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部牵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27124发布日期:2023-09-04 12:3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部牵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手部牵拉装置。


背景技术:

1、人们在骨折后需要进行治疗和恢复,通常采用牵引装置或牵拉装置对骨折的骨头进行牵引。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214858761u的骨折牵引手术用体位固定装置,通过紧固螺栓可以调整竖杆上下的位置,通过连接螺栓调整长板的转动角度,从而在两个维度上进行调整。但是这些牵引装置或牵拉装置的调整的维度有限,在应用于手臂或手指骨折时,骨折的骨头的调整位置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2、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手部牵拉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牵引装置或牵拉装置的调整的维度有限,则骨折的骨头的调整位置的准确性有待提高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手部牵拉装置,其中,其包括:

4、底板,用于承载手大臂;

5、水平面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

6、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在水平面内转动,并被所述水平面定位装置固定;

7、竖直面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

8、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在竖直面内转动,并被所述竖直面定位装置固定;

9、升降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

10、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与所述升降定位装置滑动连接;

11、牵引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并用于与手指或手腕捆绑连接,且牵引捆绑的手指或手腕。

12、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中,所述牵引装置包括:

13、第一套筒,内部形成第一通孔;

14、导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

15、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螺杆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导向杆位于所述开口内;

16、第一旋钮,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旋钮的内螺纹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采用螺纹连接;

17、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螺杆的下端,并用于与手指或手腕捆绑连接。

18、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中,所述套筒上设置有限位环,套设在所述第一旋钮外。

19、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中,所述水平面定位装置包括:

20、第二套筒,上表面形成第一沉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穿设于所述第一沉槽;

21、齿轮,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

22、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套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件上设置有第一凸起;

23、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并为所述第一定位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第一定位件转动而使所述第一凸起插入到所述齿轮的齿槽内。

24、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套筒的上表面形成齿轮槽,用于放置所述齿轮;所述第二套筒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盖在所述齿轮槽上。

25、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套筒外设置有凹槽,以供手小臂抵靠。

26、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

27、竖直部,穿设于所述第一沉槽;

28、弯曲部,设置于所述竖直部的上端,且自下而上向远离所述凹槽的方向弯曲;

29、所述支撑架包括:

30、竖杆,所述竖杆的下端与所述升降定位装置滑动连接;

31、横杆,设置于所述竖杆的上端,并朝所述凹槽所在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牵引装置连接。

32、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中,所述牵引装置位于所述凹槽的上方;和/或

33、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凹槽的邻侧设置有束缚件,用于与手大臂捆绑连接。

34、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中,所述竖直面定位装置包括:

35、第一环和第二环,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所述第一环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环的中心轴线重合,并朝向所述凹槽;所述第二环内设置有内螺纹;

36、第三环,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

37、第二旋钮,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环和所述第二环,所述第二旋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旋钮的外螺纹与所述第二环的内螺纹采用螺纹连接。

38、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二沉槽,所述支撑架的下端穿设于所述第二沉槽并设置有若干个齿位;所述升降定位装置包括:

39、座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

40、第二定位件,与所述座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上设置有第二凸起;

41、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座体或所述第二支撑杆,并为所述第二定位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第二定位件转动而使所述第二凸起插入到所述齿位内。

42、有益效果:牵引装置可以上下移动,牵引装置移动范围较小且精度较高,支撑架上下移动范围较大且精度较低,两者相结合,可以提高牵引的效果较好。由于本申请手部牵拉装置在水平面转动、竖直面转动以及上下移动等多个维度上进行调节,可以将骨折的骨头牵引至精准的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手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设置有限位环,套设在所述第一旋钮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面定位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的上表面形成齿轮槽,用于放置所述齿轮;所述第二套筒的上表面设置有盖板,盖在所述齿轮槽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外设置有凹槽,以供手小臂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位于所述凹槽的上方;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面定位装置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手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二沉槽,所述支撑架的下端穿设于所述第二沉槽并设置有若干个齿位;所述升降定位装置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部牵拉装置,包括:底板,用于承载手大臂;水平面定位装置,设置于底板;第一支撑杆,下端在水平面内转动,并被水平面定位装置固定;竖直面定位装置,设置于第一支撑杆的上端;第二支撑杆,下端在竖直面内转动,并被竖直面定位装置固定;升降定位装置,设置于第二支撑杆的上端;支撑架,下端与升降定位装置滑动连接;牵引装置,设置于支撑架,并用于牵引捆绑的手指或手腕。牵引装置可以上下移动,牵引装置移动范围较小且精度较高,支撑架上下移动范围较大且精度较低,两者相结合,可以提高牵引的效果较好。由于手部牵拉装置在水平面转动、竖直面转动以及上下移动等多个维度上进行调节,可以将骨折的骨头牵引至精准的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刘弋详,高彦军,邱元洲,何平恩,阮培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