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椎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6227发布日期:2023-08-04 03:2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椎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人工椎板,具体为一种人工椎板。


背景技术:

1、人工椎板用于脊柱手术中椎板切除后重建,是在人体脊椎椎弓切除或因其它如病变等原因而造成缺失时,作为对该切除或缺失部位进行植入修复时使用的一种人工植入体。

2、现有的人工椎板在植入时,通常采用螺钉进行固定的,其虽然可以对椎板进行固定,但往往已经固定在人体上,因而椎板在后续的位置微调上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椎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椎板,包括至少一段椎板本体,所述椎板本体为为中间凸起的拱形结构,所述椎板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腰型孔,所述椎板本体顶端中部设有沿椎板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筋。

3、进一步的,当椎板本体为两段及以上时,两段椎板本体通过相互配合的连接机构连接。

4、进一步的,连接机构包括设在椎板本体两端的卡槽,其中一端的卡槽设在椎板本体的顶部,另一端的卡槽设在椎板本体的底部。

5、进一步的,两段及以上所述椎板本体的顶部两侧设有压片,所述的顶部开设有与椎板本体顶部第一腰型孔相配合的第二腰型孔,所述压片的顶部设有穿过第一腰型孔和第二腰型孔并固定在人体体内的螺钉。

6、进一步的,两个压片的之间通过呈u形的连接架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开设有可卡接加强筋的卡口。

8、进一步的,所述椎板本体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工椎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该人工椎板,通过设置腰型孔,在椎板本体通过螺钉紧固在人体内时,腰型孔配合螺钉,能够为椎板本体提供移动的空间,进而便于椎板本体位置的微调。



技术特征:

1.一种人工椎板,包括至少一段椎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板本体(1)为为中间凸起的拱形结构,所述椎板本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腰型孔(3),所述椎板本体(1)顶端中部设有沿椎板本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筋(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当椎板本体(1)为两段及以上时,两段椎板本体(1)通过相互配合的连接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包括设在椎板本体(1)两端的卡槽(6),其中一端的卡槽(6)设在椎板本体(1)的顶部,另一端的卡槽(6)设在椎板本体(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两段及以上所述椎板本体(1)的顶部两侧设有压片(4),所述的顶部开设有与椎板本体(1)顶部第一腰型孔(3)相配合的第二腰型孔(5),所述压片(4)的顶部设有穿过第一腰型孔(3)和第二腰型孔(5)并固定在人体体内的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两个压片(4)的之间通过呈u形的连接架(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7)的底部开设有可卡接加强筋(2)的卡口(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板本体(1)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椎板,涉及人工椎板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段椎板本体,椎板本体为为中间凸起的拱形结构,椎板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腰型孔,椎板本体顶端中部设有沿椎板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筋,当椎板本体为两段及以上时,两段椎板本体通过相互配合的连接机构连接,连接机构包括设在椎板本体两端的卡槽,其中一端的卡槽设在椎板本体的顶部,另一端的卡槽设在椎板本体的底部。该人工椎板,通过设置腰型孔,在椎板本体通过螺钉紧固在人体内时,腰型孔配合螺钉,能够为椎板本体提供移动的空间,进而便于椎板本体位置的微调。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印,陈建民,郭兴锋,黄伟谦,徐院生,贾小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
技术研发日:2023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