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针灸防护用具及具有其的温针灸防护报警装置

文档序号:35716686发布日期:2023-10-14 10:5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针灸防护用具及具有其的温针灸防护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尤其涉及一种温针灸防护用具及具有其的温针灸防护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1、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针灸疗法,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作用。医生行针刺留针后,护士将点燃艾柱置于针刺留针针柄处进行全程观察护理,是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之一。

2、温针灸为明火治疗,艾柱由艾条切制而成,长度约2~3cm,置入针灸针柄时针体会有出现侧弯;艾条的材质为艾绒,艾绒燃烧表面温度可达到550℃~800℃左右,温针灸烫伤烧损发生率1.5%~18.3%;艾炷点燃艾绒燃烧易发生燃艾炷裂散掉落,引发局部皮肤烧烫伤或物品烧损,需放置防护用具进行局部安全防护。温针灸治疗是根据患者病情,沿不同的经络走行在相应穴位处针刺留针灸疗,不同疾病患者温针灸疗穴位位置和患者体位不同,进行头顶部、颈肩部和膝踝关节等处温针灸时,局部位置不够平整,须在穴位针体处周边皮肤配置护理用具,固定放置进行安全防护。

3、温针灸护理用具是置于燃艾柱与局部皮肤之间的薄片(板),根据温针灸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临床护士将护理用具置于温针灸疗穴位局部,针对点燃的艾柱对局部皮肤和物品进行安全防护。

4、现有的温针灸防护用具包括基体及设于基体上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基体表面温度,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将温度信号发送给外部报警器,以进行风险温度传感报警安全处理。然而,报警器一般放在治疗室的床边,其与温针灸防护用具有一段距离,因此在使用温针灸防护用具时温度传感器与报警器之间的导线需放在温针灸治疗患者躺着的床边过道上,在局部护理操作时,需要在床边过道上医护人员走动,局部护理操作变动易发生线体和用具移动、滑脱掉落情况,对安全防护造成影响,导致引发烫烧损风险和安全不良事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针灸防护用具及具有其的温针灸防护报警装置,旨在提升温针灸防护用具使用的安全性,以避免对安全防护造成影响而导致引发烫烧损风险和安全不良事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温针灸防护用具,包括:

3、防护片;

4、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防护片上并用于检测所述防护片的温度信息;以及

5、无线通讯组件,设于所述防护片上或所述防护片外部,所述无线通讯组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组件,用于将所述温度信息发送给报警器。

6、可选地,所述防护片开设有沿所述防护片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的行针通道,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为贴片式温度传感器且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形成两组并分别设置于所述行针通道的两侧,且每一组所述温度传感器间隔均匀排布。

7、可选地,所述防护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体层、中间层和表层,所述基体层的材质为铝箔或塑胶,所述中间层为纸板,所述表层的材质为铝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中间层。

8、可选地,所述无线通讯组件包括壳体及分别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无线通讯模块和电池,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9、可选地,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蓝牙模块、红外线模块、wifi模块、2g/3g/4g/5g模块。

10、可选地,所述电池为锂电池。

11、可选地,所述无线通讯组件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电池分别电连接。

12、可选地,所述中间层设有走线槽,以用于容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导线。

13、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的插接口,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线上设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插设于所述插接口中,以将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无线通讯模组电连接。

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温针灸防护报警装置,所述温针灸防护报警装置包括:

15、温针灸防护用具,所述温针灸防护用具为如上所述的温针灸防护用具;以及

16、报警器,与所述温针灸防护用具之间通过无线通讯连接。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温针灸防护用具包括防护片、温度传感器和无线通讯组件。温度传感器安装于防护片上并用于检测防护片的温度信息。无线通讯组件设于防护片上或防护片外部,无线通讯组件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无线通讯组件,用于将温度信息发送给报警器。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无线通讯组件来向外部的报警器传输温度信号,无需在该温针灸防护用具与外部的报警器之间设置连接导线,即可实现信号传递,避免了连接导线对安全防护造成影响而导致引发烫烧损风险和安全事件,极大地提升了温针灸防护用具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温针灸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灸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片开设有沿所述防护片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延伸的行针通道,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为贴片式温度传感器且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形成两组并分别设置于所述行针通道的两侧,且每一组所述温度传感器间隔均匀排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灸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体层、中间层和表层,所述基体层的材质为铝箔或塑胶,所述中间层为纸板,所述表层的材质为铝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中间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针灸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组件包括壳体及分别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无线通讯模块和电池,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针灸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蓝牙模块、红外线模块、wifi模块、2g/3g/4g/5g模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针灸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锂电池。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针灸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组件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和所述电池分别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针灸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设有走线槽,以用于容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针灸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的插接口,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线上设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插设于所述插接口中,以将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

10.一种温针灸防护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温针灸防护用具及具有其的温针灸防护报警装置,温针灸防护用具包括防护片、温度传感器和无线通讯组件。温度传感器安装于防护片上并用于检测防护片的温度信息。无线通讯组件设于防护片上或防护片外部,无线通讯组件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无线通讯组件,用于将温度信息发送给报警器。本技术改进了温针灸防护用具的结构,避免了导线对安全防护造成影响而导致引发烫烧损风险和安全事件,极大地提升了温针灸防护用具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君贤,袁荣,庄雅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
技术研发日:2023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