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透导管护理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82699发布日期:2023-07-25 14:0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透导管护理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血透导管护理带。


背景技术:

1、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

2、血液透析需要将血透导管插入人体内,而导管穿过皮肤的部位将裸露到空气中,容易被空气中的细菌等感染,现有的防止感染的方式多采用大量的医用胶布进行覆盖式粘贴,但是,血透导管需要裸露在外,导致血透导管会从医用胶布与人体皮肤之间穿过,导致血透导管附近容易因晃动等出现缝隙,影响防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透导管护理带,以解决现有的医用胶布人体皮肤之间因血透导管的存在出现缝隙,降低防菌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3、一种血透导管护理带,包括层叠设置的固定环和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位于所述固定环的上方,所述固定环下表面设有第一粘接部,所述固定环包括用于与所述防护盖连接的连接部和用于与所述防护盖粘接的断口部,所述断口部上设有断口,所述断口两端或者其中一端设置延长部,所述延长部表面设有第二粘接部。

4、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环与人体皮肤粘接,防护盖盖于固定环上方,使防护盖内部形成一个与外界隔开的区域,用于防止细菌等进入,造成伤口感染,并且在本护理带使用时,将血透导管从断口穿过,固定环与皮肤粘接,延长部与固定环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粘接,将断口连接,此时,血透导管位于固定环和防护盖之间,再将防护盖与固定环粘接,完成护理带的安装,由于血透导管位于固定环和防护盖之间,而固定环和防护盖粘接比固定环和皮肤粘接更牢固,不易因血透导管晃动等出现缝隙,因此能够很好的填补由血透导管带来的缝隙,增强防菌效果。

5、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断口部上的导管固定装置,所述导管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固定环和防护盖之间。

6、由于血液透析时血透导管连接病人和血液透析设备,在设备安装连接过程中,考虑到护理带的拆卸以及病人的感受等,护理带不会使用粘黏性过强的胶带,同时病人由于生理情况需要调整躺姿等,血透导管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晃动,而血透导管与护理带之间容易出现缝隙,导致细菌进入,导管固定装置用于与血透导管接触,能够防止血透导管附近出现缝隙,增强护理带的防菌效果。

7、进一步的,所述导管固定装置包括相互匹配的上半固定装置和下半固定装置,所述上半固定装置与所述防护盖固定连接,所述下半固定装置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通过上半固定装置和下半固定装置对接的方式夹持血透导管,操作方便。

8、进一步的,所述上半固定装置下端设有第一缺口,所述下半固定装置上端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对接形成的圆孔直径与导管外径相等。

9、本方案中的导管即是血透导管;血透导管安装到第一缺口或者第二缺口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对接形成圆孔并对血透导管进行固定,安装方便快捷,圆孔直径与血透导管外径相等,能够对血透导管进行更好的限位,有效防止血透导管发生晃动。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均为半圆孔。

11、由于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对接所构成的圆孔直径需要与血透导管的外径相等,且血透导管为圆柱状结构,因此如果第一缺口或者第二缺口不是半圆孔,那么两个缺口中一个截面为优弧,另一个为劣弧,截面为优弧的缺口入口宽度必定小于血透导管的外径,导致血透导管安装困难,需要外力进行挤压安装,容易对病人造成额外伤害。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内侧壁上设有密封层。密封层用于填补血透导管与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之间的空隙,保证第一缺口、第二缺口与血透导管之间的密闭性。

13、进一步的,所述上半固定装置的下端和/或下半固定装置的上端设有第三粘接部。上半固定装置与下半固定装置对接后通过第三粘接部进行固定,安装及操作简单。

14、进一步的,所述上半固定装置的上端和所述下半固定装置的下端均设为弧面。

15、弧面光洁圆滑,没有棱角,使得上半固定装置与防护盖之间、下半固定装置与固定环之间连接紧密,同时,弧面与病人皮肤接触,不会给病人带来不适感。

1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设为圆环结构。相较于其他环状结构,圆环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同时,防护带使用前,需要在病人伤口上进行消毒,固定环的内部能够避开消毒区域,避免消毒水对防护带的粘贴造成影响。

1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盖设为圆形结构,且所述防护盖的直径大小与所述固定环的外径大小相等。使防护盖能够完整的将固定环覆盖,确保固定环内部的防菌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护理带设置为固定环与防护盖的结构,将血透导管固定于固定环与防护盖之间,并通过固定环与人体皮肤粘接的方式实现护理带对血透导管的固定与防护,固定与粘接牢固,不易因血透导管晃动等出现缝隙,增强防菌效果;

20、(2)通过设置导管固定装置对血透导管进行固定,防止血透导管附近出现缝隙,增强护理带的防菌效果;

21、(3)通过将导管固定装置表面设为弧面,利用弧面与病人皮肤接触,不会给病人带来不适感。



技术特征:

1.一种血透导管护理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固定环(1)和防护盖(2),所述防护盖(2)位于所述固定环(1)的上方,所述固定环(1)下表面设有第一粘接部,所述固定环(1)包括用于与所述防护盖(2)连接的连接部(101)和用于与所述防护盖(2)粘接的断口部(102),所述断口部(102)上设有断口(103),所述断口(103)两端或者其中一端设置延长部(104),所述延长部(104)表面设有第二粘接部(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护理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断口部(102)上的导管固定装置(3),所述导管固定装置(3)位于所述固定环(1)和防护盖(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固定装置(3)包括相互匹配的上半固定装置(301)和下半固定装置(302),所述上半固定装置(301)与所述防护盖(2)固定连接,所述下半固定装置(302)与所述固定环(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固定装置(301)下端设有第一缺口(303),所述下半固定装置(302)上端设有第二缺口(304),所述第一缺口(303)与第二缺口(304)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缺口(303)与第二缺口(304)对接形成的圆孔直径与导管外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303)与第二缺口(304)均为半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303)与第二缺口(304)内侧壁上设有密封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固定装置(301)的下端和/或下半固定装置(302)的上端设有第三粘接部(30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固定装置(301)的上端和所述下半固定装置(302)的下端均设为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设为圆环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2)设为圆形结构,且所述防护盖(2)的直径大小与所述固定环(1)的外径大小相等。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血透导管护理带,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层叠设置的固定环和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位于所述固定环的上方,所述固定环下表面设有第一粘接部,所述固定环包括用于与所述防护盖连接的连接部和用于与所述防护盖粘接的断口部,所述断口部上设有断口,所述断口两端或者其中一端设置延长部,所述延长部表面设有第二粘接部。以解决现有的医用胶布人体皮肤之间因血透导管的存在出现缝隙,降低防菌效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贾晓花,蒋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