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操作的粉雾剂吸入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7824发布日期:2023-04-21 19:11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操作的粉雾剂吸入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经口吸入干粉到肺部发挥作用的吸入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方便操作的粉雾剂吸入器械。


背景技术:

1、干粉吸入器继定量吸入器之后研制的一种新型吸入装置;其内含药物粉剂,不含抛射剂,它利用患者的吸气气流带动药粉进入气道内,沉积在下呼吸道的药物占10%~30%,略高于定量吸入器,能够配合吸气的患者都适用,一般用于4岁以上的患者,适用的人群范围非常广泛。

2、目前现有的粉雾剂吸入器械存在有泡罩型及胶囊型两种,针对胶囊型吸入器械存在有笔形吸入器械与椭圆握持型吸入器械。针对胶囊型吸入器械存在有将胶囊刺破的刺破结构;尤其针对椭圆握持型胶囊吸入器械;现有的胶囊型方便操作的粉雾剂吸入器械的刺破结构设置在整体结构的底部侧面,设置在单侧或双侧,如吸入装置cn 215083633 u及粉雾剂给药装置的破囊机构cn 105920709 b;此种设置不管是单侧还是双侧,刺破结构都包括侧方的弹性按动结构及与弹性按动结构连接的刺破针;都是通过侧面的弹性按动结构带动刺破针从侧面刺破胶囊的,弹性按动结构的按动方向与刺破针的运动方向一致;但此种弹性按动结构与刺破结构对应的粉雾剂吸入器械类型存在的技术问题包括:1)侧方按动弹性按动结构的设置方式多需要单手的食指与拇指横向张开协同按动,用力方向为不好发力横向用力;按动需要的手部力量大,且不容易发力,对应手部力量小的患者很难完成对刺破结构的操作;2)另外此类型器械为完成对侧面弹性按动结构的设置会导致双侧宽度大,整体美观性,横向距离大也是增加操作难度的因素之一。

3、本实用新型针对弹性按动结构的按动方向与刺破针的运动方向一致的技术方案存在操作力度要求大,横向宽度大等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粉雾剂吸入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1、通过将现有技术构思思路从按动方向与刺破针的运动方向一致,设置为一种垂直运动方式实现刺破针侧方刺破胶囊的方式,此种构思下除了核心的各部分配合部分外,还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有效设置手部操作结构完成上方结构与下方结构的垂直方向的按动动作,如何实现操作后的吸入器械的复位,以及如何避免运动过程中发生垂直运动方向偏斜等一系列问题;具体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方便操作的粉雾剂吸入器械,其包括上方结构、下方结构与刺破结构;上方结构相对下方结构发生纵向垂直方向运动;刺破结构包括刺破针;上方结构包括胶囊仓及胶囊仓外侧的刺破通道;刺破通道提供刺破针发生侧方刺破运动的刺破轨迹;在上方结构、下方结构与刺破结构间设置配合结构,用于实现上方结构与下方结构发生纵向垂直方向相对运动同时带动刺破针沿刺破通道刺破胶囊仓内的胶囊;上方结构上方设置吸嘴;

3、静止状态下,上方结构上方设置与下方结构上方空腔形状一致的吻合台;吻合台的上平面与下方结构的上方空腔的上平面水平;吻合台垂直进出上方空腔;且在吻合台上方设置操作台,操作台两侧为手指放置结构。此种设置可以很好地保护上方结构与下方结构内部结构不被污染。通过食指,中指放置到手指放置结构处,拇指放置到下方结构底部,通过3个手指配合完成上方结构与下方结构的相对运动,实现垂直运动方式达到侧方刺破胶囊的目的。

4、优选地,吻合台与操作台的距高不小于上方结构与下方结构纵向垂直运动距离,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操作的便宜性,防止操作台进入到下方结构的上方空腔内,不好操作。

5、优选地,操作台与吻合台的外围形状一致。

6、优选地,在上方结构上还设置带有药品吸入通道的吸入通道段;吸入通道段上方还套接带有吻合吸嘴的吸嘴段;

7、优选地,在吸入通道段及吸嘴段底部都设有与吻合台形状一致的外围弧形结构,且最上方的吸嘴段底部为操作台。此种设置可以保证组合后结构整齐与稳定,且通过吸嘴段上的弧形结构完成手部放置操作。

8、优选地,在吸嘴段上的弧形结构上设置防滑纹,增加操作过程中的摩擦力与可控性。

9、优选地,吸入通道旋转组合或卡接组合设置在上方结构上。

10、优选地,在吸嘴段上方还设有防止污染的垂直扣合保护帽及旋转开合保护帽。

11、优选地,下方结构设置容纳上方结构及刺破结构的容纳腔;上方结构在下方结构容纳腔内发生纵向垂直相对运动。上方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胶囊仓上方的旋转仓,且在旋转仓的两侧设置倾斜的气流通道口

12、优选地,在上方结构与下方结构底部设置未使用状态下锁死突起接触限位突出的复位结构。

13、优选地,上方结构最底部与下方结构底面对应设置相互套接的管腔结构,分别为上方结构最底部的上方管腔与上方结构底面伸出的下方管腔;上方管腔套在下方管腔外侧或者上方管腔伸入下方管腔内侧,复位弹簧设置在上方管腔与下方管腔中央。或者,直接在下方结构内设置供上方结构的底部结构运动的底部腔体,底部结构与底部腔体形状适配;底部腔体内设置复位弹簧;底部结构始终包含有设置在底部腔内的部分;设置此种方式也可以很好地实现引导发生纵向垂直方向运动,并设置复位弹簧。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底部结构设置二级适配空腔;底部腔体内伸出二级适配杆;二级适配空腔与二级适配杆适配,二级适配杆伸入二级适配空腔内;且复位弹簧设置在二级适配空腔内。

14、设置保证维持上方结构与下方结构发生纵向垂直方向运动的方向引导结构,方向引导结构包括设置在上方结构中部的方向引导槽或方向引导柱;还包括对应设置在下方结构中部的方向引导柱或方向引导槽;设置在不同结构上的方向引导槽与方向引导柱适配,且方向引导槽及方向引导柱的方向为纵向垂直方向。

15、优选地,下方管腔套接在上方管腔内;在上方管腔外侧壁外侧设置方向导引柱。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管是刺破基座与倾斜轨道的设置方式还是连杆结构的设置方式,其都通过与上方结构与下方结构的纵向垂直运动相结合,实现刺破针从侧方刺破胶囊。其通过设置方便操作的手指放置部分可以很好地完成操作,通过有效的方向引导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地保证上方结构与下方结构的垂直运动,通过设置有效的复位结构可以很好地实现结构的复位目的,整体结构稳定,操作简单。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操作的粉雾剂吸入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结构、下方结构与刺破结构;上方结构相对下方结构发生纵向垂直方向运动;刺破结构包括刺破针;上方结构包括胶囊仓及胶囊仓外侧的刺破通道;刺破通道提供刺破针发生侧方刺破运动的刺破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械,其特征在于,吻合台与操作台的距离不小于上方结构与下方结构纵向垂直运动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械,其特征在于,操作台与吻合台的外围形状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械,其特征在于,在上方结构上还设置带有药品吸入通道的吸入通道段;吸入通道段上方还套接带有吻合吸嘴的吸嘴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械,其特征在于,在吸入通道段及吸嘴段底部都设有与吻合台形状一致的外围弧形结构,且最上方的吸嘴段底部为操作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械,其特征在于,在操作台上设置防滑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械,其特征在于,下方结构设置容纳上方结构及刺破结构的容纳腔;上方结构在下方结构容纳腔内发生纵向垂直相对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械,其特征在于,在上方结构与下方结构底部设置未使用状态下锁死突起接触限位突出的复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械,其特征在于,上方结构最底部与下方结构底面对应设置相互套接的管腔结构,分别为上方结构最底部的上方管腔与上方结构底面伸出的下方管腔;上方管腔套在下方管腔外侧或者上方管腔伸入下方管腔内侧,复位弹簧设置在上方管腔与下方管腔中央;或者,直接在下方结构内设置供上方结构的底部结构运动的底部腔体,底部结构与底部腔体形状适配;底部腔体内设置复位弹簧;底部结构始终包含有设置在底部腔内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械,其特征在于,设置保证维持上方结构与下方结构发生纵向垂直方向运动的方向引导结构,方向引导结构包括设置在上方结构中部的方向引导槽或方向引导柱;还包括对应设置在下方结构中部的方向引导柱或方向引导槽;方向引导槽与方向引导柱适配,且方向引导槽及方向引导柱的方向为纵向垂直方向。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操作的粉雾剂吸入器械,包括上方结构、下方结构与刺破结构;上方结构相对下方结构发生纵向垂直方向运动;刺破结构包括刺破针;上方结构包括胶囊仓及胶囊仓外侧的刺破通道;刺破通道提供刺破针发生侧方刺破运动的刺破轨迹;上方结构与下方结构发生纵向垂直方向相对运动同时带动刺破结构从刺破通道刺破胶囊仓内的胶囊;上方结构上方设置与下方结构上方空腔形状一致的吻合台;吻合台的上平面与下方结构的上方空腔的上平面水平;吻合台垂直进出上方空腔;且在吻合台上方设置操作台,操作台两侧设置手指放置结构。通过限定操作台与吻合台的距离实现方便操作的目的,另外通过设置复位结构实现上方结构与下方结构的位置复位。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浩,陈岚,陈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希溪制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