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睑板腺雾化眼罩

文档序号:35255717发布日期:2023-08-27 11:5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接触式睑板腺雾化眼罩

本技术涉及睑板腺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睑板腺雾化眼罩。


背景技术:

1、公开号为cn21325213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头戴式雾化面罩,在使用时需要将面罩本体通过头带固定到头部以实现面罩本体的固定。这种面罩虽然能够完成雾化,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为一次性使用,医疗耗材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睑板腺雾化眼罩及雾化方法,雾化眼罩被支撑在桌子上,不需要固定到人身上,进而能够避免或者减少交叉感染的概率,又可重复使用,减少医疗耗材使用。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接触式睑板腺雾化眼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3、底座;

4、支撑杆,支撑在底座上,可上下伸缩;

5、罩壳,支撑在支撑杆的上端,罩壳的一侧开口,另一侧设置有两通气孔,两所述通气孔排列方向与雾化时两人眼的排列方向一致,两所述通气孔通过管道与雾化器连接。

6、优选地,所述罩壳相对支撑杆可摆动,可根据患者的身高进行调节高度,摆动时的摆动轴线平行于两通气孔的排列方向。

7、优选地,所述管道包括y型管和软管,所述y型管的两端分别两通气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通过管道接头与所述雾化器的出气端连通。

8、优选地,在所述软管内设置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加热丝的一端固定在管道接头上并从管道接头伸出,另一端固定在y型管内。

9、优选地,在所述y型管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位于所述y型管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雾化气体的温度。

10、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控制加热丝工作以使从雾化气体达到预定的温度。

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睑板腺雾化眼罩,包括:

12、底座;

13、支撑杆,支撑在底座上;

14、罩壳,支撑在支撑杆的上端,罩壳的一侧开口,另一侧设置有两通气孔,两所述通气孔排列方向与雾化时两人眼的排列方向一致,两所述通气孔通过管道与雾化器连接;

15、所述管道包括y型管和软管,所述y型管的两端分别两通气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通过管道接头与所述雾化器的出气端连通;其特征在于,

16、在所述软管内设置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加热丝的一端固定在管道接头上并从管道接头伸出,另一端固定在y型管内;

17、在所述y型管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位于所述y型管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雾化气体的温度。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该雾化眼罩能够放置在桌面上,在使用时,只需要患者走到罩壳前面,将眼部靠近罩壳即可,不需要与罩壳接触,进而能够避免或者减少交叉感染,又可重复使用,减少医疗耗材的使用;

20、2)在软管中设置加热器,用于对软管中的雾化的药液进行加热,精准地使雾化的药液的温度保持在适合治疗的温度,更好的促进睑板腺睑酯的融解,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1、3)罩壳与雾化器通过软管连接,这种便于调整罩壳的位置,方便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非接触式睑板腺雾化眼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睑板腺雾化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相对支撑杆可摆动,摆动时的摆动轴线平行于两通气孔的排列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睑板腺雾化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包括y型管和软管,所述y型管的两端分别两通气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通过管道接头与所述雾化器的出气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睑板腺雾化眼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软管内设置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加热丝的一端固定在管道接头上并从管道接头伸出,另一端固定在y型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睑板腺雾化眼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y型管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位于所述y型管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雾化气体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睑板腺雾化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控制加热丝工作以使从雾化气体达到预定的温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睑板腺雾化眼罩,包括:底座;支撑杆,支撑在底座上;罩壳,支撑在支撑杆的上端,罩壳的一侧开口,另一侧设置有两通气孔,两所述通气孔排列方向与雾化时两人眼的排列方向一致,两所述通气孔通过管道与雾化器连接。该雾化眼罩支撑在桌面上,患者不需要接触即可进行雾化,避免或者减少了交叉感染。

技术研发人员:田碧珊,袁进,傅绮,王飞鹏,骆仲舟,李赛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