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牵引肢体的牵引支架

文档序号:35015409发布日期:2023-08-04 06:5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牵引肢体的牵引支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牵引肢体的牵引支架。


背景技术:

1、骨科手术前,需要对肢体进行固定方向牵拉。例如,肩关节镜手术时,需要对上肢进行固定方向牵拉,以实施某种需要特殊人体姿势下进行的手术。现有技术中只能通过在病床的一端设置牵引支架,牵引支架上设有牵引绳,牵引绳的第一端牵引患者的肢体的末端,牵引绳的另一端用重物保持平衡,以此来将患者的肢体保持抬起的位置。这样的设置无法确定用于保持平衡的重物的质量;而且对患者的肢体的牵引点只有一个,容易如果牵引力过大会使患者受伤。

2、另外,由于每个患者的体型、肢体抬高的位置不一样,每次需要的牵引力也不一样。为了获得合适的抬高位置,需要每次在牵引绳的另一端添加质量不一样的重物,这导致牵引装置的设置过程复杂,也无法随时调节牵引的高度和拉力。而且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患者肢体端的质量改变,肢体则会失去平衡而改变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牵引肢体的牵引支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牵引装置无法适应每一个患者的肢体牵引需求不一样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用于肢体的牵引支架,所述牵引支架设置在病床上,所述牵引支架包括:

3、与所述病床固定连接的t型支架,所述t型支架上设有第一牵引绳,所述第一牵引绳通过设置在所述t型支架水平方向两端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t型支架上,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一端用于连接患者的肢体的末端,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绞盘;

4、通过立柱与所述t型支架连接的活动吊杆,所述活动吊杆上设有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二牵引绳通过设置在所述活动吊杆两端的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活动吊杆上,所述第二牵引绳的一端用于连接患者肢体的主体,所述第二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绞盘;

5、所述第一牵引绳上设置第一拉力计,所述第一拉力计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牵引绳的拉力;所述第二牵引绳上设置第二拉力计,所述第二拉力计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牵引绳的拉力。

6、可选地,所述第一滑轮相对于所述第二滑轮更靠近所述病床的尾端,所述第三滑轮相对于所述第四滑轮更靠近所述病床的尾端;

7、所述第一牵引绳由所述第一绞盘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肢体的末端连接;

8、所述第二牵引绳由所述第二绞盘依次经过所述第三滑轮和所述第四滑轮与所述肢体的主体连接;

9、所述第一拉力计设置在所述第一绞盘和所述第一滑轮之间的所述第一牵引绳上;

10、所述第二拉力计设置在所述第二绞盘和所述第三滑轮之间的所述第二牵引绳上。

11、可选地,牵引支架还包括:

12、第一辅绳,所述第一辅绳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所述第一拉力计两端的第一牵引绳连接;

13、第二辅绳,所述第二辅绳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所述第二拉力计两端的第二牵引绳连接。

14、可选地,所述第一辅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拉力计的长度;所述第二辅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拉力计的长度。

15、可选地,所述第一绞盘和所述第二绞盘分别固定在所述病床的尾端。

16、可选地,所述病床的尾端设有两个延长杆,所述两个延长杆分别滑动设置在病床的两侧;

17、所述第一绞盘的转轴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延长杆上;

18、所述第二绞盘的转轴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延长杆上。

19、可选地,所述病床的两侧设置有滑道,所述延长杆在所述滑道内滑动;

20、所述滑道设置有止滑机构,所述止滑机构锁紧时,所述延长杆不可相对所述滑道滑动,所述止滑机构松开时,所述延长杆可相对所述滑道滑动。

21、可选地,所述活动吊杆靠近所述病床的尾端的一端与所述t型支架靠近所述病床的尾端一端铰接,且所述立柱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活动吊杆和所述t型支架之间的夹角的调节机构。

22、可选地,所述活动吊杆的长度介于50cm至180cm之间。

23、可选地,所述延长杆的长度介于50cm至150cm之间。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肢体的牵引支架的第一牵引绳牵引患者肢体的末端,第二牵引绳牵引患者肢体的主体,分散了对肢体的牵引力,而且避免某一牵引点的牵引力过大而对患者的肢体造成伤害;得益于第一和第二绞盘,牵引支架的可调节长度的第一和第二牵引绳能允许对有不同的牵引需求的患者肢体进行牵引;而且,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牵引绳上的拉力计还能令使用者得知实时的拉力,有助于使用者根据治疗目的而随时调节对肢体的拉力大小。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牵引肢体的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支架设置在病床上,所述牵引支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相对于所述第二滑轮更靠近所述病床的尾端,所述第三滑轮相对于所述第四滑轮更靠近所述病床的尾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牵引支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拉力计的长度;所述第二辅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拉力计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绞盘和所述第二绞盘分别固定在所述病床的尾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床的尾端设有两个延长杆,所述两个延长杆分别滑动设置在病床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床的两侧设置有滑道,所述延长杆在所述滑道内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吊杆靠近所述病床的尾端的一端与所述t型支架靠近所述病床的尾端一端铰接,且所述立柱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活动吊杆和所述t型支架之间的夹角的调节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吊杆的长度介于50cm至180c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牵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的长度介于50cm至150cm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牵引肢体的牵引支架,其设置在病床上,所述牵引支架包括:与所述病床固定连接的T型支架,所述T型支架上设有第一牵引绳,所述第一牵引绳通过设置在所述T型支架两端的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T型支架上,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一端用于连接患者的肢体的末端,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绞盘;通过立柱与所述T型支架连接的活动吊杆,所述活动吊杆上设有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二牵引绳通过设置在所述活动吊杆两端的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活动吊杆上。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牵引装置无法适应每一个患者的肢体牵引需求不一样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罗鹏,江长青,陈国飞,陈侯磬,谢小肖,何光联,惠明,欧阳建安,郭伟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