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刮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5729发布日期:2023-09-13 22:0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度可调刮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的讲是一种角度可调刮刀。


背景技术:

1、目前,在脊柱椎间融合器植入手术中,需要摘除髓核,清理上下终板,为植入器制造空腔,目前常用的髓核钳主要通过抓持对椎间盘组织进行清理,终板附着的软骨和髓核难以清理,影响植入器的植入,另外,随着技术发展,椎间融合手术越来越趋向微创,现有的常用骨科器械无法在狭小空间内对上下终板进行打磨,因此该类椎间融合器植入手术需要一种新的器械满足此功能。

2、在专利cn201520782031中,介绍的是一种椎间处理用可旋转刮刀,当旋钮旋紧时,柔性杆与刮刀相对于手柄不可旋转,此时可作为固定角度的刮匙使用,当松开旋钮时,柔性杆与刮刀相对于手柄可旋转,软轴后部有快速接口,可连接快接手柄或电钻,可快速的进行椎间处理(图中各部分结构名称参考专利文件);

3、在专利cn201910470797中描述了一种可调型脊柱内镜下椎间盘的轮状切除装置,旋转第二转向杆时,通过万向节以及第一转向杆的传动作用使转向球旋转套做旋转运动,以此调节轮状切除组的工作位置。使轮状切除组能够绕转向管做一定角度的旋转,配合电机启动带动轮状切除组旋转使其更好的与椎间隙平向,从而更好的贴服终板角度,并对质地坚韧的髓核及纤维环、椎体终板附着的软骨进行高效切除,提高了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效率,实现了内镜下对椎体终板软骨高效刮除及椎板打磨。(图中各部分结构名称参考专利文件);

4、上述专利涉及的问题有:

5、在专利cn201520782031介绍的装置中,其刮刀头部只可绕自身轴向旋转,相对器械本身呈固定角度,难以覆盖上下终板的全部区域,导致局部清理不彻底;

6、在专利cn201910470797中介绍的装置中,电机置于刮刀下方直接进入人体操作,为有源器械,风险较大,另外,此装置对椎间盘切除器械进行了整合,操作更加复杂,电机带动刮刀旋转,难以控制打磨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角度可调刮刀,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全面的对上下终板清理打磨。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角度可调刮刀,包括刮刀、动杆、定杆、手柄和调节组件,所述动杆和定杆均设置于手柄的前端且向前延伸,且动杆和定杆相互平行,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手柄上,所述动杆的后端与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刮刀设置于动杆和定杆的前端,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带动杆向前或向后移动,以改变刮刀与动杆在水平面内的夹角。

4、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轴套,所述定杆的后端设置于固定轴套的外侧,所述动杆的后端穿过固定轴套与调节组件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前端设置有外管,所述外管包覆设置于动杆和定杆的外侧。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轴套的前端设置有外管,所述外管包覆设置于动杆和定杆的外侧。

7、进一步的,所述定杆和动杆的前端设置有刮刀架,所述定杆的后端与刮刀架的后端铰接,所述刮刀架的后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动杆的前端设置有与滑动槽配合的滑动销,所述滑动销可沿滑动槽移动;

8、所述刮刀设置于刮刀架的前端。

9、进一步的,所述刮刀铰接于刮刀架上,所述刮刀能绕刮刀架在竖直平面内旋转。

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定向轴套、螺母和旋钮,所述定向轴套设置于手柄内部且套设于动杆的外侧,所述定向轴套用于限制动杆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动杆的后端贯穿手柄的后端且开设有螺纹,所述螺母设置于动杆的后端且位于手柄外侧,所述旋钮包覆设置于螺母的外侧。

11、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内部后端位于动杆的外侧开设有旋转腔,所述旋钮的前端设置有与旋转腔配合的旋转柱,所述旋转柱套设与动杆的外侧且位于旋转腔内,所述旋转柱与动杆同轴。

12、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空心腔室。

13、进一步的,所述刮刀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弧形面。

1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5、本实用新型提能够对上下终板进行清理打磨,且通过调节组件能够改变刮刀的角度,使刮刀能够清理上下终板的全部区域,且通过刮刀架和刮刀的铰接配合,能够使刮刀自适应贴合终板弧面,提高清理打磨的效率,使清理打磨更加干净;

16、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实用,便于手动打磨,手感良好,便于医生感受终版是否打磨干净。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角度可调刮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刮刀(1)、动杆(2)、定杆(3)、手柄(4)和调节组件,所述动杆(2)和定杆(3)均设置于手柄(4)的前端且向前延伸,且动杆(2)和定杆(3)相互平行,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手柄(4)上,所述动杆(2)的后端与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刮刀(1)设置于动杆(2)和定杆(3)的前端,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带动杆(2)向前或向后移动,以改变刮刀(1)与动杆(2)在水平面内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轴套(41),所述定杆(3)的后端设置于固定轴套(41)的外侧,所述动杆(2)的后端穿过固定轴套(41)与调节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的前端设置有外管(5),所述外管(5)包覆设置于动杆(2)和定杆(3)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可调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套(41)的前端设置有外管(5),所述外管(5)包覆设置于动杆(2)和定杆(3)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杆(3)和动杆(2)的前端设置有刮刀架(6),所述定杆(3)的后端与刮刀架(6)的后端铰接,所述刮刀架(6)的后端设置有滑动槽(61),所述动杆(2)的前端设置有与滑动槽(61)配合的滑动销(21),所述滑动销(21)可沿滑动槽(61)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可调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1)铰接于刮刀架(6)上,所述刮刀(1)能绕刮刀架(6)在竖直平面内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定向轴套(71)、螺母(72)和旋钮(73),所述定向轴套(71)设置于手柄(4)内部且套设于动杆(2)的外侧,所述定向轴套(71)用于限制动杆(2)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动杆(2)的后端贯穿手柄(4)的后端且开设有螺纹,所述螺母(72)设置于动杆(2)的后端且位于手柄(4)外侧,所述旋钮(73)包覆设置于螺母(72)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角度可调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内部后端位于动杆(2)的外侧开设有旋转腔(42),所述旋钮(73)的前端设置有与旋转腔(42)配合的旋转柱(731),所述旋转柱(731)套设与动杆(2)的外侧且位于旋转腔(42)内,所述旋转柱(731)与动杆(2)同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空心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弧形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角度可调刮刀,包括刮刀、动杆、定杆、手柄和调节组件,所述动杆和定杆均设置于手柄的前端且向前延伸,且动杆和定杆相互平行,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手柄上,所述动杆的后端与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刮刀设置于动杆和定杆的前端,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带动杆向前或向后移动,以改变刮刀与动杆在水平面内的夹角。本技术提能够对上下终板进行清理打磨,且通过调节组件能够改变刮刀的角度,使刮刀能够清理上下终板的全部区域,且通过刮刀架和刮刀的铰接配合,能够使刮刀自适应贴合终板弧面,提高清理打磨的效率,使清理打磨更加干净。

技术研发人员:赵兴国,陆成聪,戴会新,李菲,孙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省创新转化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