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8119发布日期:2023-11-17 13:4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对于现在久坐的工作人群来说,腰椎神经压迫导致的腰椎部位出现损伤的情况更为普遍。

2、神经内科在对腰椎部位神经损伤严重的患者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需要偶尔对患者的腰椎部位做康复训练,而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将患者转移至专门的康复训练装置上进行坐立训练,或是通过医护人员坐在病床侧手动对患者的腰椎部位进行康复训练,从而导致在实际操作者过程中,腰椎患者康复训练过程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外部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的外部设置有运动板,所述运动板与升降支架之间设置有动力机构;

3、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c型板,两个所述c型板滑动连接在床体的两侧,且对称设置,所述升降支架的底端与c型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c型板移动时,所述升降支架进行同步移动;

4、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开设在升降支架的表面,所述活动槽内侧面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外部传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往复丝杆转动时,所述活动块同步进行轴向往复移动。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短槽,所述短槽开设在c型板的内部,所述短槽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贯穿c型板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床体的侧面开设有与插杆相对应的插槽,所述短槽的内部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套设在拉杆的外表面,c型板的表面开设有与插槽相连通的细槽,且细槽的槽径值小于插槽的槽径值,所述插杆的端部穿过细槽延伸至c型板的外部,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与插杆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短槽内部远离插杆的一侧固定连接,使得拉杆移动带动插杆从插槽内部退出时,插杆的移动可以对挤压弹簧进行压缩。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下支架,所述下支架的底端与c型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架的外侧面套设有上支架,所述上支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伸缩端与下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气缸伸缩端伸缩时,所述上支架同步升降,可以根据要对运动板的位置高度进行调节。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上支架内部的电机,所述往复丝杆与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槽开设在上支架的表面。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活动槽、往复丝杆以及活动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分别分布在两个上支架中,所述运动板固定连接在两个活动块之间。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运动板的端部设置有圆弧部,使得患者膝盖后侧折弯处可以更好地与运动板接触,使得运动板的前后移动可以平稳地带动患者小腿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其腰椎部位活动,有利于其康复。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神经内科护理装置,通过连接机构、运动板、升降支架以及动力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在患者无法起身转移至专用康复治疗设备上进行腰椎部位康复训练时为其提供简单的腰椎康复训练,使其不需要进行位置转移,可以直接躺在病床上进行,从而有利于腰椎神经问题患者康复进程的进行。

12、2、该神经内科护理装置,通过连接机构的使用,可以根据需要对运动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其可以满足不同患者实际康复训练使用的需要。

13、3、该神经内科护理装置,通过升降支架的使用,使得运动板的位置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使其可以满足不同患者使用的需要。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外部设置有连接机构(2),所述连接机构(2)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支架(3),所述升降支架(3)的外部设置有运动板(4),所述运动板(4)与升降支架(3)之间设置有动力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还包括短槽(22),所述短槽(22)开设在c型板(21)的内部,所述短槽(22)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有拉杆(23),所述拉杆(23)的一端贯穿c型板(21)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拉杆(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24),所述床体(1)的侧面开设有与插杆(24)相对应的插槽(25),所述短槽(22)的内部设置有挤压弹簧(26),所述挤压弹簧(26)套设在拉杆(23)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3)包括下支架(31),所述下支架(31)的底端与c型板(2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架(31)的外侧面套设有上支架(32),所述上支架(3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气缸(33),所述液压气缸(33)的伸缩端与下支架(3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气缸(33)伸缩端伸缩时,所述上支架(32)同步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5)还包括固定安装在上支架(32)内部的电机(54),所述往复丝杆(52)与电机(54)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槽(51)开设在上支架(32)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51)、往复丝杆(52)以及活动块(5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分别分布在两个上支架(32)中,所述运动板(4)固定连接在两个活动块(5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板(4)的端部设置有圆弧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外部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的外部设置有运动板,所述运动板与升降支架之间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C型板,两个所述C型板滑动连接在床体的两侧,且对称设置,所述升降支架的底端与C型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C型板移动时。通过连接机构、运动板、升降支架以及动力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在患者无法起身转移至专用康复治疗设备上进行腰椎部位康复训练时为其提供简单的腰椎康复训练,使其不需要进行位置转移,可以直接躺在病床上进行,从而有利于腰椎神经问题患者康复进程的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吴祥波,王金华,宛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冈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