(12)另一个出气接口安装有供气管(13),所述风机(14)的进气接口、出气接口串接在循环管(10)上,所述风机(14)的进气接口还安装连接有进气管(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换向阀(12)靠近风机(14)的进气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9)内装有冷却水,所述冷却箱(9)的顶端、底端均开设有通口,所述循环管(10)穿过冷却箱(9)顶端、底端的通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9)内装有冷却水,所述冷却箱(9)为空心环形构件,所述循环管(10)的一段位于冷却箱(9)的中心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10)位于冷却箱(9)内部的一段为螺旋形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儿科重症监护设备,涉及儿科生命特征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ECG信号;第一处理模块、恒温调节系统、温度采集模块。本发明,通过温度采集模块用于监测采集模块直接与人体接触部位的温度,第二处理模块将温度采集模块所采集的信号转化为温度信息,并根据温度信息判断采集模块位置是否安装正确,以此能够在采集模块离开人体时,及时、快速的被检测到,并将信息通过心电监测仪器的人机交互或者报警模块提示医护人员和监护人员,避免心电监测仪错误监测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关海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