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

文档序号:34500665发布日期:2023-06-18 00:3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

本技术涉及血液透析用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1、血液透析是指血液中的一些废物通过半渗透膜除去,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在临床治疗中,透析是借助透析机,利用半透膜两侧液体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动的原理,将血液中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从而净化血液和纠正水电解质水平,达到酸碱平衡。

2、集中供液系统是将透析粉与纯化水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形成透析用浓缩液,供给透析机使用。透析机是将集中供液系统产生的透析用浓缩液再与纯化水按照配方比例进行混合,供给患者治疗使用。透析液供给装置用于对接集中供液系统和透析机的液体传输。

3、现有技术中,透析液供给装置的接头为不锈钢u型接头,其存在以下问题:(1)不锈钢u型接头通常选择分体铸造后焊接成型,制造工序复杂,对焊缝的质量要求较高,尤其是焊缝的内测,很难检查其焊接质量。(2)为了耐腐蚀,不锈钢u型接头的材质通常选择304或316不锈钢,材料成本高,加工费用也因为工艺复杂而较高。产品的整体成本较高。但因为透析浓缩液有酸碱性,常见的304或316不锈钢材质在长时间使用后,也会被腐蚀。(3)u型不锈钢接头与管路通常采用螺纹连接或管箍连接,接头与管路拆卸和组装都不方便。(4)当透析机数量较多,距离较远时,存在液体流量不足的情况,导致透析机用液供应不及。(4)由于液体为无色透明,很难判断液体是否在管路内流动,从而对透析机的操作产生不良影响。(5)管路中流经液体,在需要对接头进行拆卸维护时,管路中的液体容易泄露,污染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文丘里效应,通过对管路形状进行特殊设计,使得集中供液系统主输送管道送来的液体在流经透析液供给装置时实现加速,并通过在透析机输入侧增加小循环第三管道设计,使由集中供液系统输送来的透析液进行循环,减少管壁内生物膜产生的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包括t形腔接头和外部连接管件,t形腔接头内部管道腔体呈t字形分布,t形腔接头为底部缺少一角的四边形盒体,其四个侧面分别开设有与内部t字形分布管道腔体之间相连通的连接口:集中供液系统输出口、透析机输入口、集中供液系统回液口和透析机小循环口,透析机小循环口位于t形腔接头的缺角处的侧面上,集中供液系统回液口位于t形腔接头底面上,集中供液系统输出口及透析机输入口位于集中供液系统回液口上方、t形腔接头的左右两侧面;

3、集中供液系统输出口与透析机输入口间设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为横向设置的、且呈现两端宽中间窄的喇叭形管道;集中供液系统输出口与集中供液系统回液口间设有与第一管道中间窄部管道相连接的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为竖直向下设置、且其外端部宽上部窄的喇叭形管道;

4、透析机小循环口与第二管道间通过斜向的第三管道相连接。

5、优选的,外部连接管件与集中供液系统输出口、透析机输入口、集中供液系统回液口和透析机小循环口均通过螺纹可拆卸固定连接。

6、优选的,集中供液系统输出口和透析机输入口相对设置、且处在同一水平高度。

7、优选的,外部连接管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快插接头和手阀,快插接头与t形腔接头上的连接口连接;

8、集中供液系统输出口向外依次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快插管件和第一手阀,透析机输入口向外依次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快插管件、第二手阀和第一单向阀;集中供液系统回液口向下依次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第三快插管件和第三手阀;透析机小循环口向外依次连接有斜向设置的第四快插管件、第四手阀和第二单向阀。

9、优选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外壳均为透明材质塑料,其内部阀芯均为彩色。

10、优选的,t形腔接头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两组:a接头和b接头,a接头和b接头结构相同,其中任何一个t形腔接头固定在钢板支架上。

11、优选的,钢板支架包括拔插钢板和底座,底座为u型结构框架,其内部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拔插钢板通过竖向插入定位槽内、与底座可拆卸固定连接。

12、优选的,t形腔接头的侧壁通过螺丝固定在拔插钢板上。

13、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的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制作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实用性强,效果显著,能够实现对透析液系统的高速供液,提高供液效率;拆卸组装方便,维护方便快捷,维修成本低,无污染,且安装不破坏透析机的封闭性,操作安全性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应用范围广。

15、本实用新型的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能够实现有效的高速供液,具体如下:

16、本实用新型t形腔接头内部管道腔体主管道采用t形结构布局,将t形腔接头内部管道腔体中的集中供液系统输出口至透析机输入口的第一管道设计为两端宽中间窄的喇叭形,利用文丘里效应,使得流经其中的液体的流速实现二次加速,水平方向实现液体由集中供液系统输入透析机,使得集中供液系统送来透析液的流速实现二次加速后,快速进入到透析机中使用。

17、同时,t形腔接头的管道布局设计中,集中供液系统输出口至集中供液系统回液口之间的的第二管道为竖向向下设计,使此回液管道中的透析液能够充分利用自身重力作用,竖直方向实现多余液体返回和流向下一台透析机,竖直方向的回液设计可以进一步加快液体的流速,进一步加快透析液的循环流速。

18、(2)本实用新型的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可实现双循环结构设计,当供给装置工作时,由集中供液系统输送来的多余透析液经过竖向的第二管道回到集中供液系统主输送管道重新进行循环供液。当供给装置停止供液时,通过在透析机输入侧增加小循环第三管道设计,使由集中供液系统输送来的透析液进行循环,以防止因液体长期静止而生成生物膜的情况。双循环设计使透析液供给装置无论在输液或停止工作模式下,均可实现液体在接头模块内流动,实现t形腔接头内部管路的无死腔管理,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19、(3)本实用新型的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在透析机输入口和小循环口处设有单向阀,避免产生误操作,操作安全性高。

20、单向阀设置为外壳透明,内部阀芯彩色设置,通过观察阀芯,即可判断液体是否流动,简单方便。

21、(4)本实用新型的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的零部件采用316不锈钢、pp或硅胶,材料成本低,加工和采购方便,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耐高温,可以用常见医用消毒方式处理,对人体无危害。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t形腔接头(2)和外部连接管件,所述t形腔接头(2)内部管道腔体呈t字形分布,所述t形腔接头(2)为底部缺少一角的四边形盒体,其四个侧面分别开设有与内部t字形分布管道腔体之间相连通的连接口:集中供液系统输出口(201)、透析机输入口(202)、集中供液系统回液口(203)和透析机小循环口(204),所述透析机小循环口(204)位于所述t形腔接头(2)的缺角处的侧面上,所述集中供液系统回液口(203)位于所述t形腔接头(2)底面上,所述集中供液系统输出口(201)及透析机输入口(202)位于所述集中供液系统回液口(203)上方、所述t形腔接头(2)的左右两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连接管件与所述集中供液系统输出口(201)、透析机输入口(202)、集中供液系统回液口(203)和透析机小循环口(204)均通过螺纹可拆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供液系统输出口(201)和所述透析机输入口(202)相对设置、且处在同一水平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连接管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快插接头和手阀,所述快插接头与所述t形腔接头(2)上的连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8)和第二单向阀(12)外壳均为透明材质塑料,其内部阀芯均为彩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腔接头(2)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两组:a接头和b接头,所述a接头和b接头结构相同,其中任何一个所述t形腔接头(2)固定在钢板支架(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支架(1)包括拔插钢板(101)和底座(102),所述底座(102)为u型结构框架,其内部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拔插钢板(101)通过竖向插入所述定位槽内、与所述底座(102)可拆卸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腔接头(2)的侧壁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拔插钢板(10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双循环透析液供给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透析液供给装置的U型接头,制造工序复杂、成本高、管路拆卸不便及流速慢的技术问题。其包括T形腔接头,其内部管道腔体呈T字形分布,其四个侧面分别开设有集中供液系统输出口、透析机输入口、集中供液系统回液口和透析机小循环口;集中供液系统输出口与透析机输入口的第一管道为横向的喇叭形;集中供液系统输出口至集中供液系统回液口的第二管道为竖向的喇叭形;透析机小循环口与第二管道间连通有斜向的第三管道。本技术通过T形管路设计,对流经供给装置的液体进行加速,并通过主管道与小循环相结合减少管壁内生物膜的产生。可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孙传聪,邹田甜,甄珍,吴翠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