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46159发布日期:2023-07-12 23:4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


背景技术:

1、甲状腺切除术包括,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单侧叶+峡部切除、甲状腺单侧叶+对侧腺体部分切除、甲状腺切除+颈淋巴结清扫以及近年来的腔镜甲状腺手术。无论哪种术式,术中都会对颈部肌肉进行解剖、游离,如果术后患者因疼痛导致姿势不正确,可能造成术后肌肉挛缩,影响颈部功能。

2、在现有技术中,甲状腺患者在术后通常需要借助颈托来辅助进行护理治疗,通过颈托能起到颈部肌肉适度拉伸、颈部制动和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磨损、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并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

3、然而,传统的颈托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其结构较为单一,而不同甲状腺患者的颈部长度都不一样,导致患者在使用颈托时无法根据自身状况进行调节,不仅降低了患者在佩戴时的舒适性,且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从而降低了颈托在佩戴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包括颈托本体,所述颈托本体的内部设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调节托板、连接块和螺纹杆,所述颈托本体的前端壁上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固定块,且螺纹杆通过上下端的转动杆活动连接在对称的固定块之间,所述调节托板通过后端两侧的t型滑动块活动连接在颈托本体的顶面内,且连接块固定连接在调节托板的前端壁底部,所述连接块通过顶面的螺纹孔与螺纹杆活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颈托本体的顶面开设有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的槽内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t型滑动槽。

5、优选的,所述颈托本体的前端壁上开设有一道竖向的活动口,且活动口与弧形凹槽相互连通,所述活动口的槽内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限位滑动槽。

6、优选的,所述颈托本体的前端壁上并位于活动口的上下两端还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顶面上开设有转动孔。

7、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位于上下对称的固定块之间,且螺纹杆的上下两端还分别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活动安装在转动孔的孔内,所述螺纹杆下端安装的转动杆的底面还固定安装有手拧旋钮。

8、优选的,所述调节托板位于弧形凹槽的槽内,且调节托板的后端左右两侧侧壁底部还分别固定安装有t型滑动块,所述t型滑动块活动安装在t型滑动槽的槽内,所述调节托板的顶面中心还开设有定位托口,且调节托板的前端壁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穿过活动口,且连接块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动块,所述限位滑动块活动安装在限位滑动槽的槽内,所述连接块的顶面还开设有螺纹孔,且连接块通过螺纹孔与螺纹杆进行螺纹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颈托本体上设置的调节机构,患者在通过向两侧掰开颈托本体并佩戴在颈部后,手动旋动手拧旋钮通过转动杆带动螺纹杆在固定块之间旋转,使连接块通过螺纹孔顺着螺纹杆在活动口内向上移动,并带动调节托板从弧形凹槽的槽内向上方升起,直至患者的下巴部位卡到调节托板顶面开设的定位托口中,以此来对患者的颈部起到撑托限位的作用,从而可通过调节调节托板从颈托本体顶面移出的高度来根据不同颈部长度的患者进行调节使用,不仅提高了患者在佩戴时的舒适性,且满足了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同时,也提高了颈托在佩戴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包括颈托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本体(1)的内部设有调节机构(2),且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块(7)、调节托板(9)、连接块(12)和螺纹杆(15),所述颈托本体(1)的前端壁上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固定块(7),且螺纹杆(15)通过上下端的转动杆(16)活动连接在对称的固定块(7)之间,所述调节托板(9)通过后端两侧的t型滑动块(10)活动连接在颈托本体(1)的顶面内,且连接块(12)固定连接在调节托板(9)的前端壁底部,所述连接块(12)通过顶面的螺纹孔(14)与螺纹杆(15)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本体(1)的顶面开设有弧形凹槽(3),且弧形凹槽(3)的槽内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t型滑动槽(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本体(1)的前端壁上开设有一道竖向的活动口(5),且活动口(5)与弧形凹槽(3)相互连通,所述活动口(5)的槽内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限位滑动槽(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本体(1)的前端壁上并位于活动口(5)的上下两端还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块(7),且固定块(7)的顶面上开设有转动孔(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5)位于上下对称的固定块(7)之间,且螺纹杆(15)的上下两端还分别固定安装有转动杆(16),所述转动杆(16)活动安装在转动孔(8)的孔内,所述螺纹杆(15)下端安装的转动杆(16)的底面还固定安装有手拧旋钮(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托板(9)位于弧形凹槽(3)的槽内,且调节托板(9)的后端左右两侧侧壁底部还分别固定安装有t型滑动块(10),所述t型滑动块(10)活动安装在t型滑动槽(4)的槽内,所述调节托板(9)的顶面中心还开设有定位托口(11),且调节托板(9)的前端壁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穿过活动口(5),且连接块(12)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滑动块(13),所述限位滑动块(13)活动安装在限位滑动槽(6)的槽内,所述连接块(12)的顶面还开设有螺纹孔(14),且连接块(12)通过螺纹孔(14)与螺纹杆(15)进行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甲状腺术后颈托,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颈托本体,颈托本体的内部设有调节机构,通过在颈托本体上设置的调节机构,患者在通过向两侧掰开颈托本体并佩戴在颈部后,手动旋动手拧旋钮通过转动杆带动螺纹杆在固定块之间旋转,使连接块通过螺纹孔顺着螺纹杆在活动口内向上移动,并带动调节托板从弧形凹槽的槽内向上方升起,直至患者的下巴部位卡到调节托板顶面开设的定位托口中,以此来对患者的颈部起到撑托限位的作用,从而可通过调节调节托板从颈托本体顶面移出的高度来根据不同颈部长度的患者进行调节使用,不仅提高了患者在佩戴时的舒适性,且满足了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同时,也提高了颈托在佩戴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省肿瘤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