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51750发布日期:2024-04-08 14:0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血液检测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血常规检测是临床上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用于检测血液成分和数量,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传统的血常规检测需要到医院或检查中心进行,费用较高,并且因为需要排队依次进行检测所以患者需要等待出结果的时间较长。如何使检测仪日常化、便携化、轻量化、便民化,让卧床不便去医院的患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血常规检测,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操作区域,所述操作区域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采样器的收纳部、用于回收医疗废物的回收部、用于检测采样器内血液样本并进行数据处理的检测部、控制器、电源和显示器;所述电源、所述显示器、所述检测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3、优选的是,所述回收部由回收槽和回收口组成,所述回收口上设置有单向活动的密封板,所述回收口与设置在所述回收槽内的回收盒的侧壁连通,所述回收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透明的亚克力板。

4、优选的是,所述检测部由样本存取口和检测装置构成,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样本存取口连通,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上的平移装置延伸至所述样本存取口内,所述平移装置上设置有样本基座,所述采样器与所述样本基座可拆卸连接。

5、优选的是,所述样本基座包括设置在所述平移装置上的固定盘和通过支撑台与所述固定盘连接的翻转装置;所述采样器与所述翻转装置可拆卸连接。

6、优选的是,所述翻转装置由u形的定位件和活动杆组成;所述定位件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弧形的活动槽和转轴孔,所述活动杆上对称设置有两根转动杆和两根限位杆,

7、所述转动杆通过所述转轴孔与所述定位件活动连接,其中一根所述转动杆的端部设置有带齿的定位轮,所述带齿的定位轮与所述定位件的外侧壁连接,

8、两根所述限位杆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活动槽内,其中一根所述限位杆上轴连接有与所述带齿的定位轮相啮合的限位齿轮,所述限位齿轮位于所述定位件的外侧壁上。

9、优选的是,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活动杆螺纹连接,远离所述限位齿轮一侧的所述限位杆的端部设置有手把,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支撑转轴,所述支撑转轴的顶部与所述定位件的底面连接,所述支撑转轴的底部与所述固定盘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支撑转轴的侧壁与所述支撑台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盘的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转轴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活动槽的底部时,其中心轴线与所述定位件内底面之间的距离h小于所述转动杆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定位件内底面之间的距离d。

10、优选的是,所述采样器包括管身和管帽;所述管身的内壁通过隔断分别构成开口位于管身顶部的采样管和开口位于管身底部的刺破管,所述管帽设置在所述采样管的开口上,并与所述采样管螺纹连接,所述刺破管内设置有带有刺针的弹性块,位于所述刺破管处的管身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管帽与所述活动杆的端部可拆卸连接。

11、优选的是,所述管帽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采样管内部的凹槽,所述活动杆的端部与所述凹槽插接。

12、优选的是,所述管帽的顶部设置有卡台和快拆头,所述快拆头上设置有若干个插接槽口,所述卡台与所述插接槽口插接,所述快拆头通过所述卡台和所述插接槽口的配合与所述管帽的顶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快拆头与所述连接头可拆卸连接。

13、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头的底面与所述活动杆的顶面连接,所述连接头的顶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置有向外部延伸的限位台,所述连接柱的外侧壁和所述限位台上设置有若干个接引槽,沿所述连接柱的外侧壁还设置有第一滑台,所述第一滑台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柱的顶面和底面上,

14、所述快拆头上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内径与所述连接柱的外径相适应,所述定位环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卡条和第二滑台,所述第二滑台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定位环的顶面和底面上,所述第一滑台与所述第二滑台相适应。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发明通过将设备整体整合在箱体内,并在箱体内设置适应性的减震措施,以使得本检测装置便携化。当卧病在床的患者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测的时候,无需再去医院进行检测,打开箱体,然后从操作区域的收纳部中取出用无菌袋包装的采样器,对患者进行采血,然后将带有血液样本的采样器放到检测部中进行检测,检测后的结果可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检测完成后从检测部取出采样器,将其放置在回收部内进行回收,等待集中处理,避免造成医疗废物的污染。

17、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的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血常规检测。进而使得血液检测仪日常化、便携化、轻量化、便民化,让卧床不便去医院的患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血常规检测。

18、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的操作区域(2),所述操作区域(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采样器(3)的收纳部(21)、用于回收医疗废物的回收部(22)、用于检测采样器(3)内血液样本并进行数据处理的检测部(23)、控制器、电源和显示器(24);所述电源、所述显示器(24)、所述检测部(23)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部(22)由回收槽(25)和回收口(26)组成,所述回收口(26)上设置有单向活动的密封板,所述回收口(26)与设置在所述回收槽(25)内的回收盒的侧壁连通,所述回收槽(25)的开口处设置有可拆卸的透明的亚克力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23)由样本存取口(27)和检测装置(28)构成,所述检测装置(28)与所述样本存取口(27)连通,设置在所述检测装置(28)上的平移装置(5)延伸至所述样本存取口(27)内,所述平移装置(5)上设置有样本基座(4),所述采样器(3)与所述样本基座(4)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基座(4)包括设置在所述平移装置(5)上的固定盘(41)和通过支撑台(42)与所述固定盘(41)连接的翻转装置;所述采样器(3)与所述翻转装置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由u形的定位件(43)和活动杆(44)组成;所述定位件(43)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弧形的活动槽和转轴孔,所述活动杆(44)上对称设置有两根转动杆(45a,45b)和两根限位杆(46a,46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6a,46b)与所述活动杆(44)螺纹连接,远离所述限位齿轮(48)一侧的所述限位杆(46b)的端部设置有手把(49),所述支撑台(42)上设置有支撑转轴(421),所述支撑转轴(421)的顶部与所述定位件(43)的底面连接,所述支撑转轴(421)的底部与所述固定盘(41)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支撑转轴(421)的侧壁与所述支撑台(42)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盘(41)的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转轴(421)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杆(46a,46b)位于所述活动槽的底部时,其中心轴线与所述定位件(43)内底面之间的距离h小于所述转动杆(45a,45b)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定位件(43)内底面之间的距离d。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3)包括管身(31)和管帽(32);所述管身(31)的内壁通过隔断(33)分别构成开口位于管身(31)顶部的采样管(34)和开口位于管身(31)底部的刺破管(35),所述管帽(32)设置在所述采样管(34)的开口上,并与所述采样管(34)螺纹连接,所述刺破管(35)内设置有带有刺针的弹性块,位于所述刺破管(35)处的管身(31)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管帽(32)与所述活动杆(44)的端部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帽(32)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采样管(34)内部的凹槽,所述活动杆(44)的端部与所述凹槽插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帽(32)的顶部设置有卡台(321)和快拆头(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头(6)上设置有若干个插接槽口(61),所述卡台(321)与所述插接槽口(61)插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血常规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操作区域,所述操作区域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采样器的收纳部、用于回收医疗废物的回收部、用于检测采样器内血液样本并进行数据处理的检测部、控制器、电源和显示器;所述电源、所述显示器、所述检测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的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血常规检测。进而使得血液检测仪日常化、便携化、轻量化、便民化,让卧床不便去医院的患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血常规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林,田玲,方芳,李帅,张路艳,张玥,张春雨,曾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