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正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0180发布日期:2023-09-17 00:5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牙科正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口腔正畸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牙科正畸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口腔正畸治疗领域,在错颌畸形的治疗中,拔牙矫治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例如,对于牙列拥挤的患者,由于牙量与骨量不匹配造成牙齿的畸形,在牙齿矫正时,必须拔掉一定数量的牙,以协调牙量与骨量的关系,解除牙列拥挤的状况,减少牙列畸形的复发;又如,对于面部前突的患者,需要拔掉一定数量的牙,以获得间隙,达到内收前牙、前移后牙的目的,缓解面部前突症状,使得患者的面部侧貌更美观;又如,需要矫正咬合关系的患者,由于上下牙的咬合不对称,需要利用拔牙间隙调整后牙咬合关系,使得后牙尖窝交错,咬合接触面积最大,达到更佳的咀嚼效率。

2、但是,对于拔牙病例,会出现缺隙两侧牙齿向缺隙侧倾斜的副作用,例如,在拔牙间隙关闭时,因后牙支抗不足而导致后牙向缺隙处倾斜;又如,在缺牙未及时修复的情况时,也会出现缺隙两侧牙齿倾斜的情况。对于这些情形,临床上需要予以预防,或者需要将倾斜的牙齿扶正。

3、对于隐形矫治而言,隐形矫治器因材料比较柔软,扶正倾斜的牙齿,特别是磨牙,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效果差、周期较长。目前临床上往往需要配合片段弓来完成,如图1所示,目前使用的片段弓在扶正倾斜牙时,通常在需要扶正的牙齿上粘有一个弓丝托槽,在两端相邻的一颗或多颗牙上粘接托槽,以使弓丝变形获得足够的矫治力,此时在扶正倾斜牙齿时,牙齿移动的旋转中心r1近牙根处,所需要扶正的倾斜牙齿牙冠所需要的移动路径l1较大,所以想要将倾斜牙齿扶正到目标位置,需要的周期较长,导致扶正牙齿效率较低,且往往需要的支抗牙较多,这是不被期望的;同时,由于移动路径l1较大,会造成患者的舒适度低,存在较强的不适感,造成患者体验差。

4、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技术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支抗牙数量且可以较高效率地预防牙齿倾斜或将已倾斜的牙齿扶正的牙科正畸装置,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升舒适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牙科正畸装置,包括第一正畸托槽、第二正畸托槽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正畸托槽、第二正畸托槽的正畸弓丝,所述第一正畸托槽固定于患者牙齿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正畸托槽固定于患者同一颗牙齿的第二位置,所述正畸弓丝穿过所述第一正畸托槽时产生一第一矫治力,所述正畸弓丝穿过所述第二正畸托槽时产生一第二矫治力,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设置满足使所述第一矫治力与第二矫治力形成一扶正力矩,所述扶正力矩至少可抵消使所述牙齿倾斜的倾斜力矩,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同时设置于所述牙齿颊侧或舌侧。本实用新型牙科正畸装置的结构和位置设置,使得穿设于第一正畸托槽、第二正畸托槽间的正畸弓丝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在正畸弓丝恢复至原有形状的过程中获得两个矫治力,形成一个扶正力矩,该扶正力矩可以预防该牙齿倾斜或者如果该牙齿已经发生倾斜时可以扶正该牙齿,利用该扶正力矩扶正倾斜牙所需要移动的路径小,缩短了扶正的周期,从而提高了扶正的效率,此时,本实用新型正畸牙科装置的两端只需要在该牙齿两端外的位置设置锚点,其中,锚点可以设置在相邻牙上,也可以设置在两端牙龈处,锚点起到固定作用或部分支抗作用,所承受的反作用力较小,故而在扶正倾斜牙的过程中所需支抗牙数量少,较现有技术还可以减少支抗牙的数量;同时,由于移动路径小,患者口腔内的不适感较现有技术低,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和体验感。

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沿预设的高度差和水平距离设置。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穿设于第一正畸托槽、第二正畸托槽间的正畸弓丝发生较大程度的弹性形变,以在恢复弹性形变的过程中获得较大的矫治力,从而有利于加强扶正力矩,有利于预防牙齿倾斜或将已倾斜的牙齿扶正。

5、作为优选,所述预设高度差为2mm-5mm,所述水平距离为3mm-7mm。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矫治力与所述第二矫治力方向相反。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矫治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二矫治力的方向均与所述牙齿的牙体长轴方位一致。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目标牙齿上能够获得一个可以使得该牙齿转动的最佳的扶正力矩。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设置位置满足使所述第一正畸托槽平行于所述第二正畸托槽。

9、作为优选,所述正畸弓丝穿过所述第一正畸托槽后与一设置在邻牙上的第一支抗部相连,所述正畸弓丝穿过所述第二正畸托槽后与设置在另一邻牙上的一第二支抗部相连。

10、作为优选,所述正畸弓丝与所述第一支抗部连接后形成的矫治力方向与第一矫治力方向一致。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增大第一矫治力方向上的矫治力。

11、作为优选,所述正畸弓丝与所述第二支抗部连接后形成的矫治力方向与第二矫治力方向一致。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增大第二矫治力方向上的矫治力。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抗部为正畸托槽或颊面管,以及所述第二支抗部为正畸托槽或颊面管。

13、作为优选,所述正畸弓丝穿过所述第一正畸托槽后与第一支抗钉相连,所述正畸弓丝穿过所述第二正畸托槽后与第二支抗钉相连。

14、作为优选,所述正畸弓丝与所述第一支抗钉连接后形成的矫治力方向与第一矫治力方向一致。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增大第一矫治力方向上的矫治力。

15、作为优选,所述正畸弓丝与所述第二支抗钉连接后形成的矫治力方向与第二矫治力方向一致。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增大第二矫治力方向上的矫治力。

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正畸托槽于所述牙齿的近中侧且近颌方设置,所述第二正畸托槽于所述牙齿的远中侧且近龈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正畸托槽的安装位置满足:咬合时,所述第一正畸托槽不影响对颌牙的咬合。这样的结构设计,有利于较大程度上利用正畸弓丝的高度差发生较大程度的弹性形变,以在恢复弹性形变的过程中获得较大的矫治力,从而有利于加强扶正力矩,有利于预防牙齿倾斜或将已倾斜的牙齿扶正。

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正畸托槽距离颌方的距离为1mm-2mm。

1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正畸托槽距离龈方的距离为0.5mm-2mm。

1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正畸托槽和所述第二正畸托槽设置于后牙区的同一颗牙齿。



技术特征:

1.一种牙科正畸装置,包括第一正畸托槽、第二正畸托槽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正畸托槽、第二正畸托槽的正畸弓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畸托槽固定于患者牙齿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正畸托槽固定于患者同一颗牙齿的第二位置,所述正畸弓丝穿过所述第一正畸托槽时产生一第一矫治力,所述正畸弓丝穿过所述第二正畸托槽时产生一第二矫治力,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设置满足使所述第一矫治力与第二矫治力形成一扶正力矩,所述扶正力矩至少可抵消使所述患者牙齿倾斜的倾斜力矩,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同时设置于所述患者牙齿颊侧或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正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沿预设的高度差和水平距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科正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高度差为2mm-5mm,所述水平距离为3mm-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正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矫治力与所述第二矫治力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科正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矫治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二矫治力的方向均与所述患者牙齿的牙体长轴方位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正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设置位置满足使所述第一正畸托槽平行于所述第二正畸托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牙科正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畸弓丝穿过所述第一正畸托槽后与一设置在邻牙上的第一支抗部相连,所述正畸弓丝穿过所述第二正畸托槽后与设置在另一邻牙上的一第二支抗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科正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畸弓丝与所述第一支抗部连接后形成的矫治力方向与第一矫治力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科正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畸弓丝与所述第二支抗部连接后形成的矫治力方向与第二矫治力方向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科正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抗部为正畸托槽或颊面管,以及所述第二支抗部为正畸托槽或颊面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牙科正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畸弓丝穿过所述第一正畸托槽后与第一支抗钉相连,所述正畸弓丝穿过所述第二正畸托槽后与第二支抗钉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牙科正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畸弓丝与所述第一支抗钉连接后形成的矫治力方向与第一矫治力方向一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牙科正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畸弓丝与所述第二支抗钉连接后形成的矫治力方向与第二矫治力方向一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正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畸托槽于所述患者牙齿的近中侧且近颌方设置,所述第二正畸托槽于所述患者牙齿的远中侧且近龈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正畸托槽的安装位置满足:咬合时,所述第一正畸托槽不影响对颌牙的咬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科正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畸托槽距离颌方的距离为1mm-2mm。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牙科正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畸托槽距离龈方的距离为0.5mm-2mm。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正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畸托槽和所述第二正畸托槽设置于后牙区的同一颗牙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牙科正畸装置,包括第一正畸托槽、第二正畸托槽以及穿设于第一正畸托槽、第二正畸托槽的正畸弓丝,第一正畸托槽固定于患者牙齿的第一位置,第二正畸托槽固定于患者同一颗牙齿的第二位置,正畸弓丝穿过第一正畸托槽时产生一第一矫治力,正畸弓丝穿过第二正畸托槽时产生一第二矫治力,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设置满足使第一矫治力与第二矫治力形成一扶正力矩,扶正力矩至少可抵消使牙齿倾斜的倾斜力矩,其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同时设置于牙齿颊侧或舌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星,郑韵哲,吴刚,姚峻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