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及内窥镜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3083发布日期:2023-07-18 19:2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连接装置及内窥镜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及内窥镜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1、在一些手术中,医生需要两个内窥镜一起配合使用,这两个内窥镜可分别称为母镜和子镜。一般地,为了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长,通常需要将子镜附接到母镜上,将两个内窥镜固定在一起,以便于配合使用,实现临床受益。

2、然而,在目前所使用的连接方式中,母镜和子镜的连接力较弱,稳定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连接方式中,母镜和子镜的连接力较弱,稳定性欠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连接系统。

2、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内窥镜母镜和内窥镜子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3、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内窥镜子镜;

4、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内窥镜母镜,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容纳槽的一侧;

5、绑带,所述绑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且位于所述容纳槽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所述绑带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连接,以将所述内窥镜母镜固定于所述容纳槽内。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用于与所述内窥镜子镜配合,以固定所述内窥镜子镜。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在所述内窥镜子镜与所述插槽配合时,对所述内窥镜子镜进行限位。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连通所述插槽的限位孔;

9、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和所述插槽内;

10、所述限位柱能够相对于所述限位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限位柱能够将所述内窥镜子镜限位于所述插槽内部;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限位柱能够释放所述内窥镜子镜,以使所述内窥镜子镜能够与所述插槽分离。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限位块、复位弹簧和按压部,所述限位柱设置于所述限位块上,所述复位弹簧和所述按压部设置于所述限位块的两侧;

12、其中,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对所述限位块施加压力,以将所述限位柱压抵于所述第一位置;

13、所述按压部用于对所述限位块施加与所述压力反向的驱动力,以移动所述限位块并带动所述限位柱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导向柱;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于所述导向槽内,且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沿径向的截面呈圆弧形;

16、所述容纳槽在其轴向上由近端至远端,所述截面的直径逐渐减小,以使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内窥镜母镜的形状相适配。

17、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内窥镜连接系统,包括:

18、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连接装置;以及,

19、内窥镜子镜,所述内窥镜子镜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以将所述内窥镜子镜与所述连接装置连接固定。

2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21、内窥镜母镜,所述内窥镜母镜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并通过所述绑带绑扎固定。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插槽,所述第三连接部能够插入所述插槽内,以将所述内窥镜子镜与所述连接装置连接固定。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三连接部插入所述插槽内时,对所述第三连接部进行限位,以将所述内窥镜子镜与所述连接装置连接固定。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部设有限位槽;

25、当所述第三连接部插入所述插槽内,所述限位装置的限位柱能够卡入所述限位槽,以通过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槽配合,对所述第三连接部进行限位;

26、所述限位柱从所述限位槽脱离,以将所述第三连接部从所述插槽释放,进而释放所述内窥镜子镜。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部还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与所述限位槽连通,且所述装配槽(411)具有倾斜的边缘;

28、当所述第三连接部向所述插槽内移动,所述限位装置的复位弹簧将所述限位柱压抵于所述边缘,所述边缘引导所述限位柱移动,使所述限位柱卡入所述限位槽。

29、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按压所述限位装置的按压部,使所述限位柱从所述限位槽脱离,以将所述第三连接部从所述插槽释放。

30、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内窥镜母镜和内窥镜子镜,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固定内窥镜子镜;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接部背离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容纳槽,容纳槽用于容纳内窥镜母镜,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位于容纳槽的一侧;绑带,绑带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且位于容纳槽远离固定部的一侧,绑带的另一端能够与固定部连接,以将内窥镜母镜固定于容纳槽内。该连接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以连接固定内窥镜子镜,通过设置与第一连接部相连的第二连接部,在第二连接部上形成容纳内窥镜母镜的容纳槽,提升与内窥镜母镜的接触贴合面积,并利用绑带将内窥镜母镜固定于容纳槽内,实现对内窥镜母镜的双重固定,从而能够提升内窥镜母镜与内窥镜子镜的连接稳定性,使连接更牢固,有利于提升手术质量和手术效率。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内窥镜连接系统,包括:上述的连接装置;以及内窥镜子镜,内窥镜子镜包括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以将内窥镜子镜与连接装置连接固定。可以理解的是,该内窥镜连接系统可以具有上述连接装置的所有技术特征和对应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装置(10),用于连接内窥镜母镜(20)和内窥镜子镜(3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0)设有插槽(110),所述插槽(110)用于与所述内窥镜子镜(30)配合,以固定所述内窥镜子镜(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0)还包括限位装置(120),所述限位装置(120)用于在所述内窥镜子镜(30)与所述插槽(110)配合时,对所述内窥镜子镜(30)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0)设有连通所述插槽(110)的限位孔(1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120)还包括限位块(124)、复位弹簧(122)和按压部(123),所述限位柱(121)设置于所述限位块(124)上,所述复位弹簧(122)和所述按压部(123)设置于所述限位块(124)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24)朝向所述复位弹簧(122)的一端设有导向槽(125),所述导向槽(125)内设有导向柱(126);所述复位弹簧(122)的一端设于所述导向槽(125)内,且套设于所述导向柱(12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210)沿径向的截面呈圆弧形;

8.一种内窥镜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0)上设有插槽(110),所述第三连接部(400)能够插入所述插槽(110)内,以将所述内窥镜子镜(30)与所述连接装置(10)连接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窥镜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0)还包括限位装置(120),所述限位装置(120)用于在所述第三连接部(400)插入所述插槽(110)内时,对所述第三连接部(400)进行限位,以将所述内窥镜子镜(30)与所述连接装置(10)连接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窥镜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400)设有限位槽(41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窥镜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400)还设有装配槽(411),所述装配槽(411)与所述限位槽(410)连通,且所述装配槽(411)具有倾斜的边缘;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内窥镜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按压所述限位装置(120)的按压部(123),使所述限位柱(121)从所述限位槽(410)脱离,以将所述第三连接部(400)从所述插槽(110)释放。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装置及内窥镜连接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连接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以连接固定内窥镜子镜,通过设置与第一连接部相连的第二连接部,在第二连接部上形成容纳内窥镜母镜的容纳槽,提升与内窥镜母镜的接触贴合面积,并利用绑带将内窥镜母镜固定于容纳槽内,实现对内窥镜母镜的双重固定,从而能够提升内窥镜母镜与内窥镜子镜的连接稳定性,使连接更牢固,有利于提升手术质量和手术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时强强,李晓春,王永进,李伟,柳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