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患者侧卧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5088发布日期:2023-04-26 18:0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患者侧卧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患者侧卧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每种医疗器械都有其独特的用途,部分患者进行治疗或换药时需要长时间的侧卧,但是患者自己进行侧卧时会损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就会用到患者侧卧固定装置,患者侧卧固定装置能够帮助患者进行长时间的侧卧。

2、现有公开号为cn 213098403u,申请日为2020.06.12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侧卧手术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拉动卡环,解锁绳带动滑块压缩第二弹簧实现锁块与推块上侧壁的上的限位槽分离,推块与滑块转动连接处设置一扭簧,使推块从水平状态弹起至竖直状态,滑块背部有l型的限位杆,限制推块向床体横向两端翻转,两组滑块分别螺纹连接在丝杆的两端,丝杆一端为左旋螺纹,一端为右旋螺纹,通过旋转丝杆一端的驱动手轮,两驱动块向床体中移动,夹紧患者的腰部,推块侧壁连接有缓冲垫子。

3、1、上述提到的一种侧卧手术固定装置在使用时,上述文件中提到:的伸缩筒内轴向滑动连接一伸缩杆,四组伸缩杆的端部连接一缓冲垫子,的伸缩杆与缓冲垫子之间连接一套设在伸缩杆外侧的第三弹簧,此设置缓冲垫子的倾斜角度较大很难将患者的侧身进行稳定的支撑;

4、2、上述提到的一种侧卧手术固定装置在使用时,上述文件中提到:的伸缩筒内轴向滑动连接一伸缩杆,四组伸缩杆的端部连接一缓冲垫子,的伸缩杆与缓冲垫子之间连接一套设在伸缩杆外侧的第三弹簧,此设置不能根据患者的身高情况对海绵垫的位置进行调节,适用性较低。

5、因此,现有的患者侧卧固定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者侧卧固定装置,通过第一固定机构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侧卧固定装置很难将患者的侧身进行稳定支撑的问题,通过第二固定机构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侧卧固定装置适用性较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包括承载机构,承载机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机构,承载机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的两侧外壁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一侧内壁上螺接有传动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前端面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

4、进一步地,承载机构包括床体、头枕和支撑腿,床体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床体上表面一侧的中心位置放置有头枕。

5、进一步地,伸缩机构包括连接板、第一固定板和液压缸,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床体的后端面,第一固定板后端面上方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板,u型固定板前端面内壁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液压缸前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上套杆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上的通孔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海绵垫和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后端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前端面,第二固定板前端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垫。

7、进一步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转动轴承,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床体前端面的中心位置,第二固定块两侧外壁下方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轴承座,第二固定块两侧外壁上方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限位杆的一端,第一限位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床体前端面两侧的中心位置,第一固定块内壁下方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转动轴承。

8、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和第一手轮,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轴承座的内壁上,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穿过转动轴承与第一手轮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手轮、移动板和第二海绵垫,移动板的内壁滑动连接在两侧第一限位杆的外壁上,移动板内壁上螺纹孔孔壁上的内螺纹与第一螺纹杆外壁上的外螺纹螺纹啮合连接,移动板前端面上方中心位置的内壁上螺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轮,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穿过移动板转动连接在第二轴承座的内壁上,第二轴承座设置在第三固定板前端面上方的中心位置,第三固定板后端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海绵垫。

10、进一步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板前端面下方的两侧,第二限位杆的一端穿过移动板与限位板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固定机构的设置,第一海绵垫能够将患者的侧身进行稳定的支撑,同时,海绵垫质地柔软能够降低对患者的挤压,提高了患者侧身的舒适度,改善了患者的使用体验。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固定机构的设置,第二海绵垫可以向两侧进行移动,可以对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稳定的支撑,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同时,两侧第二海绵垫能够更加稳定的将患者的身体进行支撑,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包括承载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机构(2),所述伸缩机构(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机构(3),所述承载机构(1)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机构(4),所述滑动机构(4)的两侧外壁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机构(6),所述第二固定机构(6)一侧内壁上螺接有传动机构(5),所述第二固定机构(6)前端面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包括床体(11)、头枕(12)和支撑腿(13),所述床体(1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3),所述床体(11)上表面一侧的中心位置放置有头枕(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2)包括连接板(21)、第一固定板(22)和液压缸(24),所述第一固定板(22)固定连接在床体(11)的后端面,所述第一固定板(22)后端面上方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板(25),所述u型固定板(25)前端面内壁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液压缸(24),所述液压缸(24)前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液压伸缩杆(23),所述液压伸缩杆(23)上套杆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22)上的通孔与连接板(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3)包括第一海绵垫(31)和第二固定板(32),所述第二固定板(32)后端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1)的前端面,所述第二固定板(32)前端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海绵垫(3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4)包括第一固定块(41)、第二固定块(42)和转动轴承(44),所述第二固定块(42)固定连接在床体(11)前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固定块(42)两侧外壁下方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轴承座(45),所述第二固定块(42)两侧外壁上方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限位杆(43)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杆(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1),所述第一固定块(41)固定连接在床体(11)前端面两侧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固定块(41)内壁下方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转动轴承(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第一螺纹杆(51)和第一手轮(52),所述第一螺纹杆(5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轴承座(45)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螺纹杆(51)的另一端穿过转动轴承(44)与第一手轮(5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机构(6)包括第二手轮(61)、移动板(63)和第二海绵垫(65),所述移动板(63)的内壁滑动连接在两侧第一限位杆(43)的外壁上,所述移动板(63)内壁上螺纹孔孔壁上的内螺纹与第一螺纹杆(51)外壁上的外螺纹螺纹啮合连接,所述移动板(63)前端面上方中心位置的内壁上螺接有第二螺纹杆(62),所述第二螺纹杆(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手轮(61),所述第二螺纹杆(62)的另一端穿过移动板(63)转动连接在第二轴承座(66)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轴承座(66)设置在第三固定板(64)前端面上方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三固定板(64)后端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海绵垫(6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患者侧卧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7)包括限位板(71)和第二限位杆(72),所述第二限位杆(72)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板(64)前端面下方的两侧,所述第二限位杆(72)的一端穿过移动板(63)与限位板(71)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患者侧卧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承载机构,承载机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机构,承载机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的两侧外壁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一侧内壁上螺接有传动机构,第二固定机构前端面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限位机构。本技术通过第一固定机构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侧卧固定装置很难将患者的侧身进行稳定支撑的问题,通过第二固定机构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侧卧固定装置适用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杰,窦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永杰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