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用辅助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8299发布日期:2023-07-18 20:5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用辅助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具体的涉及一种临床用辅助支撑架。


背景技术:

1、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骨科学在诊断、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手外科的建立和发展,使手外伤的诊治技术迅速得到普及和提高,显微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使多趾游离再造手、神经束的吻合及松解,0.2mm的小动脉间的吻合已不再是神话。

2、目前,申请号为202220297350.9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骨科临床支撑架,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均设置有固定板和螺纹槽,所述螺纹杆均螺纹连接在升降螺母的内部,所述升降螺母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升降套筒和第二升降套筒,所述第一升降套筒的右端中部和第二升降套筒的左端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杆的左右两端,所述保温盖和腿托的内部均分布有加热骨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科临床支撑架,通过转动升降螺母能实现升降螺母在螺纹杆的外壁上下升降,并且通过轴承能保证升降螺母在第一升降套筒和第二升降套筒的底端顺利转动,从而实现升降螺母带动第一升降套筒和第二升降套筒上下升降,通过升降螺母与螺纹杆之间的摩擦力能保证调整到合适高度后自动固定在合适的高度,但是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3、第一、在对两个升降套筒进行调节时需要进行手动调节,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需要固定在床上才可以使用,不能根据场地的需求来进行调整;

4、第二、腿拖是通过弹性绳进行安装的,腿部放置在腿拖上时会产生晃动的情况,稳定性比较差,为此,我们提供一种临床用辅助支撑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床用辅助支撑架,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在对两个升降套筒进行调节时需要进行手动调节,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需要固定在床上才可以使用,不能根据场地的需求来进行调整,腿拖是通过弹性绳进行安装的,腿部放置在腿拖上时会产生晃动的情况,稳定性比较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临床用辅助支撑架,包括:

3、底板,所述底板底端两侧均固定有支架,并在支架底端通过转轴连接滚轮,位于滚轮的一侧设有制动闸;

4、顶架,所述顶架设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底板上端两侧,位于顶架内侧安装有调节装置,并且调节装置顶端处于顶架顶端的控制盒内;

5、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两端均安装在调节装置上,并在连接装置上设有滑动连接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设有相同结构的两组。

6、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杆、螺纹杆、轴承a、轴承b、连接齿轮、带动齿轮、电机和固定架,所述连接杆设有前后两组,并且螺纹杆底端安装有轴承a,所述螺纹杆上端通过轴承b贯穿顶架,并在螺纹杆顶端焊接有连接齿轮。

7、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控制盒内,并且电机上端的带动齿轮与连接齿轮啮合连接。

8、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条形槽和固定板,所述连接板中部位置设有一体式结构的固定板,位于固定板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呈贯穿结构的条形槽。

9、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调节座、限位螺栓、放置板、防护垫和束缚带,所述调节座底端设有限位螺栓,并且限位螺栓顶端接触于固定板,所述调节座上端设有放置板,并在放置板内端面设有防护垫。

10、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前后端面与顶架内端面之间设有间隔。

11、优选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调节座呈弧形结构,并在放置板一侧设有束缚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装置是通过调节装置进行上下高度调节,通过对电机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升降时的稳定性比较高。

14、2.本实用新型中两个限位装置可以在连接装置上进行间距的调节,而且腿部放置在放置板上稳定性比较高,而且通束缚带可以对腿部进行固定,增加牢固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临床用辅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辅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7)包括连接杆(71)、螺纹杆(72)、轴承a(73)、轴承b(74)、连接齿轮(75)、带动齿轮(76)、电机(77)和固定架(78),所述连接杆(71)设有前后两组,并且螺纹杆(72)底端安装有轴承a(73),所述螺纹杆(72)上端通过轴承b(74)贯穿顶架(6),并在螺纹杆(72)顶端焊接有连接齿轮(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用辅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77)通过固定架(78)固定在控制盒(8)内,并且电机(77)上端的带动齿轮(76)与连接齿轮(75)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辅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9)包括连接板(91)、条形槽(92)和固定板(93),所述连接板(91)中部位置设有一体式结构的固定板(93),位于固定板(93)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呈贯穿结构的条形槽(9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辅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10)包括调节座(1001)、限位螺栓(1002)、放置板(1003)、防护垫(1004)和束缚带(1005),所述调节座(1001)底端设有限位螺栓(1002),并且限位螺栓(1002)顶端接触于固定板(93),所述调节座(1001)上端设有放置板(1003),并在放置板(1003)内端面设有防护垫(100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临床用辅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9)前后端面与顶架(6)内端面之间设有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临床用辅助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1001)呈弧形结构,并在放置板(1003)一侧设有束缚带(100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用辅助支撑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端两侧均固定有支架,并在支架底端通过转轴连接滚轮,位于滚轮的一侧设有制动闸,顶架,所述顶架设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底板上端两侧,位于顶架内侧安装有调节装置,并且调节装置顶端处于顶架顶端的控制盒内,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两端均安装在调节装置上。本技术中连接装置是通过调节装置进行上下高度调节,通过对电机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升降时的稳定性比较高,两个限位装置可以在连接装置上进行间距的调节,而且腿部放置在放置板上稳定性比较高,而且通束缚带可以对腿部进行固定,增加牢固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畅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