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红外场效应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4246发布日期:2023-06-15 13:0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红外场效应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子热红外舱,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场效应舱。


背景技术:

1、1、热红外舱能量输出较大,容易对身体虚弱、心脑血管患者、癌症患者造成危险。

2、2、热红外舱注重通过内热让细胞内离子运动速度更快,并不能改变因细胞钠钾离子紊乱造成的健康问题。

3、3、热红外舱采用全体加热的方法来强化微循环和代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远红外场效应舱,以解决热红外舱能量输出较大,容易对身体虚弱、心脑血管患者、癌症患者造成危险、热红外舱注重通过内热让细胞内离子运动速度更快,并不能改变因细胞钠钾离子紊乱造成的健康问题、以及热红外舱采用全体加热的方法来强化微循环和代谢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远红外场效应舱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光子热红外舱主体以及舱盖;

3、舱盖铰接设置于光子热红外舱主体上,且光子热红外舱主体以及舱盖上设置有多个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的设置位置与人体的风府、心腧、命门、涌泉、膻中和关元位置相对应。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包括前壳、共振晶片固定件、共振晶片、转动托盘、纳米光组件、无刷电机、纳米光电源输入板、12v电源输入板以及后壳,12v电源输入板、纳米光电源输入板、无刷电机和纳米光组件依次安装于后壳内,共振晶片固定件、共振晶片和转动托盘相互拼接,且转动托盘与无刷电机连接;前壳固定于后壳上方;前壳上方安装有前壳装饰件。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7、1、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的热红外舱,其能量输出很少,很安全。

8、2、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的热红外舱,可以通过场效应迅速恢复细胞内钠钾离子紊乱的问题。

9、3、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的热红外舱,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会重点强化恢复上丹田(头)、中丹田(心)、下丹田(肾)穴位群,效果更快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远红外场效应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子热红外舱主体(1)以及舱盖(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场效应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3)的设置位置与人体的风府、心腧、命门、涌泉、膻中和关元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场效应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3)包括前壳(11)、共振晶片固定件(12)、共振晶片(13)、转动托盘(14)、纳米光组件(15)、无刷电机(16)、纳米光电源输入板(17)、12v电源输入板(18)以及后壳(19),12v电源输入板(18)、纳米光电源输入板(17)、无刷电机(16)和纳米光组件(15)依次安装于后壳(19)内,共振晶片固定件(12)、共振晶片(13)和转动托盘(14)相互拼接,且转动托盘(14)与无刷电机(16)连接;所述前壳(11)固定于后壳(19)上方;所述前壳(11)上方安装有前壳装饰件(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红外场效应舱,包括光子热红外舱主体以及舱盖;所述舱盖铰接设置于光子热红外舱主体上,且光子热红外舱主体以及舱盖上设置有多个远红外场效应发射器。本技术能与人体组织细胞产生共振,改变细胞膜电位,使该处人体血液循化加速,改善新陈代谢晶片通过高速转动,强化了电磁波与人体组织的共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姜奕臣,张登科,江泓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天力能生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