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

文档序号:33799217发布日期:2023-04-19 10:52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


背景技术:

1、头盆环牵引技术为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的有效手段,头盆环牵引技术需要通过四枚颅骨钉将头环固定在患者颅骨上,并且通过四枚斯氏针将骨盆环固定于患者髂骨上,头环和骨盆环之间设有能够伸缩的支撑杆,通过支撑杆伸展达到松解软组织以及缓慢改善脊柱畸形的目的,其中两个支撑杆位于患者的背部。

2、对于接受头盆环牵引的患者,其坐、立、行走等常规动作受到较大挑战,尤其是卧床休息,现有技术采用的床无法避免患者背部的支撑杆接触床面,从而使患者容易触碰到骨盆上的斯氏针而引起剧烈的疼痛,久而久之容易出现斯氏针钉道松动、伤口感染甚至发生髂骨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不仅为患者增加病痛,还严重影响患者身体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背部的支撑杆容易与床发生触碰而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引发并发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包括底座、上支撑组件和下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与下支撑组件之间存在间隙;上支撑组件包括中间杆、移动组件和背部支撑板,中间杆固设于底座上,移动组件套设于中间杆上并能够沿中间杆移动,背部支撑板设于中间杆的一端;

4、下支撑组件包括外壳和内芯,外壳固设于底座上,外壳的壳体内设有第一空腔,内芯设于底座上并且位于第一空腔内,内芯能够在底座上移动。

5、进一步的,底座包括第一顶板、第一底板和四个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围成方形框架,第一侧壁垂直设于第一顶板与第一底板之间,中间杆以及下支撑组件均设于第一顶板上。

6、进一步的,背部支撑板包括外套板、内板和锁止组件,外套板的板体内设有移动槽和安装孔,安装孔与移动槽相通;外套板连接中间杆,内板活动设于移动槽内,锁止组件设于安装孔内并且能够对内板进行卡合。

7、进一步的,中间杆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连接第一顶板,第二支杆设于第一支杆与背部支撑板之间,移动组件套设于第二支杆上。

8、进一步的,移动组件包括移动块、连接杆和头垫,移动块的块体上设有通孔,移动块通过通孔套设于第二支杆上,连接杆设于移动块与头垫之间。

9、进一步的,移动块包括调节螺钉,通孔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孔,调节螺钉安装于螺纹孔内。

10、进一步的,内芯包括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相对的第四侧壁,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均设于第一顶板上,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围成方形框架。

11、进一步的,第一顶板的板体上设有凸字型的滑轨,第三侧壁的底端设有凹槽以卡合滑轨。

12、进一步的,下支撑组件还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的一端设于第一顶板上,另一端与第三侧壁转动连接。

13、进一步的,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板和丝杠,固定板固设于第一顶板上,固定板的板体上设有螺纹孔,丝杠的一端穿过固定板上的螺纹孔与第三侧壁转动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5、(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上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患者上半身、下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患者下半身,下支撑组件和上支撑组件依次设于第一顶板上,使得安装于患者身上的骨盆环位于上支撑组件与下支撑组件的间隙中,使患者能够平躺的同时还可避免骨盆环触碰上支撑组件或者下支撑组件而增加患者痛苦。

16、(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背部支撑板设为套板结构,通过内板在外套板的移动槽内进行移动实现背部支撑板的宽度调节,从而使患者的背部以及手臂均能够由背部支撑板进行支撑。

17、(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采用锁止组件实现背部支撑板外套板与内板的相对固定,实现对背部支撑板的宽度调节,当内板完全位于移动槽内时,背部支撑板处于收缩状态,使得背部支撑板能够穿过患者背部支撑杆的间隙与患者后背贴合,然后使内板伸出移动槽并通过锁止组件将其在特定位置进行锁止,可加大背部支撑板的宽度以便于对患者手臂进行支撑,从而提高患者舒适度。

18、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支撑组件(2)和下支撑组件(3),所述上支撑组件(2)与所述下支撑组件(3)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上支撑组件(2)包括中间杆(21)、移动组件(22)和背部支撑板(23),所述中间杆(21)固设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移动组件(22)套设于所述中间杆(21)上并能够沿所述中间杆(21)移动,所述背部支撑板(23)设于所述中间杆(2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第一顶板(11)、第一底板和四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围成方形框架,所述第一侧壁垂直设于所述第一顶板(11)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所述中间杆(21)以及所述下支撑组件(3)均设于所述第一顶板(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撑板(23)包括外套板(231)、内板(232)和锁止组件(233),所述外套板(231)的板体内设有移动槽(2311)和安装孔(2312),所述安装孔(2312)与所述移动槽(2311)相通;所述外套板(231)连接所述中间杆(21),所述内板(232)活动设于所述移动槽(2311)内,所述锁止组件(233)设于所述安装孔(2312)内并且能够对所述内板(232)进行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杆(21)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支杆(211)和第二支杆(212),所述第一支杆(211)连接所述第一顶板(11),所述第二支杆(212)设于所述第一支杆(211)与所述背部支撑板(23)之间,所述移动组件(22)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杆(2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2)包括移动块(221)、连接杆(222)和头垫(223),所述移动块(221)的块体上设有通孔,所述移动块(221)通过所述通孔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杆(212)上,所述连接杆(222)设于所述移动块(221)与所述头垫(22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21)包括调节螺钉(2211),所述通孔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钉(2211)安装于所述螺纹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32)包括相对的第三侧壁(322)和相对的第四侧壁(323),所述第三侧壁(322)与所述第四侧壁(323)均设于所述第一顶板(11)上,所述第三侧壁(322)与所述第四侧壁(323)围成方形框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板(11)的板体上设有凸字型的滑轨(111),所述第三侧壁(322)的底端设有凹槽以卡合所述滑轨(1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组件(3)还包括调节组件(33),所述调节组件(33)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顶板(11)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侧壁(322)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3)包括固定板(331)和丝杠(332),所述固定板(331)固设于所述第一顶板(11)上,所述固定板(331)的板体上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杠(332)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331)上的螺纹孔与所述第三侧壁(322)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背部的支撑杆容易与床发生触碰而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引发并发症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包括底座、上支撑组件和下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与下支撑组件之间存在间隙;上支撑组件包括中间杆、移动组件和背部支撑板,中间杆固设于底座上,移动组件套设于中间杆上并能够沿中间杆移动,背部支撑板设于中间杆的一端;下支撑组件包括外壳和内芯,外壳固设于底座上,外壳的壳体内设有第一空腔,内芯设于底座上并且位于第一空腔内,内芯能够在底座上移动。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头盆环牵引患者的伸缩床能够伸缩,便于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强,孙卓然,李危石,曾岩,于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