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的可抛弃段、手柄及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5170发布日期:2023-05-07 04:4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窥镜的可抛弃段、手柄及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内窥镜,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窥镜的可抛弃段、手柄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1、内窥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现代微创手术当中,操作者可以通过将具有至少照明、拍摄功能的插入部伸入至人体的自然通道或者术区开孔中,进行人体的体腔环境探测,通过操作位于人体外部的手柄,对位于内窥镜插入部前端的主动弯曲部分进行弯曲角度调节,从而使其在预定的方向进行偏转,帮助人们获取更大可视角度范围的观察。

2、为降低内窥镜的使用成本,现有技术将内窥镜手柄设计为可抛弃部分和可重复使用部分,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4947702a公开的一种内窥镜手柄的可抛弃段、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然而申请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内窥镜中部件越多,在生产制程中所需时间越长,制备成本越高;因此,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急需对内窥镜的结构进行改进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的可抛弃段、手柄及内窥镜,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的可抛弃段,包括壳体和对接件,壳体的远端设有插入部,壳体的近端侧壁内设置有滑动腔道,所述滑动腔道内设置有滑动块,壳体的近端侧壁外侧设置有与滑动腔道连通的限位槽,限位槽用于将滑动块约束在滑动腔道内,所述对接件的远端穿过限位槽与滑动块连接,对接件的近端用于对接可重复使用段,壳体的近端侧壁内侧设置有与滑动腔道连通的通孔,牵引绳穿过通孔与滑动块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腔道用于限定滑动块在沿滑动腔道的长度方向具有第一直线滑动行程,所述限位槽用于限定对接件在沿滑动腔道的长度方向具有第二直线滑动行程。

4、进一步地,所述可抛弃段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用于对滑动腔道和/或限位槽进行封堵。

5、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的远端端面为平面、曲面或球面。

6、进一步地,所述通孔靠近滑动腔道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喇叭口。

7、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绳的近端设置有卡件,所述滑动块内设置有容置腔,滑动块的侧壁上安装槽,安装槽与容置腔连通,安装槽包括与牵引绳相匹配的第一槽区、以及与卡件相匹配的第二槽区,第二槽区相较于第一槽区位于滑动块的中部,牵引绳、卡件和容置腔配合用以实现牵引绳与滑动块的卡接。

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在滑动块上的设置方向与牵引绳的工作受力方向错位。

9、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槽区和/或第二槽区对应的第二喇叭口。

10、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的手柄,包括可重复使用段和上述的可抛弃段,可重复使用段与可抛弃段可拆卸连接。

11、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包括上述的可抛弃段,或上述的手柄。

12、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滑动腔道嵌设在壳体的近端侧壁内,配合壳体近端侧壁外侧的限位槽,就能实现对滑动块和对接件的固定安装,进而新设计的可抛弃段省去了封装壳这一部件,提高内窥镜手柄的空间利用率,降低制备成本,简化生产工艺,增加了生产效率;同时又能避免对接件和滑动块的滑动动作造成连接松动的问题,有效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窥镜的可抛弃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和对接件(140),壳体(10)的远端设有插入部(20),壳体(10)的近端侧壁内设置有滑动腔道(110),所述滑动腔道(110)内设置有滑动块(130),壳体(10)的近端侧壁外侧设置有与滑动腔道(110)连通的限位槽(120),限位槽(120)用于将滑动块(130)约束在滑动腔道(110)内,所述对接件(140)的远端穿过限位槽(120)与滑动块(130)连接,对接件(140)的近端用于对接可重复使用段,壳体(10)的近端侧壁内侧设置有与滑动腔道(110)连通的通孔(160),牵引绳(30)穿过通孔(160)与滑动块(130)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抛弃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腔道(110)用于限定滑动块(130)在沿滑动腔道(110)的长度方向具有第一直线滑动行程,所述限位槽(120)用于限定对接件(140)在沿滑动腔道(110)的长度方向具有第二直线滑动行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抛弃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抛弃段还包括封堵件(150),所述封堵件(150)用于对滑动腔道(110)和/或限位槽(120)进行封堵。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抛弃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130)的远端端面为平面、曲面或球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抛弃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60)靠近滑动腔道(110)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喇叭口(161)。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抛弃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30)的近端设置有卡件(310),所述滑动块(130)内设置有容置腔(133),滑动块(130)的侧壁上安装槽,安装槽与容置腔(133)连通,安装槽包括与牵引绳(30)相匹配的第一槽区(131)、以及与卡件(310)相匹配的第二槽区(132),第二槽区(132)相较于第一槽区(131)位于滑动块(130)的中部,牵引绳(30)、卡件(310)和容置腔(133)配合用以实现牵引绳(30)与滑动块(130)的卡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抛弃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在滑动块(130)上的设置方向与牵引绳(30)的工作受力方向错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抛弃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13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槽区(131)和/或第二槽区(132)对应的第二喇叭口(134)。

9.一种内窥镜的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重复使用段和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抛弃段,可重复使用段与可抛弃段可拆卸连接。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抛弃段,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的可抛弃段、手柄及内窥镜,包括壳体和对接件,壳体的远端设有插入部,壳体的近端侧壁内设置有滑动腔道,所述滑动腔道内设置有滑动块,壳体的近端侧壁外侧设置有与滑动腔道连通的限位槽,所述对接件的远端穿过限位槽与滑动块连接,对接件的近端用于对接可重复使用段,壳体的近端侧壁内侧设置有与滑动腔道连通的通孔,牵引绳穿过通孔与滑动块连接。本技术通过将滑动腔道嵌设在壳体的近端侧壁内,配合壳体近端侧壁外侧的限位槽,就能实现对滑动块和对接件的固定安装,进而新设计的可抛弃段省去了封装壳这一部件,提高内窥镜手柄的空间利用率,降低制备成本,简化生产工艺,增加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震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