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场地智能防疫消毒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99453发布日期:2023-09-02 09:0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场地智能防疫消毒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消毒门,具体为一种施工场地智能防疫消毒门。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卫生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在一些公共场所的出入口,通常会设置消毒门,通过对出入的行人喷洒食品级消毒液,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同时确保不伤害过往行人。

2、为了避免人员扎堆通过消毒门,一般消毒门设置的比较窄,仅能一人通过,然而,对于施工场地来说,人员在进出的过程中,经常会携带工作所需的各种工具、器械以及施工材料,普通的消毒门安装在施工场地的进出口时,显得过于狭窄,容易导致人员携带的器械和材料难以通过消毒门,且在通过时易与消毒门侧壁磕碰,造成器械和消毒门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场地智能防疫消毒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施工场地智能防疫消毒门,包括有门框、消毒装置和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有固定连接在门框内部右下角的防护壳,固定连接在防护壳前后两方内壁之间的两个导向杆,同时套接在两个导向杆上并延伸至防护壳上方的滑块,在防护壳上方并与滑块固定连接的承物台以及固定在承物台端部的推把,推把的上端延伸至承物台的上方,防护壳的前方内壁和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门框的右侧安装输送装置,由于输送装置的阻挡,门框内部只能左方供人员单人通过,避免了人员扎堆通过门框,且输送装置提供了器械和材料的通过通道,能够安全有效使器械和材料通过消毒门,避免了器械和材料与消毒门的磕碰所带来的损伤。有效解决了防止人员扎堆通过门框需过窄与门框过窄器械和材料难通过的矛盾。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6、进一步,承物台的顶部粘接有橡胶垫。

7、进一步,消毒装置包括有固定连接在门框左侧的消毒箱和固定在门框左侧内壁上的雾化喷头,消毒箱与雾化喷头之间通过水管接通并通过设置在消毒箱内部的水泵提供动力。

8、进一步,消毒箱的顶部设置有加液口。

9、进一步,门框的左侧内壁在雾化喷头前方的位置设置有传感器模块。

10、进一步,门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防护壳和消毒箱进行支撑的底板。

11、进一步,底板上开设有排液孔。

12、进一步,门框的正面设置有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



技术特征:

1.一种施工场地智能防疫消毒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门框(1)、消毒装置(2)和输送装置(3);所述输送装置(3)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门框(1)内部右下角的防护壳(37),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壳(37)前后两方内壁之间的两个导向杆(35),同时套接在两个所述导向杆(35)上并延伸至所述防护壳(37)上方的滑块(31),在所述防护壳(37)上方并与所述滑块(31)固定连接的承物台(32)以及固定在所述承物台(32)端部的推把(34),所述推把(34)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承物台(32)的上方,所述防护壳(37)的前方内壁和所述滑块(31)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施工场地智能防疫消毒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物台(32)的顶部粘接有橡胶垫(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施工场地智能防疫消毒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2)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门框(1)左侧的消毒箱(21)和固定在所述门框(1)左侧内壁上的雾化喷头(22),所述消毒箱(21)与雾化喷头(22)之间通过水管接通并通过设置在所述消毒箱(21)内部的水泵提供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施工场地智能防疫消毒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箱(21)的顶部设置有加液口(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施工场地智能防疫消毒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的左侧内壁在所述雾化喷头(22)前方的位置设置有传感器模块(2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一种施工场地智能防疫消毒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防护壳(37)和消毒箱(21)进行支撑的底板(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施工场地智能防疫消毒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开设有排液孔(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施工场地智能防疫消毒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的正面设置有人脸识别测温一体机(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施工场地智能防疫消毒门,包括有门框、消毒装置和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有固定连接在门框内部右下角的防护壳,固定连接在防护壳前后两方内壁之间的两个导向杆,同时套接在两个导向杆上并延伸至防护壳上方的滑块,在防护壳上方并与滑块固定连接的承物台以及固定在承物台端部的推把;在门框的右侧安装输送装置,由于输送装置的阻挡,门框内部只能左方供人员单人通过,避免了人员扎堆通过门框,且输送装置提供了器械和材料的通过通道,能够安全有效使器械和材料通过消毒门,避免了器械和材料与消毒门的磕碰所带来的损伤。有效解决了防止人员扎堆通过门框需过窄与门框过窄器械和材料难通过的矛盾。

技术研发人员:肖俊,张波,孙继平,汪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