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通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5353发布日期:2023-08-14 05:5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血管通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副导管的血管通路系统。


背景技术:

1、导管经常用于将流体注入体内和从体内排出。在各种场合中(包括在医院和家庭护理中)的患者通过插入患者的血管系统的血管通路装置接收流体、药物和血液制品。各种类型和尺寸的导管已广泛用于各种手术中,包括但不限于治疗感染、提供麻醉或镇痛、提供营养支持、治疗癌症生长、维持血压和心律、以及许多其他临床用途。常见的血管通路装置是插入患者的静脉中的塑料导管。导管长度可以从外围通路的几厘米变化到中心通路的许多厘米。导管通常结合到导管适配器中,以有助于导管的易用性、可接近性和实用性。导管适配器可适于容纳导管的一端,使得导管的一端由导管适配器支撑并且导管的本体和末端延伸超过导管适配器的第一端。导管适配器通常还包括适于接收与导管一起使用的附加输注部件的第二端。例如,导管适配器的第二端可包括一组螺纹,用于附接静脉内管线或用于将注射器联接到导管适配器,从而通过附接的导管提供到患者脉管系统的通路。

2、导管可以经皮插入。在经皮插入时,导管的插入通常由引导针辅助。引导针通常容纳在导管的内腔内,使得针的尺寸接近导管的内径。针定位在导管内,使得针尖延伸超过导管的末端,由此针用于穿透患者的静脉并提供用于插入导管的开口。

3、为了验证引导针和/或导管在血管中的正确放置,临床医生通常会确认在导管组件的闪回腔中存在血液的“闪回”。一旦针的放置已被确认,临床医生可暂时阻断脉管系统中的流动并移除针,从而将导管留在原位以供将来抽血、输液、或探针进入。

4、使用导管抽血或输注可能出于几个原因而是困难的,特别是当导管在患者体内的停留时间超过一天时。例如,当导管被长时间插入患者体内时,静脉和导管可能更易于遭受变窄、塌陷、扭结、被碎片(例如纤维蛋白、血小板凝块、或血栓)堵塞、以及导管的末端粘附到脉管系统。因此,导管通常可用于在导管放置时收集血液样本,但在导管停留期间用于收集血液样本的频率要低得多。因此,当需要血液样本时,使用额外的针刺来提供用于血液收集的静脉通路,这对患者来说可能是痛苦的并导致更高的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血管通路系统包括:导管适配器,该导管适配器具有本体和被配置为插入到患者的脉管系统中的主导管,本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地定位的第二端;与主导管流体连通的主内腔;与主内腔流体连通的主内腔端口;与主导管流体连通的副内腔;与副内腔流体连通的副内腔端口;和至少部分地接收在副内腔内的中线内腔,其中,中线内腔具有缩回位置和伸展位置,在所述缩回位置中,中线内腔的远端位于主导管和副内腔中的至少一个内,在所述伸展位置中,中线内腔的远端延伸超过主导管的远端。

2、血管通路系统可以包括推进构件,推进构件被配置为由医疗技术人员抓握,其中,推进构件的移动使中线内腔在缩回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移动。推进构件可以被配置为沿着副内腔的外表面移动,其中,推进构件完全位于副内腔的外部。

3、导管适配器的本体可包括位于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侧端口,其中,主内腔和副内腔经由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连结连接器可以经由中间管与侧端口流体连通。连结连接器可以与导管适配器的本体一体地形成。主内腔和副内腔可以永久地连结到连结连接器。主内腔可以永久地连结到连结连接器,其中,副内腔和中线内腔通过连接器连结到连结连接器。连结连接器可以是无针连接器。副内腔的纵向轴线可以被配置为与中间管的纵向轴线和导管适配器的本体的侧端口的纵向轴线对齐。

4、主内腔端口可以是位于主内腔的近端处的第一无针连接器,而副内腔端口可以位于副内腔的近端处的第二无针连接器。血管通路系统可以包括血液收集装置,血液收集装置被配置为连接到副内腔并且与副内腔流体连通。

5、主内腔和副内腔可以通过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其中,连结连接器通过连接器附接到导管适配器的本体的第二端。副内腔的纵向轴线可以被配置为与主导管的纵向轴线对齐。

6、通过副内腔到主导管的流动路径可以在中线内腔处于缩回位置时打开、而在中线内腔位于伸展位置时关闭。主内腔和副内腔可以经由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其中,连结连接器包括密封件,该密封件被配置为在中线内腔处于伸展位置时关闭通过副内腔到主导管的流动路径。

7、中线内腔可以包括从中线内腔的远端延伸至中线内腔的远端和中线内腔的近端之间的位置的第一部分和从中线内腔的近端延伸到中线内腔的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材料,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材料,并且其中,第二材料比第一材料更刚硬。

8、中线内腔可包括锥形部分,其中,当中线内腔处于伸展位置时,中线内腔的锥形部分与密封件接合。

9、主内腔和副内腔可通过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其中,中线内腔包括密封件,该密封件被配置为接合连结连接器的一部分,以在中线内腔处于伸展位置时关闭通过副内腔至主导管的流动路径。

10、主内腔和副内腔可以通过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其中,密封致动器被至少部分地接收在连结连接器内,并且其中,密封致动器的移动被配置为关闭通过副内腔到主导管的流动路径。

11、中线内腔的远端可以包括狭缝,该狭缝具有允许流体流出或流入中线内腔的开放位置、以及关闭位置。主导管的远端可以包括由主导管的侧壁限定的开口。

12、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使用血管通路系统的方法包括:将血液收集装置附接到副内腔端口;将中线内腔移动到伸展位置;以及从副内腔端口移除血液收集装置。

13、在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使用血管通路系统的方法包括:将流体源附接到副内腔端口;将中线内腔移动到伸展位置;以及通过中线内腔从流体源输送流体。



技术特征:

1.一种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通路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通路系统还包括推进构件,所述推进构件被配置为由医疗技术人员抓握,其中,所述推进构件的移动使所述中线内腔在所述缩回位置和所述伸展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构件被配置为沿着所述副内腔的外表面移动,并且其中,所述推进构件被完全定位在所述副内腔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适配器的本体包括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侧端口,并且其中,所述主内腔和所述副内腔经由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连接器经由中间管与所述侧端口流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连接器与所述导管适配器的本体一体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腔和所述副内腔永久地连结到所述连结连接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腔永久地连结到所述连结连接器,并且其中,所述副内腔和所述中线内腔经由一连接器连接到所述连结连接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连接器包括无针连接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内腔的纵向轴线被配置为与所述中间管的纵向轴线和所述导管适配器的本体的侧端口的纵向轴线对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腔端口包括位于所述主内腔的近端处的第一无针连接器,并且所述副内腔端口包括位于所述副内腔的近端处的第二无针连接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通路系统还包括血液收集装置,所述血液收集装置被配置为连接到所述副内腔并与所述副内腔流体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腔和所述副内腔经由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并且其中,所述连结连接器经由一连接器附接到所述导管适配器的本体的第二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内腔的纵向轴线被配置为与所述主导管的纵向轴线对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副内腔到所述主导管的流动路径在所述中线内腔处于所述缩回位置中时是打开的、并且在所述中线内腔处于所述伸展位置中时是关闭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腔和所述副内腔经由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并且其中,所述连结连接器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被配置为当所述中线内腔处于所述伸展位置中时关闭通过所述副内腔到所述主导管的流动路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线内腔包括从所述中线内腔的远端延伸到所述中线内腔的远端和所述中线内腔的近端之间的位置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中线内腔的近端延伸到所述中线内腔的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材料,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材料,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材料比所述第一材料更刚硬。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线内腔包括锥形部分,并且其中,当所述中线内腔处于所述伸展位置时,所述中线内腔的锥形部分接合所述密封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腔和所述副内腔经由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并且其中,所述中线内腔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被配置成接合所述连结连接器的一部分,以在所述中线内腔处于所述伸展位置时关闭通过所述副内腔到所述主导管的流动路径。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腔和所述副内腔经由连结连接器流体连通,其中,一密封致动器被至少部分地接收在所述连结连接器内,并且其中,所述密封致动器的移动被配置成关闭通过所述副内腔到所述主导管的流动路径。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和13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线内腔的远端包括狭缝,所述狭缝具有关闭位置和允许流体流出或流入所述中线内腔的打开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和13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血管通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管的远端包括由所述主导管的侧壁限定的开口。


技术总结
一种血管通路系统,所述血管通路系统包括:导管适配器,导管适配器具有本体和被配置为插入患者脉管系统的主导管,其中,本体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定位的第二端;与主导管流体连通的主内腔;与主内腔流体连通的主内腔端口;与主导管流体连通的副内腔;与副内腔流体连通的副内腔端口;和至少部分地接收在副内腔内的中线内腔。中线内腔具有缩回位置和伸展位置,在所述缩回位置中,中线内腔的远端位于主导管和副内腔中的至少一个内,在所述伸展位置中,中线内腔的远端延伸超过主导管的远端。

技术研发人员:J·K·伯克霍兹,M·S·谢里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