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超声检查耦合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2882发布日期:2023-06-29 17:2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眼部超声检查耦合垫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眼部超声检查相关,尤其涉及眼部超声检查耦合垫。


背景技术:

1、对于眼部的超声检测,通常的做法是通过超声探头在患者的眼部外侧移动。然而,因眼球的形状近似为球形,因此超声探头与眼球之间难免产生间隙,影响检测的准确度;因此在进行眼部超声检查的过程中,需要配合耦合垫进行使用,但是现有的耦合垫采用垫片的形式,因为厚度以及形状的原因,在进行超声检查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影响检测精确度的情况,同时耦合垫在进行使用时也需要进行一定固定导致较为麻烦;而且因为需要涂抹耦合剂以及耦合垫自身温度较低,在冬天等低气温天气下,现有的耦合垫使用时会导致病人因为冰冷触感产生不适性。

2、为此,我们提出眼部超声检查耦合垫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眼部超声检查耦合垫。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眼部超声检查耦合垫,包括:耦合垫主体,所述耦合垫主体设置为条形,所述耦合垫主体一端面设置有凹槽以使得所述耦合垫主体设置为帽状,所述耦合垫主体包括接触面部以及包围套部,所述接触面部与包围套部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接触面部内固定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包围套部一侧固定设置有软质块,所述软质块内固定设置有纽扣电池座,所述纽扣电池座与加热板电连接。

4、优选地,所述耦合垫主体采用水凝胶材料。

5、优选地,所述耦合垫主体的长度设置为10cm。

6、优选地,所述耦合垫主体上的接触面部的厚度设置为10mm。

7、优选地,所述包围套部远离接触面部的开口内径小于包围套部靠近接触面部的开口内径。

8、优选地,所述包围套部内壁上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所述包围套部远离接触面部的开口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弹性圈。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耦合垫可以直接套在现有的眼部超声探头上,使用时将耦合剂沾染在接触面部上以及接触面部与超声探头之间,相对于现有的耦合垫,厚度设计更加合理且更加方便使用,保证超声探测的清晰度,可以较为方便套在眼部超声探头上,具有较高的牢固性;同时在耦合垫上设置了加热结构来保证使用时病人的舒适度,而且便于进行补能操作。



技术特征:

1.眼部超声检查耦合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耦合垫主体(1),所述耦合垫主体(1)设置为条形,所述耦合垫主体(1)一端面设置有凹槽以使得所述耦合垫主体(1)设置为帽状,所述耦合垫主体(1)包括接触面部(11)以及包围套部(12),所述接触面部(11)与包围套部(12)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接触面部(11)内固定设置有加热板(13),所述包围套部(12)一侧固定设置有软质块(14),所述软质块(14)内固定设置有纽扣电池座(15),所述纽扣电池座(15)与加热板(1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超声检查耦合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垫主体(1)采用水凝胶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超声检查耦合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垫主体(1)的长度设置为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超声检查耦合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垫主体(1)上的接触面部(11)的厚度设置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超声检查耦合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围套部(12)远离接触面部(11)的开口内径小于包围套部(12)靠近接触面部(11)的开口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超声检查耦合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围套部(12)内壁上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防滑凸起(121),所述包围套部(12)远离接触面部(11)的开口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弹性圈(1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眼部超声检查耦合垫,包括耦合垫主体,所述耦合垫主体设置为条形,所述耦合垫主体一端面设置有凹槽以使得所述耦合垫主体设置为帽状,所述耦合垫主体包括接触面部以及包围套部,所述接触面部与包围套部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接触面部内固定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包围套部一侧固定设置有软质块,所述软质块内固定设置有纽扣电池座,所述纽扣电池座与加热板电连接。本技术采用水凝胶材质,设置合适的厚度,同时设置为可以装在超声探头上的形状,类似帽体结构,可以方便的沾染和放置耦合剂,方便进行使用,也能保证病人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周希彬,陶海,王立华,王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1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