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鞘管

文档序号:37359814发布日期:2024-03-22 10:1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医用鞘管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鞘管。


背景技术:

1、现如今,医用鞘管在微创诊断和治疗手术中,主要用于建立通道、输送或回收器械、输入药物或导出体液等。在鞘管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通常会根据鞘管预期使用的位置,将鞘管远端的弯曲部分预塑形成不同的弯曲形状,使其与该病变部位的解剖学形态相适应,便于鞘管能够顺利到达人体的该部位。近年来,预塑成各种角度和形状的诊疗鞘管被开发出来,并投入到临床使用。这些诊疗鞘管在术中需要借助导丝以及扩张器的辅助才能到达病变部位,操作流程复杂。

2、为此,现有专利cn105251094a提出一种“可调弯鞘管”,靠手柄上旋筒的旋转带动滑块滑动,进而带动远端弯曲。此种方式虽然实现了远端的主动调弯,但对于需要多次弯曲才能到达的部位,操作者无法通过鞘管中途辨别方向,限制鞘管的使用范围;鞘管的插入段虽然具有一定的柔性,但对于多次弯曲的部位,鞘管的插入段一直依靠组织或者器官的内壁来支撑鞘管的弯曲,操作过程中极易对人体组织或者器官内壁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医用鞘管,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鞘管的插入段不适用于需要多次弯曲才能到达的患病部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医用鞘管,包括:

3、壳体;

4、导管,与所述壳体连接,且形成有引导通道,所述导管包括沿自身轴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变形管段,各所述变形管段具有朝自身径向一侧弯曲变形的变形状态、以及复位状态;以及,

5、牵引装置,与多个所述变形管段中的至少部分连接,以在外力驱动下带动对应的所述变形管段在所述变形状态和所述复位状态之间相切换。

6、可选地,多个所述变形管段包括多个主动变形管段;

7、所述牵引装置包括:

8、多个牵引机构,与多个所述主动变形管段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牵引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主动变形管段的至少一侧内壁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在接收到外力驱动时,驱动所述牵引件活动以带动所述主动变形管段在所述变形状态和所述复位状态之间切换;以及,

9、多个锁止机构,与多个所述牵引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将对应的所述牵引机构的所述驱动组件和/或所述牵引件限位锁止在所述壳体上。

10、可选地,所述壳体形成有安装腔及设于所述安装腔的一侧的第一安装孔;

11、多个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第一牵引机构,所述第一牵引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牵引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第一牵引件连接的第一卷线盘、显露在所述壳体外的操作手轮、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卷线盘和所述操作手轮,以在所述操作手轮被外力驱动旋转时,带动所述第一卷线盘同步旋转。

12、可选地,多个所述主动变形管段中更靠近所述导管的自由端的为第一主动变形管段,所述第一牵引机构与所述第一主动变形管段连接;

13、所述第一牵引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牵引件分设在所述第一主动变形管段径向上的相对两侧内壁。

14、可选地,多个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牵引机构对应的第一锁止机构,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包括套接在所述操作杆外侧的操作套环,所述操作套环相对所述连接杆可偏心旋转设置,以在所述操作套环和所述连接杆的套接面之间形成有窄区域和宽区域;

15、在所述操作套环和所述连接杆的套接面至少其中之一凸设有干涉凸起,以在所述操作套环被外力驱动旋转时,所述干涉凸起被带动在所述窄区域和所述宽区域之间活动,其中,在活动至所述窄区域时,所述干涉凸起在所述操作套环和所述连接杆之间产生干涉,以将所述连接杆限位锁止在所述壳体上。

16、可选地,所述壳体形成有安装腔及设于所述安装腔的一侧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呈纵长形延伸;

17、多个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第二牵引机构,所述第二牵引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第二牵引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第二牵引件连接的第二卷线盘、以及操作拨杆,所述操作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卷线盘的外周侧缘连接,另一端经所述第二安装孔伸出于所述壳体外,在外力驱动下,所述操作拨杆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纵长延伸方向活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卷线盘同步旋转。

18、可选地,所述第二牵引机构沿所述第二卷线盘的轴向可平移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局部在对应所述第二卷线盘的轴向上的一侧开设有卡槽;

19、多个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牵引机构对应的第二锁止机构,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牵引机构背对所述卡槽的一侧,且在所述操作拨杆活动至远离所述卡槽时,所述弹性件处于预压缩状态,以及在所述操作拨杆活动至靠近所述卡槽时,所述弹性件带动所述操作拨杆卡接至所述卡槽内。

20、可选地,所述第二牵引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牵引机构的所述第二卷线盘同轴布设,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设有两个;

21、所述弹性件夹设在两个所述第二卷线盘之间,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所述卡槽在所述第二卷线盘的轴向上呈相对设置。

22、可选地,两个所述第二卷线盘转动安装于同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二卷线盘相对靠近的端表面凹陷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弹性件套接在所述转轴的外侧,且部分限位在两个所述第二卷线盘的所述安装槽内。

23、可选地,多个所述变形管段包括从导管前端往壳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主动变形管段、第二主动变形管段以及第三主动变形管段;

24、其中,所述第一主动变形管段能够在所述牵引装置牵引下朝向其自身径向两侧弯曲,所述第二主动变形管段能够在所述牵引装置牵引下朝向其自身径向一侧弯曲,所述第三主动变形管段能够在所述牵引装置牵引下朝向其自身径向一侧弯曲。

25、可选地,所述第二主动变形管段和所述第三主动变形管段在所述牵引装置牵引的所述弯曲状态时的弯曲方向相反。

26、可选地,所述第二主动变形管段在其牵引装置牵引的所述变形状态时其弯曲角度与人体幽门部位形状匹配;所述第三主动变形管段在其牵引装置牵引的所述变形状态时其弯曲角度与人体胃部内部弯曲形状匹配

27、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导管包括多个变形管段,在将导管插入至患者体内时,多个变形管段能够适应人体内腔的多个弯曲环境,并一一对应各弯曲环境分别进行所需程度的弯曲变形,有助于快速且准确地插入病患部位的目标位置处,供器械或者药物等经由引导通道到达目标位置处。本发明有助于提高导管对人体内腔形状的适应性、减少医用鞘管的操作时间、提高医用鞘管的操作品质,还有助于避免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鞘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变形管段包括多个主动变形管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安装腔及设于所述安装腔的一侧的第一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鞘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主动变形管段中更靠近所述导管的自由端的为第一主动变形管段,所述第一牵引机构与所述第一主动变形管段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鞘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牵引机构对应的第一锁止机构,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包括套接在所述操作杆外侧的操作套环,所述操作套环相对所述连接杆可偏心旋转设置,以在所述操作套环和所述连接杆的套接面之间形成有窄区域和宽区域;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安装腔及设于所述安装腔的一侧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呈纵长形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机构沿所述第二卷线盘的轴向可平移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局部在对应所述第二卷线盘的轴向上的一侧开设有卡槽;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鞘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变形管段包括从所述导管的前端往所述壳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主动变形管段、第二主动变形管段以及第三主动变形管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动变形管段和所述第三主动变形管段在所述牵引装置牵引的所述弯曲状态时的弯曲方向相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动变形管段在其牵引装置牵引的所述变形状态时其弯曲角度与人体幽门部位形状匹配;所述第三主动变形管段在其牵引装置牵引的所述变形状态时其弯曲角度与人体胃部内部弯曲形状匹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医用鞘管,包括壳体、导管和牵引装置,导管与所述壳体连接,且形成有引导通道,导管包括沿自身轴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变形管段,各变形管段具有朝自身径向一侧弯曲变形的变形状态、以及复位状态;牵引装置与多个变形管段中的至少部分连接,以在外力驱动下带动对应的变形管段在变形状态和复位状态之间相切换。本发明在将导管插入至患者体内时,多个变形管段能够适应人体内腔的多个弯曲环境,并一一对应各弯曲环境分别进行所需程度的弯曲变形,有助于快速且准确地插入病患部位的目标位置处,供器械或者药物等经由引导通道到达目标位置处,有助于减少医用鞘管的操作时间且提高医用鞘管的操作品质,还可避免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孙秀静,蔡祥,陈琨,张澍田,陈东,周维海,曹锐,许之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