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护理定位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2211发布日期:2023-07-24 01:5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头颈部护理定位枕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枕头的,特别是头颈部护理定位枕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颈椎骨折为非稳定性骨折,多因外界暴力使颈椎骨脱位或韧带受损所致。同时颈椎骨折患者往往合并有脊椎损伤,因而需要长期卧床休养。同时,在静卧过程中,需要使颈椎保持良好的伸展或弯曲性以使其符合生物力学规律,从而增强舒适性、减轻颈髓挤压并促进临床转归。也就是说,应用符合人体力学和生理功能的辅助垫枕有助于脊柱稳定性重建,进而降低继发性颈髓损伤的发生风险,为颈髓功能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2、现有的辅助垫枕通常呈长方形且顶面中部设有凹陷部,如公告号为cn2865465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颈枕枕芯和包含该颈枕枕芯的颈枕以及公告号为cn217338097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舒软助眠护颈枕。此种辅助垫枕是为结构较为简单,存在以下问题:1.对头部的固定作用较差;2.无法根据颈部的骨折类型进行高度调整;3.位于患者的头部后脑勺位置的皮肤很容易因长期受压于骨隆突与枕头而发生神经营养性改变,进而由于持续性缺血、缺氧和营养不良而出现组织溃烂坏死的现象,甚至引起感染和炎性渗出。

3、此外,市面上虽然还存在着组合式的辅助垫枕,并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安装方式实现不同高度的支撑需求,但是其仍然无法在被枕着的过程中直接进行高度调节,整体使用较为不便,如公告号为cn201911742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多位颈枕及其组成的可调节双枕。同时,还有部分厂商选择在辅助垫枕的顶部增设侧枕,然而增设的侧枕的形状往往难以与患者的头部充分贴合,仍然无法保证对患者的头部的充分限位,如公告号为cn213666334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危重症患者护颈枕。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头颈部护理定位枕,整体舒适度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几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头颈部护理定位枕,包括座枕和边枕,两个所述边枕分别可拆卸式安装在座枕的顶部且可沿着座枕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以调节间距,所述座枕的顶部且位于两个边枕之间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其中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颈托。

3、作为优选,所述座枕与边枕之间通过魔术贴实现粘接。

4、作为优选,所述座枕的顶部设有第一魔术贴圆毛面,所述边枕的外壁分别设有第一魔术贴刺毛面。

5、作为优选,所述边枕包括枕套和颗粒填充物,若干个所述颗粒填充物分别填充在枕套的套腔之中,所述枕套之上设有可封闭或开合的口部。

6、作为优选,所述颈托的顶部设有第二凹陷部。

7、作为优选,还包括气囊、气管和端盖,若干个所述气囊沿着垂直于座枕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依次排列并可拆卸式安装在颈托的顶部,若干根所述气管分别与各个气囊一一对应设置,各根所述气管的一端分别与所对应的气囊的囊腔相连通而另一端则由端盖所封闭。

8、作为优选,所述颈托之中设有若干条与各根气管一一对应设置的管体通道,各根所述气管分别沿着所对应的管体通道而贯穿颈托。

9、作为优选,所述气囊包括基体囊片和膨胀囊片,所述基体囊片和膨胀囊片的边缘相密封并共同拼合形成囊腔,所述膨胀囊片的厚度薄于基体囊片的厚度。

10、作为优选,所述气囊与颈托和气管的连接处均位于基体囊片之上。

11、作为优选,所述颈托的顶部设有第二魔术贴圆毛面,所述基体囊片的外壁设有第二魔术贴刺毛面。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通过在座枕的顶部可拆卸式安装两个可沿着座枕的长度方向移动并调节间距的边枕,在座枕的顶部且位于两个边枕之间设置第一凹陷部,再在第一凹陷部的其中一端设置向外延伸的颈托,一方面可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调节两个边枕的间距并与第一凹陷部相配合以充分限制患者的头部位置,另一方面还可利用颈托承托起患者头部和颈部,提高使用舒适性;

14、2)通过在颈托之上沿着垂直于座枕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依次设置若干个气囊并分别通过末端安装有端盖的气管而将进气口延伸至座枕的外部,可调整各个气囊的充气量以在被枕靠期间主动变换出多种不同的形状并满足不同颈椎骨折类型的患者的颈部曲线,整体舒适度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几率;

15、3)通过采用边缘相密封的基体囊片和膨胀囊片共同构成气囊,使膨胀囊片的厚度薄于基体囊片的厚度,又使气囊与颈托以及气囊与气管的连接处均位于基体囊片之上,可在通过气管向气囊之中充气时,令气囊主要经由膨胀囊片而向上膨胀,同时降低基体囊片的膨胀程度,从而更好地控制气囊的膨胀方向,又避免气囊因膨胀而无法与颈托充分粘合并脱离原位。

16、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头颈部护理定位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枕(1)和边枕(2),两个所述边枕(2)分别可拆卸式安装在座枕(1)的顶部且可沿着座枕(1)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以调节间距,所述座枕(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边枕(2)之间设有第一凹陷部(11),所述第一凹陷部(11)的其中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颈托(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护理定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枕(1)与边枕(2)之间通过魔术贴实现粘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颈部护理定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枕(1)的顶部设有第一魔术贴圆毛面(13),所述边枕(2)的外壁分别设有第一魔术贴刺毛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部护理定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枕(2)包括枕套和颗粒填充物,若干个所述颗粒填充物分别填充在枕套的套腔之中,所述枕套之上设有可封闭或开合的口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颈部护理定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12)的顶部设有第二凹陷部。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颈部护理定位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囊(3)、气管(4)和端盖(5),若干个所述气囊(3)沿着垂直于座枕(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依次排列并可拆卸式安装在颈托(12)的顶部,若干根所述气管(4)分别与各个气囊(3)一一对应设置,各根所述气管(4)的一端分别与所对应的气囊(3)的囊腔相连通而另一端则由端盖(5)所封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颈部护理定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12)之中设有若干条与各根气管(4)一一对应设置的管体通道,各根所述气管(4)分别沿着所对应的管体通道而贯穿颈托(12)。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颈部护理定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包括基体囊片(31)和膨胀囊片(32),所述基体囊片(31)和膨胀囊片(32)的边缘相密封并共同拼合形成囊腔,所述膨胀囊片(32)的厚度薄于基体囊片(31)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颈部护理定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与颈托(12)和气管(4)的连接处均位于基体囊片(31)之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颈部护理定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12)的顶部设有第二魔术贴圆毛面,所述基体囊片(31)的外壁设有第二魔术贴刺毛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头颈部护理定位枕,包括座枕和边枕,两个所述边枕分别可拆卸式安装在座枕的顶部且可沿着座枕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以调节间距,所述座枕的顶部且位于两个边枕之间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其中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颈托。本技术通过在座枕的顶部可拆卸式安装两个可沿着座枕的长度方向移动并调节间距的边枕,在座枕的顶部且位于两个边枕之间设置第一凹陷部,再在第一凹陷部的其中一端设置向外延伸的颈托,一方面可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调节两个边枕的间距并与第一凹陷部相配合以充分限制患者的头部位置,另一方面还可利用颈托承托起患者头部和颈部,提高使用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利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