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5696发布日期:2023-08-05 20:5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1、硬膜下血肿是创伤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患者往往伴有单侧大面积的硬膜下血肿,可以引起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甚至诱发脑疝危及生命。钻孔引流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收益大的特点。最长选用的手术方式是颅骨钻孔引流术,通过术中置入引流管后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沿着血肿腔的各方向进行灌洗,尽量彻底地置换出硬膜下的血液,解除血肿的占位效应。然后将沿着硬膜下血肿腔的最大径方向留置引流管,直至血液完全引出,最后拔除引流管,治愈出院。

2、为了避免挫伤脑组织和脑皮层表面的血管,目前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常选择软管作为引流管。

3、但是,软管作为引流管进入硬膜下腔后很难控制方向,进行血肿置换时会造成有的方向没有涉及,导致血肿残留;而位置不好的引流管,还会导致术后血肿引流效果不尽,甚至需要再次手术,加重患者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软管作为引流管进入硬膜下腔后很难控制方向,进行血肿置换时会造成有的方向没有涉及,导致血肿残留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包括:外导向主体和内导向主体;

3、所述外导向主体呈圆筒状,所述外导向主体顶部外缘向外延伸有搭接部,所述搭接部用于搭接在颅骨钻孔处;

4、所述内导向主体呈圆柱状,所述外导向主体套设所述内导向主体的圆筒段,所述内导向主体的顶部外缘向外延伸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伸入到所述搭接部中,以使所述内导向主体的顶部搭接在所述外导向主体的顶部,且所述内导向主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导向主体旋转;

5、所述内导向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供引流管穿行的引导孔。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7、所述搭接部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呈圆环状的卡接槽;

8、所述卡接部的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呈环状的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能够伸入到所述卡接槽中。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10、所述搭接部的内侧设置有搭接斜面;

11、所述卡接部的底部设置有卡接斜面,所述搭接斜面用于支撑所述卡接斜面。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13、所述内导向主体的底部和侧壁设置有流通孔,所述流通孔用于脑脊液的流出。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15、所述内导向主体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有内转动手柄,所述内转动手柄用于带动所述内导向主体在所述外导向主体中转动。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17、所述内转动手柄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内固定槽,所述内固定槽用于固定引流管。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19、所述外导向主体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有外转动手柄,所述外转动手柄用于带动所述外导向主体在颅骨钻孔中转动。

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21、所述外转动手柄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外固定槽,所述外固定槽用于固定引流管。

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23、所述搭接部设置有呈圆周设置的角度刻度线。

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25、所述卡接部的顶部设置有刻度指示线。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通过在外导向主体的顶部外缘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搭接部,利用搭接部将外导向主体搭接在颅骨钻孔处,使外导向主体的圆筒段置于颅内,内导向主体位于外导向主体内,并通过顶部设置的卡接部伸入到外导向主体顶部的搭接部中,进而使内导向主体搭接在外导向主体上,且内导向主体可自由转动调整引导孔朝向,即可自由调整引流管,整体结构简单,且放置和取出操作简单,不会延长手术时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软管作为引流管进入硬膜下腔后很难控制方向,进行血肿置换时会造成有的方向没有涉及,导致血肿残留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导向主体(100)和内导向主体(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硬膜下引流管导向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通过在外导向主体的顶部外缘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搭接部,利用搭接部将外导向主体搭接在颅骨钻孔处,使外导向主体的圆筒段置于颅内,内导向主体位于外导向主体内,并通过顶部设置的卡接部伸入到外导向主体顶部的搭接部中,进而使内导向主体搭接在外导向主体上,且内导向主体可自由转动调整引导孔朝向,即可自由调整引流管,整体结构简单,且放置和取出操作简单,不会延长手术时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软管作为引流管进入硬膜下腔后很难控制方向,进行血肿置换时会造成有的方向没有涉及,导致血肿残留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晋,史良,苏亦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积水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