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0233发布日期:2023-08-18 10:4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取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1、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dvt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严重的下肢dvt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严重者导致死亡,目前治疗dvt最新流行的疗法包括:抗凝、溶栓和机械取栓。

2、抗凝用于dvt的先期的预防治疗,由于抗凝治疗周期过长,不适于急性、亚急性dvt患者,而这类患者则采用溶栓或者机械取栓治疗。溶栓是将溶栓药剂通过静脉系统流向全身或经导管注入至血栓处,在血栓的局部瞬间形成高的溶栓药剂浓度,加快血栓溶解速度,进而使血管导通。但对于大体积的血栓则需要大量溶栓药剂才能将其溶解,患者身体内会累积大量的溶栓药剂,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

3、机械取栓血管导通效率高,手术时间短,对于大体积的血栓清除效果好,成效快。但在机械取栓过程中,由于在物理外力作用下会将血栓破碎后,造成小块血栓脱落且游荡在血管内,甚至流向肺部,最后血栓在肺部堆积可能会造成肺栓塞。所以通常在机械取栓前在远端血管放置滤器,但滤器长久植入会造成远期血栓风险,再次手术取出滤器,会增加患者就医痛苦和医疗费用增加。

4、又由于机械取栓的取栓支架直径过大,取栓支架很难伸入细小血管内进行取栓溶栓,所以设计一款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也可方便伸入细小血管内的取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栓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取栓装置的缺陷,实现取栓装置高效率、低风险地取栓,减少患者治疗成本和治疗风险。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栓装置,包括:

3、取栓支架;

4、外轴导管;

5、中间轴导管,所述中间轴导管穿设于所述外轴导管,所述中间轴导管相对于所述外轴导管可抽拉,所述外轴导管的内周壁与所述中间轴导管的外周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取栓支架的部分结构收纳于所述间隙中,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与所述中间轴导管的远端连接;

6、内轴导管,所述内轴导管穿设于所述中间轴导管内,所述内轴导管相对于所述中间轴导管可抽拉,所述内轴导管收纳于所述中间轴导管内,所述内轴导管穿设于所述取栓支架,且所述内轴导管的远端与所述取栓支架的远端连接。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栓装置,所述取栓支架包括:密网部以及切割部;

8、所述密网部近端与所述切割部远端平滑相接,所述密网部呈远端封闭的管状结构,所述切割部周壁具有网孔且其近端具有开口。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栓装置,所述中间轴导管上与所述取栓支架连接的位置设有显影标记环。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栓装置,还包括外轴导管座,所述外轴导管座与所述外轴导管的近端连接,所述外轴导管座上设有第一连通口,药液适于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注入至所述外轴导管内,所述药液从所述外轴导管的远端流出。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栓装置,所述外轴导管的远端设有通孔,所述药液适于通过所述通孔流出。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栓装置,所述第一连通口处连接有第一导通管。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栓装置,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中间轴导管的近端连接,所述手柄上设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处设有第二导通管。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栓装置,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外轴导管座与所述手柄之间,且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手柄的远端连接。

1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栓装置,所述连接座远端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外轴导管座卡接。

1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栓装置,还包括tip头,所述tip头连接在所述内轴导管和所述取栓支架的远端。

1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栓装置,通过使用外轴导管和中间轴导管之间相互地轴向移动,可以控制取栓支架的伸出或者收回,中间轴导管与内轴导管之间相互地轴向移动,可以控制取栓支架的膨胀或者收缩,由此取栓支架可收纳于外轴导管内更容易地进入血管内部,且使取栓支架伸出释放操作更加灵活,提高取栓装置的取栓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支架包括:密网部以及切割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导管上与所述取栓支架连接的位置设有显影标记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轴导管座,所述外轴导管座与所述外轴导管的近端连接,所述外轴导管座上设有第一连通口,药液适于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注入至所述外轴导管内,所述药液从所述外轴导管的远端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导管的远端设有通孔,所述药液适于通过所述通孔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处连接有第一导通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中间轴导管的近端连接,所述手柄上设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处设有第二导通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外轴导管座与所述手柄之间,且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手柄的远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远端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外轴导管座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tip头,所述tip头连接在所述内轴导管和所述取栓支架的远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栓装置。取栓装置包括取栓支架、外轴导管、中间轴导管和内轴导管。中间轴导管相对于外轴导管可抽拉,内轴导管相对于中间轴导管可抽拉,内轴导管收纳于中间轴导管内,内轴导管穿设于取栓支架,且内轴导管与取栓支架的远端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取栓装置,通过使用外轴导管和中间轴导管相对移动,可以控制取栓支架的伸出或者收回,中间轴导管与内轴导管之间相互地轴向移动,可以控制取栓支架的膨胀或者收缩,由此取栓支架可收纳于外轴导管内更容易地进入血管内部,且使取栓支架伸出释放操作更加灵活,提高取栓装置的取栓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钧,徐艳丽,张志军,钟观生,李百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