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诊断阶段的一次性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58276发布日期:2023-08-18 09:52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诊断阶段的一次性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诊断阶段的一次性穿刺针。


背景技术:

1、当病人体内体液太多,需进行手术治疗抽出时;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诊断性腹腔、胸腔及关节腔穿刺术、置管引流术,或者两种操作同时进行。在临床上,目前使用的有两种操作器械:一种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供应的可重复使用的穿刺包,此穿刺包仅用于诊断性穿刺留取标本,若行引流术,则耗时费力、程序繁琐,且因为其穿刺针针头的连接座不能直接连接引流袋,故而不能独立完成操作,需两人配合才能完成操作;另一种为医疗器械生产厂家供应的一次性引流包,此引流包主要用于留置引流的患者,其包含一个穿刺针和若干消杀器材如穿刺引导导丝、手术刀片、手术线,若用于诊断性穿刺,则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诊断阶段的一次性穿刺针,该设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约成本,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诊断阶段的一次性穿刺针,包括注射器、分流器、穿刺针、输液管和集液袋,所述的分流器为一圆柱,其内部设有左型腔和右型腔,左型腔和右型腔的上端相连通;分流器的左端设有第一连接口,第一连接口通过管道与左型腔下端相连通;分流器右端设有第二连接口,第二连接口通过管道与右型腔下端相连通;所述的右型腔为圆形锥孔结构,其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右型腔的上方设有多个凸台,凸台下方放置有一重力球,重力球的直径大于右型腔下端直径且小于右型腔上端直径;所述的凸台均布在右型腔上端的内壁上;凸台之间的距离小于重力球的直径;所述的凸台与分流器为注塑一体成形;所述重力球的中心为金属内核,内核的外部包裹软性材质的球膜,重力球的密度大于体液的密度;左型腔的上方设有第三连接口,第三连接口通过管道与左型腔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轴线与分流器的轴线同轴;所述右型腔的轴线与分流器的轴线形成一45°夹角; 所述注射器的注射口插设在第一连接口内;所述的穿刺针插设在第二连接口上;所述注射器、分流器和穿刺针的轴线同轴;所述输液管的一端安装在第三连接口上,输液管与分流器内部相通,输液管的另一端与集液袋相连通;所述的输液管靠近第三连接口端设有夹片,夹片为手动开合的塑料夹子。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诊断阶段的一次性穿刺针,该设备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能适应在穿刺诊断中的各种角度,该设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约成本,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和手术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诊断阶段的一次性穿刺针,包括注射器(1)、分流器(2)、穿刺针(3)、输液管(5)和集液袋(6),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流器(2)为一圆柱,其内部设有左型腔(26)和右型腔(27),左型腔(26)和右型腔(27)的上端相连通;分流器(2)的左端设有第一连接口(21),第一连接口(21)通过管道与左型腔(26)下端相连通;分流器(2)右端设有第二连接口(22),第二连接口(22)通过管道与右型腔(27)下端相连通;所述的右型腔(27)为圆形锥孔结构,其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右型腔(27)的上方设有多个凸台(24),凸台(24)下方放置有一重力球(4),重力球(4)的直径大于右型腔(27)下端直径且小于右型腔(27)上端直径;左型腔(26)的上方设有第三连接口(25),第三连接口(25)通过管道与左型腔(26)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连接口(21)和第二连接口(22)的轴线与分流器(2)的轴线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诊断阶段的一次性穿刺针,其特征是:所述注射器(1)、分流器(2)和穿刺针(3)的轴线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诊断阶段的一次性穿刺针,其特征是:所述的凸台(24)均布在右型腔(27)上端的内壁上;凸台(24)之间的距离小于重力球(4)的直径;所述的凸台(24)与分流器(2)为注塑一体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诊断阶段的一次性穿刺针,其特征是:所述重力球(4)的中心为金属内核(41),内核(41)的外部包裹软性材质的球膜(42),重力球(4)的密度大于体液的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诊断阶段的一次性穿刺针,其特征是:所述右型腔(27)的轴线与分流器(2)的轴线形成一45°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诊断阶段的一次性穿刺针,其特征是:所述的夹片(7)为手动开合的塑料夹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诊断阶段的一次性穿刺针,包括注射器、分流器、穿刺针、输液管和集液袋,所述的分流器内部设有左型腔和右型腔;分流器的左端设有第一连接口,注射器插设在第一连接口内;分流器右端设有第二连接口,穿刺针插设在第二连接口上;右型腔的上方设有凸台,凸台下方安装一重力球,凸台的上方与左型腔相连通;左型腔的上端设有第三连接口;输液管的一端安装在第三连接口上,输液管的另一端与集液袋相连通;所述的输液管靠近第三连接口端设有夹片;该设备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能适应在穿刺诊断中的各种角度,该设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约成本,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和手术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高喜伟,王金燕,崔根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喜伟
技术研发日:2023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