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右心声学造影的注射装置

文档序号:34634378发布日期:2023-06-29 15:2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右心声学造影的注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右心声学造影,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右心声学造影的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1、右心声学造影是心脏超声常用的显影方法。常用的右心声学造影剂为包含气类造影剂,需检查过程中制备,常用的制备方法:使用10ml注射器抽取9ml生理盐水或抽取8ml生理盐水+回抽1ml血液,用另外一支抽取1ml空气后,操作者同步双手使用上述两支注射器连接三通管后,快速反复快速抽吸制备成乳白色或红色振荡含气造影剂。

2、目前临床中制备右心声学造影剂常规使用的10ml注射器:①外套刻度较均匀,1ml及9ml刻度不突出,增加抽取生理盐水、回抽血液及空气的难度和不准确;②注射器乳头短、平直,与三通管连接交界处接触面较小,而在制备右心声学造影剂过程中反复快速抽吸,注射器内压力增加,极易造成注射器与三通管脱开,造影剂喷出,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增加患者的不信任感;③注射器外套翼缘较短,与制备操作者手指接触面窄,增加快速抽吸过程中操作者酸胀不适感甚至滑脱,从而使影响了操作者的抽吸速度,造成造影剂的制备的失败。

3、因此针对上述现象,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适用于右心声学造影的注射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右心声学造影的注射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右心声学造影的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前端一体形成有注射器乳头,所述注射管的尾部侧面固定安装有外套翼缘,所述注射管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螺旋外套,所述注射管的表面印刷有10ml刻度尺,所述注射管的1ml刻度处和9ml刻度处分别设有第一醒目环和第二醒目环,所述注射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筒。

3、优选的,所述螺旋外套的内壁设有外螺纹。

4、优选的,所述外套翼缘左右两端的侧面为平滑的凹面。

5、优选的,还包括三通,所述三通的其中两个接口分别与两个螺旋外套螺纹连接,所述三通余下的一端与注射针头连通。

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右心声学造影的注射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本实用新型提供适用于右心声学造影的注射装置,通过将平直的注射乳头修改为带有螺旋形外管的螺口型注射器,使注射器与三通管紧密连接,避免脱落,防止造影剂制备过程的喷出,避免相关的污染,从而使右心声学造影顺利完成,尤其减轻造影剂制备的初学者制备过程中惊慌感;减少因造影剂制备过程的喷出而出现患者不信任感。

8、本实用新型提供适用于右心声学造影的注射装置,造影剂制备过程中操作者需要双手同步操作,通过设计的第一醒目环和第二醒目环,使造作者从不同方向均能够清晰醒目观察到1/9ml刻度线,准确抽取液体和气体的容量,更好的配置声学造影剂。

9、本实用新型提供适用于右心声学造影的注射装置,增加注射器外套翼缘的宽度,增加与操作者手指接触面,操作者能够完成快速匀速的抽吸,使造影剂在两支注射器和三通管内迅速的混合,防止操作者手指从外套翼缘滑脱;产生直径范围合理、适当大小的含微气泡的右心声学造影剂,保证了右心声学造影顺利检查。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右心声学造影的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1)的前端一体形成有注射器乳头(11),所述注射管(1)的尾部侧面固定安装有外套翼缘(12),所述注射管(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螺旋外套(13),所述注射管(1)的表面印刷有10ml刻度尺,所述注射管(1)的1ml刻度处和9ml刻度处分别设有第一醒目环(14)和第二醒目环(15),所述注射管(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筒(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右心声学造影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外套(13)的内壁设有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右心声学造影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翼缘(12)左右两端的侧面为平滑的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右心声学造影的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3),所述三通(3)的其中两个接口分别与两个螺旋外套(13)螺纹连接,所述三通(3)余下的一端与注射针头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右心声学造影的注射装置,涉及右心声学造影技术领域,包括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前端一体形成有注射器乳头,所述注射管的尾部侧面固定安装有外套翼缘,所述注射管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螺旋外套,所述注射管的表面印刷有10ml刻度尺,所述注射管的1ml刻度处和9ml刻度处分别设有第一醒目环和第二醒目环,所述注射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筒;本技术通过将平直的注射乳头修改为带有螺旋形外管的螺口型注射器,使注射器与三通管紧密连接,避免脱落,防止造影剂制备过程的喷出,避免相关的污染,从而使右心声学造影顺利完成。

技术研发人员:张贺彬,杨寸芯,宗珍,李国庆,毛雲薇,高枫,胡姗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