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腔负压发声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0267发布日期:2023-12-06 22:53阅读:38来源:国知局
硬膜外腔负压发声穿刺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硬膜外腔穿刺用的硬膜外腔负压发声穿刺器。


背景技术:

1、椎管内麻醉是临床麻醉中的重要方法之一,硬膜外腔是一环绕硬脊膜囊的潜在腔隙,根据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觉、负压的出现、注射液体无阻力,即可判断穿刺针已进入硬膜外腔内。阻力消失法虽然敏感,但缺乏特异性;硬膜外腔负压为-0.2~-0.88kpa(-2~-9cmh2o),测量的方法通常有悬滴法、玻璃管(负压管)法,操作比较繁琐。医务工作者在硬膜外腔穿刺中如何确定穿刺针在硬膜外腔是关键问题,传统的方法是根据阻力感骤失及负压现象来判断穿刺针的穿刺位置,但这种方法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高的技术水平,这种完全依靠人为的操作方法极易造成穿刺不到位或者穿破硬脊膜,尤其对小儿及肥胖病人即使根据经验更难判断穿刺针的穿刺位置,这样,极易造成医疗事故。对此,中国专利公告号cn2652339y,公开了一种硬膜外腔穿刺器,该穿刺器在传统的穿针上设置了拾音装置,该拾音装置后设有声音输出装置(听诊器),在穿刺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声音输出装置所传递出的声音来判断穿刺针的穿刺位置。这种通过声音来判断穿刺位置的硬膜外腔穿刺器虽然比传统通过穿刺时凭穿刺针的“落空”手感来判断位置的方法更为精准,但是其还是很大程度上依赖医护人员的经验来进行判断,同时需要在穿刺的同时耳朵上佩戴上声音输出装置(听诊器),使得操作繁琐且还需足够长的传音管才能不影响穿刺操作。由此可见,现有技术对于穿刺位置的判断还都是基于医护人员的经验来进行主观判断的,其精准性无法得到保障;同时改进的方案又存在操作繁琐的技术缺陷。

2、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客观的精准的判断出穿刺针进入到硬膜外腔内的硬膜外腔负压发声穿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医护人员的经验来进行主观判断穿刺位置及操作繁琐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膜外腔负压发声穿刺器,该硬膜外腔负压发声穿刺器能客观的精准的判断出硬膜外腔穿刺针进入到硬膜外腔内,操作简单且方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膜外腔负压发声穿刺器,包括注射针筒、硬膜外腔穿刺针及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上出口与所述注射针筒对接连通,所述三通管的下出口与所述硬膜外腔穿刺针对接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声组件,所述发声组件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下端与所述三通管的侧出口对接连通,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呈弹性结构的振动声膜,所述振动声膜将所述筒体分隔成负压腔和音腔,所述音腔位于所述负压腔上方,所述负压腔与所述侧出口连通;所述筒体的顶部贯穿开设有与所述音腔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横截面积从上往下逐渐减小;所述筒体的侧部贯穿开设有与所述音腔连通的出声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声通道于所述音腔的顶部交汇连通。

3、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硬膜外腔负压发声穿刺器的所述出声通道的纵截面积从内往外逐渐增大。

4、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硬膜外腔负压发声穿刺器的所述筒体的上端向内凸出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形成所述音腔的顶壁。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硬膜外腔穿刺针从人体的皮肤层刺入人体内,硬膜外腔穿刺针逐渐通过不同的韧带层,当硬膜外腔穿刺针进入到呈负压状态的硬膜外腔内时,硬膜外腔将通过硬膜外腔穿刺针与筒体的负压腔形成气流连通,由于硬膜外腔呈负压状态,从而将使得筒体的负压腔同样呈负压状态;在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内的一瞬间,位于筒体内用于分隔负压腔和音腔的呈弹性结构的振动声膜在其一侧的音腔给予的压力(即大气压)不变的情况下,负压腔由正常气压(即大气压)变成负压状态的情况下,振动声膜在自身弹性结构的作用下将首先向负压腔内凸出(即朝远离音腔方向凸出),当振动声膜向负压腔内凸出达到与其自身弹性结构及压力差值相平衡的状态下,振动声膜在其自身弹性结构的回复力作用下将由从向负压腔内凸出改变成向音腔内凸出;当振动声膜朝音腔内凸出达到与其自身弹性结构及压力差值相平衡的状态下,振动声膜在其自身弹性结构的回复力作用下将由从音腔内凸出改变成向负压腔内凸出;如此循环,振动声膜发生快频振动而发出声音于音腔内;同时,由于振动声膜向负压腔内凸出将使得振动声膜对音腔具有抽吸的作用力,从而使得外界气流通过进气通道而进入音腔内,当振动声膜向音腔内凸出将使得其对音腔进行挤压,从而使得音腔内气流从进气通道被推出;因此振动声膜的振动还使得音腔内的气流加速流动,从而使得振动声膜振动发出的声音在音腔内气流的流动下加快振动,进而形成共鸣现象而达到扩音的效果,使得振动声膜所发出的声音经音腔扩音后从出声通道传播于外界的声音的音量更大和响亮,使得医护人员不需借助任何声音输出装置即可裸耳听见,使得医护人员通过本实用新型硬膜外腔负压发声穿刺器所发出的声音即能客观的精准的判断出硬膜外腔穿刺针进入到硬膜外腔内,操作简单且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硬膜外腔负压发声穿刺器,包括注射针筒、硬膜外腔穿刺针及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上出口与所述注射针筒对接连通,所述三通管的下出口与所述硬膜外腔穿刺针对接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声组件,所述发声组件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下端与所述三通管的侧出口对接连通,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呈弹性结构的振动声膜,所述振动声膜将所述筒体分隔成负压腔和音腔,所述音腔位于所述负压腔上方,所述负压腔与所述侧出口连通;所述筒体的顶部贯穿开设有与所述音腔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横截面积从上往下逐渐减小;所述筒体的侧部贯穿开设有与所述音腔连通的出声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声通道于所述音腔的顶部交汇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外腔负压发声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声通道的纵截面积从内往外逐渐增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外腔负压发声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上端向内凸出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形成所述音腔的顶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硬膜外腔负压发声穿刺器,包括注射针筒、硬膜外腔穿刺针及三通管,三通管与注射针筒及硬膜外腔穿刺针对接连通,其还包括发声组件,发声组件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筒体,筒体与三通管的侧出口对接连通,筒体内设置有呈弹性结构的振动声膜,振动声膜将筒体分隔成负压腔和音腔,负压腔与侧出口连通;筒体开设有与音腔连通的进气通道;筒体的侧部贯穿开设有与所述音腔连通的出声通道,进气通道与出声通道于音腔的顶部交汇连通。当穿刺针进入到呈负压状态的硬膜外腔内时,振动声膜振动而发声并经过音腔得到音量放大并从出声通道传播出,医护人员裸耳即可见,从而可客观的精准的判断出穿刺位置已经到达硬膜外腔内。

技术研发人员:牟崇明,戴良红,颜浩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东华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