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6334发布日期:2023-07-18 17:3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指一种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


背景技术:

1、富血小板血浆是通过离心人或动物自身的全血提取而得到的血小板浓缩液,含高浓度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纤维蛋白。血小板激活后能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其中白细胞可防止感染,纤维蛋白能在局部构建组织修复所需的三维结构。

2、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离心法等方法进行富血小板血浆制备。使用离心管将血浆离心分层后,再将血浆分层排出。但是在血浆排出过程中经常出现上下层混合的情况,并且管内会存有血浆残留,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以解决排出血浆时上下层混合,同时离心管内存有残留,造成浪费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包括:

4、聚合器本体;

5、与所述聚合器本体连接的聚合器连接件;

6、与所述聚合器连接件连接的封帽;

7、其中,所述聚合器本体为圆柱形结构,第一端为空腔结构,第二端为凹形结构。

8、可选的,所述空腔结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9、可选的,所述凹形结构的侧壁夹角为120至140度。

10、可选的,所述凹形结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通孔。

11、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与中心轴线之间设置有一预设角度。

12、可选的,所述聚合器连接件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螺纹。

13、可选的,所述聚合器连接件中心处设置有第二通孔,能够与所述聚合器本体的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14、可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与中心轴线之间设置有一预设角度。

15、可选的,所述封帽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鲁尔接头和第二鲁尔接头;

16、所述第一鲁尔接头和所述第二鲁尔接头的螺纹方向相反。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包括:聚合器本体;与所述聚合器本体连接的聚合器连接件;与所述聚合器连接件连接的封帽;其中,所述聚合器本体为圆柱形结构,第一端为空腔结构,第二端为凹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使腔内流体聚中,避免在血浆排出过程中,血浆上下层混合;待排液即将完成时,更清晰的分辨、减少少排不精确和多排浪费,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管内残留。



技术特征:

1.一种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结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结构的侧壁夹角为120至14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结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通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2)的侧壁与中心轴线之间设置有一预设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器连接件(2)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21),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螺纹(2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器连接件(2)中心处设置有第二通孔(23),能够与所述聚合器本体(1)的所述第一通孔(1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23)的侧壁与中心轴线之间设置有一预设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帽(3)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鲁尔接头(31)和第二鲁尔接头(3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包括:聚合器本体;与所述聚合器本体连接的聚合器连接件;与所述聚合器连接件连接的封帽;其中,所述聚合器本体为圆柱形结构,第一端为空腔结构,第二端为凹形结构。本技术所述的血浆分离装置的封闭式聚合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使腔内流体聚中,避免在血浆排出过程中,血浆上下层混合;待排液即将完成时,更清晰的分辨、减少少排不精确和多排浪费,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管内残留。

技术研发人员:冯军,李甲太,潘海江,周贵,冯威如,潘璟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众国际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