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反流空肠营养管

文档序号:34501466发布日期:2023-06-18 00:4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反流空肠营养管

本技术涉及空肠营养管,具体为一种抗反流空肠营养管。


背景技术:

1、空肠营养管,是一种保持患者营养摄入的方法,通常患者在术后胃功能没有完全恢复,要么全静脉注射营养液,要么经空肠注射肠内营养混悬液,从而使得病人吸收营养。空肠营养管的使用方法是直接从鼻腔中插入空肠营养管经鼻咽到食道进入胃、空肠,为患者提供营养液。空肠营养管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2、由于患者在使用空肠营养管时,大多都是平躺的,当营养液在悬吊的过程中,食道很容易就会将营养液返流,导致使用者不能很好的将营养液吸收,导致营养液的浪费等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反流空肠营养管,使得空肠营养管在使用时,具有对营养液具有抗返流的功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反流空肠营养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连接有多个挡套,多个所述挡套之间为等距设置,所述挡套为上下贯通设置,所述挡套的直径由上而下逐渐缩小设置,所述管体内连接有限流组件。

3、进一步地,所述限流组件包括限位环和浮板,所述限位环固定连接在管体内壁,所述限位环底部转动连接有浮板,所述浮板上表面远离铰接点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带,所述拉带的另一端与限位环固定连接,所述拉带呈倾斜设置。

4、进一步地,所述浮板的直径不小于限位环的内直径。

5、进一步地,所述浮板为空心设置。

6、进一步地,所述挡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管体内壁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挡套底部的直径等于管体半径。

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当营养液进入管体内后,先顺流经过限流组件,由于挡套为上下贯通设置,营养液可通过挡套顺流而下进入患者肠内,由于挡套为上下贯通设置,可使得营养液顺利通过挡套流出,由于挡套的直径由上而下逐渐缩小设置,当液体反流时,反流的液体会被挡套缩小的底部挡住一部分,而多个挡套的设置,可将大部分的反流液体层层阻挡,最后还剩余一部分的液体则被限流组件阻挡,从而使得液体不会再反流,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抗反流空肠营养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连接有多个挡套(2),多个所述挡套(2)之间为等距设置,所述挡套(2)为上下贯通设置,所述挡套(2)的直径由上而下逐渐缩小设置,所述管体(1)内连接有限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反流空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组件包括限位环(3)和浮板(4),所述限位环(3)固定连接在管体(1)内壁,所述限位环(3)底部转动连接有浮板(4),所述浮板(4)上表面远离铰接点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带(5),所述拉带(5)的另一端与限位环(3)固定连接,所述拉带(5)呈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反流空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4)的直径不小于限位环(3)的内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反流空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4)为空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反流空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1),所述连接环(21)与管体(1)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反流空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套(2)底部的直径等于管体(1)半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空肠营养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反流空肠营养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连接有多个挡套,多个所述挡套之间为等距设置,所述挡套为上下贯通设置,所述挡套的直径由上而下逐渐缩小设置,本技术当营养液进入管体内后,先顺流经过限流组件,由于挡套为上下贯通设置,营养液可通过挡套顺流而下进入患者肠内,由于挡套为上下贯通设置,可使得营养液顺利通过挡套流出,由于挡套的直径由上而下逐渐缩小设置,当液体反流时,反流的液体会被挡套缩小的底部挡住一部分,而多个挡套的设置,可将大部分的反流液体层层阻挡,最后还剩余一部分的液体则被限流组件阻挡,从而使得液体不会再反流,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文,王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30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