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5316748发布日期:2023-09-02 19:1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属于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1、大鼠是实验室最常见实验动物之一,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往往需要对大鼠进行药物注射等等操作,但由于其体积较大,往往单人难以实现对其固定与操作,并且大鼠在被固定的过程中往往剧烈挣扎,导致固定失败甚至咬伤实验者。现有的装置在固定大鼠方面依然无法实现单人操作,且往往使大鼠处于强迫体位,不利于大鼠身体的延展,不便于实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该装置在固定大鼠的过程中,使用简单,夹紧牢靠,操作便捷。能够利用大鼠趋暗、觅食的特性,使其主动进入固定台,具有较为延展的体位,减少固定时的挣扎,有利于实验操作。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包括暂存箱,所述暂存箱的一侧连接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封闭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相对设置且与暂存箱连接,所述封闭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远离所述暂存箱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暂存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两侧安装有相向设置且相互交错的多个弧形片,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设置有弧形片驱动机构,所述弧形片驱动机构与所述弧形片相连接,弧形片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弧形片旋转。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台与暂存箱之间设有用于大鼠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通过可上下移动的门封闭,所述门下端设置有尾孔;所述暂存箱上方设有观察窗;在暂存箱内壁安装电灯泡,电灯泡与暂存箱外壁设置的电灯开关联接。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板靠近暂存箱处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滑动杆,所述暂存箱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两个所述滑动杆分别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能够沿暂存箱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进行上下移动。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暂存箱的外壁设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夹持板连接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能够上下移动,移动组件的齿轮与暂存箱外壁的第一旋转杆的尖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上设置有螺母,第一旋转杆的外表面具有螺纹。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两侧安装有第一遮光帘和第二遮光帘。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片的内侧安装软垫,弧形片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置凸起,多个弧形片通过横杆上设置的凸起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两侧。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板与封闭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旋孔,螺旋孔内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二夹持板与封闭板的连接处也设置有螺旋孔,螺旋孔内连接有第三旋转杆,所述第三旋转杆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闭板设置第二旋转杆孔洞和第三旋转杆孔洞,所述第二旋转杆孔洞为竖向的长条孔;所述封闭板靠近所述暂存箱的一端设置有饵料槽;所述第二旋转杆孔洞内设置有可移动的铁片。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片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同轴旋转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与第三齿轮同轴旋转的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五齿轮、与第五齿轮同轴旋转的第六齿轮、与第六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二弧形片联合轮、与第四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七齿轮、与第七齿轮同轴旋转的第八齿轮、与第八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一弧形片联合轮,所述第一夹持板以及第二夹持板两侧的弧形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片联合轮、第二弧形片联合轮相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片联合轮和第二弧形片联合轮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嵌合弧形片的横杆从而固定弧形片。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片驱动机构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弧形片驱动机构的第一齿轮分别与第二旋转杆以及第三旋转杆转动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在暂存箱设置电灯泡,开启后给予大鼠光刺激,而封闭板和第一夹持板上的遮光帘给予大鼠一个相对较暗的环境,从而驱使大鼠主动进入固定台,减少固定难度,体位较为自然;封闭板处的饵料槽可以诱使大鼠进入固定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能够利用大鼠趋暗、觅食的特性,使其主动进入固定台,具有较为延展的体位,减少固定时的挣扎,有利于实验操作;并且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大鼠的过程中,使用简单,夹紧牢靠,操作便捷。

15、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夹持板可以通过与第一夹持板连接的移动组件进行上下活动,从而在纵向夹住大鼠,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压紧大鼠。

16、3.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上的弧形片可以受第二旋转杆、第三旋转杆控制,通过旋转旋转杆可以向内加紧大鼠以及向外松弛,从而实现对大鼠的固定;夹持板上的弧形片都可以单独卸下,卸下夹持板两侧的任意一个弧形片,露出大鼠需要被操作的部分,实验操作方便。

17、4.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表面具有螺纹,在旋转到合适位置后,都可以加紧螺母,从而固定旋转杆位置,防止大鼠挣扎使旋转杆逆转。



技术特征:

1.一种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暂存箱,所述暂存箱的一侧连接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封闭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相对设置且与暂存箱连接,所述封闭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远离所述暂存箱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暂存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两侧安装有相向设置且相互交错的多个弧形片,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设置有弧形片驱动机构,所述弧形片驱动机构与所述弧形片相连接,弧形片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弧形片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与暂存箱之间设有用于大鼠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通过可上下移动的门封闭,所述门下端设置有尾孔;所述暂存箱上方设有观察窗;在暂存箱内壁安装电灯泡,电灯泡与暂存箱外壁设置的电灯开关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靠近暂存箱处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滑动杆,所述暂存箱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两个所述滑动杆分别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能够沿暂存箱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进行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箱的外壁设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夹持板连接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能够上下移动,移动组件的齿轮与暂存箱外壁的第一旋转杆的尖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上设置有螺母,第一旋转杆的外表面具有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两侧安装有第一遮光帘和第二遮光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片的内侧安装软垫,弧形片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置凸起,多个弧形片通过横杆上设置的凸起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与封闭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旋孔,螺旋孔内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二夹持板与封闭板的连接处也设置有螺旋孔,螺旋孔内连接有第三旋转杆,所述第三旋转杆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设置第二旋转杆孔洞和第三旋转杆孔洞,所述第二旋转杆孔洞为竖向的长条孔;所述封闭板靠近所述暂存箱的一端设置有饵料槽;所述第二旋转杆孔洞内设置有可移动的铁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片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同轴旋转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与第三齿轮同轴旋转的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五齿轮、与第五齿轮同轴旋转的第六齿轮、与第六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二弧形片联合轮、与第四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七齿轮、与第七齿轮同轴旋转的第八齿轮、与第八齿轮通过链条同步旋转的第一弧形片联合轮,所述第一夹持板以及第二夹持板两侧的弧形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片联合轮、第二弧形片联合轮相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片联合轮和第二弧形片联合轮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嵌合弧形片的横杆从而固定弧形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片驱动机构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弧形片驱动机构的第一齿轮分别与第二旋转杆以及第三旋转杆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大鼠固定装置,属于实验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暂存箱,所述暂存箱的一侧连接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封闭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相对设置且与暂存箱连接,所述封闭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远离所述暂存箱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板与所述暂存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两侧安装有相向设置且相互交错的多个弧形片,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设置有弧形片驱动机构,所述弧形片驱动机构与所述弧形片相连接,弧形片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弧形片旋转。本技术操作方便,夹紧牢固,能够获取大鼠具有较为延展的体位,减少固定时的挣扎,有利于实验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桐,汤正宇,黄帅祎,朱彩虹,李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