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专用PICC导管

文档序号:34836639发布日期:2023-07-20 16:1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隧道专用PICC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为隧道专用picc导管。


背景技术:

1、picc导管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picc导管为一根细细的、柔软的静脉输液导管,通过手臂的肘部或上臂的静脉置入,然后沿着静脉向前走行,最终到达接近心脏的大血管内。

2、隧道式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一种新技术,与常规picc的区别是:通过建立一个皮下隧道,使血管穿刺点与导管出口有一定的距离,并将导管出口转移到更适宜、更有利的位置,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的应用普遍地降低了血栓形成的。

3、picc导管为长期输液患者提供静脉输液治疗的重要工具,但长期留置后经常会出现导管脱出体内的问题,需要使用粘性敷料进行固定,很多患者会出现敷料过敏或敷料粘性差等原因导致导管经常在穿刺点滑动,容易将皮肤的细菌带入体内,增加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导管脱出的风险,导管脱出后,容易发生导管堵塞、血栓、静脉炎、液体外渗等并发症,导致输液治疗中断,给患者带来痛苦及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隧道专用picc导管,便于堵住穿刺点,便于将导管固定于穿刺点皮内,使导管不易滑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隧道专用picc导管,包括picc导管体,所述picc导管体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左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导管零刻度,所述导管本体的左端连通有延长管,所述导管本体和延长管的夹层内部开设有气囊注水层,所述导管本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气囊注水层连通的气囊袋,所述导管本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气囊注水层连通的连接充管,所述连接充管和延长管连接处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翼,所述导管零刻度位于固定翼和气囊袋之间,所述延长管的另一端连通有输液连接口,所述连接充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气囊充气单向阀。

3、为了防止导管本体脱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专用picc导管优选的,所述气囊体积为2mm3。

4、为了可以堵塞穿刺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专用picc导管优选的,所述导管零刻度与气囊袋之间的距离为0.2-0.5cm。

5、所述气囊袋专用充气口和输液连接口均由主瓣膜和副瓣膜组成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7、本实用新型,在导管本体入皮肤后不直接进入血管,先在皮下建立皮下隧道,导管本体在皮下隧道处增加气囊袋(及囊袋专用通道设计),导管本体置入成功后,在体外进行囊袋冲水,使囊袋在皮下鼓起,堵住穿刺点,导管固定于穿刺点皮内,不易滑动,减少导管脱出及滑入体内的风险。



技术特征:

1.隧道专用picc导管,包括picc导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picc导管体(1)包括导管本体(101),所述导管本体(101)左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导管零刻度(102),所述导管本体(101)的左端连通有延长管(103),所述导管本体(101)和延长管(103)的夹层内部开设有气囊注水层(104),所述导管本体(10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气囊注水层(104)连通的气囊袋(105),所述导管本体(10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气囊注水层(104)连通的连接充管(107),所述连接充管(107)和延长管(103)连接处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翼(106),所述导管零刻度(102)位于固定翼(106)和气囊袋(105)之间,所述延长管(103)的另一端连通有输液连接口(109),所述连接充管(107)的另一端连通有气囊充气单向阀(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专用picc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袋(105)体积为2m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专用picc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零刻度(102)与气囊袋(105)之间的距离为0.2-0.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专用picc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连接口(109)由主瓣膜(1091)和副瓣膜(1092)组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隧道专用PICC导管,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包括PICC导管体,PICC导管体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左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导管零刻度,导管本体的左端连通有延长管,导管本体和延长管的夹层内部开设有气囊注水层,导管本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气囊注水层连通的气囊,导管本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气囊注水层连通的连接充管,连接充管和延长管连接处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翼,导管零刻度位于固定翼和气囊之间,延长管和连接充管另一端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控制阀,导管置入成功后,在体外向气囊进行冲水,使气囊在皮下鼓起,堵住穿刺点,导管固定于穿刺点皮内,不易滑动,减少导管脱出及滑入体内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沈艳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