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52383发布日期:2023-08-18 07:1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助产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妇产科,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助产椅。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今社会环境的改变,孕妇的自然分娩概率急剧地降低,尤其我国已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5%的红线,提高自然分娩概率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产妇由于运动量较少,和激素的原因通常会导致腿部充血肿胀。

2、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3283874u)公开了一种产科助产康复锻炼装置,产科助产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座椅,其特征是:所述座椅固定连接对称的竖槽,对称的所述竖槽分别设置有圆杆一,对称的所述圆杆一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竖槽,对称的所述竖槽分别固定连接横槽的一端,所述横槽内设置有圆杆四,所述圆杆四固定连接所述横槽,所述座椅轴承连接圆板的中心轴,所述圆板的中心轴固定连接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圆杆二的一端,所述圆杆二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踏板,所述圆板固定连接锻炼机构。此装置解决了孕妇在产前锻炼的同时,对自身进行按摩有利于锻炼同时按摩恢复。

3、然而,本发明人具体实施此装置时,发现存在以下缺陷:孕妇因为体型的不同和双腿肿胀程度的不同,现有的助产椅不能根据孕妇的体型跟双腿的肿胀程度去调节装置的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助产椅,在底座上设置可沿着按摩盒内滑杆滑动的移动板以及调节移动板左右移动的套筒座,在使用该装置时,可以转动转动把手带动套筒座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板在按摩盒上移动,从而根据孕妇的双腿肿胀程度,去设置按摩盒和移动板之间的按摩间隙,有利于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助产椅,其应用于妇产科。

4、所述助产椅具体包括:

5、底座,所述底座一侧的两端均固定有按摩盒;

6、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位于按摩盒的一端,且与按摩盒相贴合;

7、套筒座,其设置在所述按摩盒的内侧,用于配合移动板在按摩盒上滑动。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助产椅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按摩盒一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柱,所述移动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的外侧均固定有多个按摩块,每个所述按摩块的端部均固定有橡胶按摩垫。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助产椅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按摩盒的下端且与第一转动柱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按摩盒与第一转动柱固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助产椅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固定有固定块,所述按摩盒的下端且与固定块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块的下端且与第二转动柱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块和移动板与第二转动柱固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助产椅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板靠近底座一侧的上端固定有套筒座,所述按摩盒的一侧且与套筒座相对应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移动螺杆,所述套筒座位于移动螺杆的外侧且与移动螺杆转动连接,所述按摩盒的一端且与移动螺杆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的一端贯穿按摩盒与移动螺杆固定,所述移动板靠近底座一侧的下端固定有第一移动座,所述按摩盒的一侧且与第一移动座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移动座位于第一滑杆的外侧且与第一滑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下端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移动座,所述按摩盒的下端且与第二移动座相对应的位置均固定有第二滑杆,每个所述第二移动座均与第二滑杆滑动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助产椅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按摩盒靠近移动板一端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柱,所述移动板靠近按摩盒一侧的下端且与第二伸缩柱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伸缩柱,所述第二伸缩柱和第一伸缩柱的伸缩端之间固定有放脚板。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助产椅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扶手。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助产椅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远离按摩盒一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靠背座,所述靠背座上端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架,所述靠背座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织网靠垫,所述织网靠垫的下端与靠背座固定,所述织网靠垫的上端与支撑架固定。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助产椅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靠近织网靠垫的一侧固定有定腰板,所述定腰板与织网靠垫相贴合。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助产椅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座。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产椅,在底座上设置可沿着按摩盒内滑杆滑动的移动板以及调节移动板左右移动的套筒座,在使用该装置时,可以转动转动把手带动套筒座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板在按摩盒上移动,从而根据孕妇的双腿肿胀程度,去设置按摩盒和移动板之间的按摩间隙,有利于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同时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使得装置可以自动对孕妇肿胀的双腿进行按摩,舒缓孕妇双腿的疲劳,进而提高孕妇产前的身体舒适,和心里健康。

19、在孕妇坐在装置上时,通过转动转动螺杆使得连接块可以对孕妇的腰部顶起,缓解孕妇的腰部疲劳,减少孕妇的身体不适,提高产前孕妇的心情愉悦。



技术特征:

1.一种助产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盒(3)一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柱(5),所述移动板(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柱(6),所述第一转动柱(5)和第二转动柱(6)的外侧均固定有多个按摩块(7),每个所述按摩块(7)的端部均固定有橡胶按摩垫(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助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盒(3)的下端且与第一转动柱(5)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按摩盒(3)与第一转动柱(5)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助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4)的下端固定有固定块(17),所述按摩盒(3)的下端且与固定块(17)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块(17)的下端且与第二转动柱(6)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贯穿固定块(17)和移动板(4)与第二转动柱(6)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助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4)靠近底座(1)一侧的上端固定有套筒座(10),所述按摩盒(3)的一侧且与套筒座(10)相对应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移动螺杆(12),所述套筒座(10)位于移动螺杆(12)的外侧且与移动螺杆(12)转动连接,所述按摩盒(3)的一端且与移动螺杆(1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转动把手(14),所述转动把手(14)的一端贯穿按摩盒(3)与移动螺杆(12)固定,所述移动板(4)靠近底座(1)一侧的下端固定有第一移动座(11),所述按摩盒(3)的一侧且与第一移动座(11)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第一滑杆(13),所述第一移动座(11)位于第一滑杆(13)的外侧且与第一滑杆(13)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4)下端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移动座(15),所述按摩盒(3)的下端且与第二移动座(15)相对应的位置均固定有第二滑杆(16),每个所述第二移动座(15)均与第二滑杆(16)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盒(3)靠近移动板(4)一端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柱(29),所述移动板(4)靠近按摩盒(3)一侧的下端且与第二伸缩柱(29)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伸缩柱(19),所述第二伸缩柱(29)和第一伸缩柱(19)的伸缩端之间固定有放脚板(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设置有扶手(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远离按摩盒(3)一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靠背座(22),所述靠背座(22)上端的一侧固定有支撑架(23),所述靠背座(22)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织网靠垫(24),所述织网靠垫(24)的下端与靠背座(22)固定,所述织网靠垫(24)的上端与支撑架(23)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助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3)的内侧固定有连接块(25),所述连接块(25)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转动螺杆(26),所述转动螺杆(26)靠近织网靠垫(24)的一侧固定有定腰板(27),所述定腰板(27)与织网靠垫(24)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座(2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助产椅,包括:底座,底座一侧的两端均固定有按摩盒;移动板,移动板位于按摩盒的一端,且与按摩盒相贴合;套筒座,其设置在按摩盒的内侧,用于配合移动板在按摩盒上滑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助产椅,在底座上设置可沿着按摩盒内滑杆滑动的移动板以及调节移动板左右移动的套筒座,在使用该装置时,可以转动转动把手带动套筒座转动,进而带动移动板在按摩盒上移动,从而根据孕妇的双腿肿胀程度,去设置按摩盒和移动板之间的按摩间隙,进而提高孕妇产前的身体舒适在孕妇坐在装置上时,通过转动转动螺杆使得连接块可以对孕妇的腰部顶起,缓解孕妇的腰部疲劳,提高产前孕妇的心情愉悦。

技术研发人员:颜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资阳市雁江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资阳市雁江区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