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9739发布日期:2024-03-13 20:38阅读:18来源:国知局
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


背景技术:

1、肢体血管创伤是战时或者车祸、工伤等突发性事件常见的创伤,若无法及时救治,容易引起休克及肢体的功能障碍等情况,严重威胁伤员生命。目前对血管创伤处理的主要方法为止血、结扎和血管吻合手术,但对于动脉等一些重要血管的损伤,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血管吻合恢复其供血,则会导致截肢甚至死亡的严重的后果。

2、血管吻合手术是血管损伤后首选的治疗方案,但在战时血管吻合手术时只能将伤员后送到远离战场的后方医院进行,如此耽搁了最佳治疗时间,即使恢复血供,肢体功能恢复也不理想,甚至仍需截肢。

3、因此,亟需一种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在一定程度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在紧急状态下无法实现有效的血液转流急救,从而导致手术失败或影响伤者的术后恢复效果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其中,所述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包括:

3、泵气件,形成有输气管;

4、泵液件,形成有第一血管连接管和第二血管连接管,分别用于接通伤者断开的血管;

5、气囊,与所述第一血管连接管的侧壁连接,且与所述输气管连通;所述气囊能够与所述第一血管连接管一同伸入伤者断开的所述血管内,所述泵气件为所述气囊供输气体,使得所述气囊膨胀至与所述血管的内壁抵接,以封堵血液流出伤者体外。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沿血液在伤者体内的流经方向,所述第一血管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第二血管连接管的上游;

7、所述气囊形成为环形结构,使得所述气囊套设在所述第一血管连接管的周向侧壁。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血管连接管包括:

9、软管部,其一端与所述泵液件的主体连接;

10、硬管部,与所述软管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气囊与所述硬管部连接;所述硬管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软管部的径向尺寸。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还包括:

12、储液件,与所述泵液件连通,所述储液件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存储所述血液的储液腔。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还包括:

14、控制件,与所述泵气件和所述泵液件通讯连接;

15、显示件,与所述控制件通讯连接,用于示出所述泵气件和所述泵液件的工作参数。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还包括:

17、支撑件,形成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泵气件和所述泵液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方;

19、所述支撑件形成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伸缩调节部,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距离。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还包括:

21、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所述固定件形成有多个向外凸出的卡爪部,所述输气管、所述第一血管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血管连接管能够固定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卡爪部之间。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滚轮;

23、所述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还包括:

24、锁紧件,与所述滚轮铰接,所述锁紧件转动能够使其一端与地面抵接,从而限制所述滚轮转动。

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还包括:

26、吊瓶架,设置于所述显示件的侧部,所述吊瓶架形成为伸缩式结构,所述吊瓶架包括滑动连接的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显示件连接,所述活动部的顶部形成为钩状结构。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28、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能够应用在战时,通过第一血管连接管和第二血管连接管分别用于接通伤者断开的血管连通,如此在紧急状态下实现对伤员的血液转流急救,此外气囊能够与第一血管连接管一同伸入伤者断开的血管内,在泵气件为气囊供输气体时,气囊能够膨胀个使其外壁与血管的内壁抵接,从而实现封堵血液流出伤者体外,避免伤者因失血过多产生的休克等情况,且使得原本会流出伤者体外的血液在泵液件的作用下,顺次经由第一血管连接管和第二血管连接管重新流回伤者体内,进而提升血液转流急救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血液在伤者体内的流经方向,所述第一血管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第二血管连接管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血管连接管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滚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血管损伤血液转流急救装置包括:泵气件形成有输气管;泵液件形成有第一血管连接管和第二血管连接管,分别用于接通伤者断开的血管;气囊与第一血管连接管的侧壁连接,且与输气管连通;气囊能够与第一血管连接管一同伸入伤者断开的血管内,泵气件为气囊供输气体,使得气囊膨胀至与血管的内壁抵接,以封堵血液流出伤者体外。本申请能够在紧急状态下实现对伤员的血液转流急救,气囊膨胀封堵血液流出伤者体外,能够避免伤者因失血过多产生的休克等情况,而使得原本会流出伤者体外的血液在泵液件的作用下,顺次经由第一血管连接管和第二血管连接管重新流回伤者体内,提升血液转流急救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梁国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