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支架及定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2873发布日期:2023-12-29 22:2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支架及定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假体置入,尤其涉及一种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支架及定位组件。


背景技术:

1、肩关节是人体中最灵活的关节,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屈曲、伸展、外展、内收、外旋和内旋运动,因此肩关节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当患者因为患病或外力原因造成肩关节损坏的时候,为降低患者痛苦和保证患者日后能够正常生活,一般会采取肩关节假体置换的治疗方案。其中,伴有肩盂骨缺损的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案为骨移植手术,例如,喙突移位术、自体骨植入术与异体骨植入术。存在诸多不足和术后并发症,如:肩关节部分外旋功能丢失、骨吸收、植入骨与肱盂关节面不相切及其导致的关节炎、自体骨供区易出现感染等,并且由于手术创口较大导致愈合时间较长。

2、微创外科(“mis”)正快速地变成标准,用于将假体部件植入患者体中。然而,微创外科手术中的操作空间小,而肩关节结构复杂,从而导致外科医生难以确定在微创通道下实现假体植入的精确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一定程度地解决或缓解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支架及其组件。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支架,其包括具有第四轴线o4的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可与锁紧件紧固连接的第四锁定孔;所述连接主体的第一侧壁上沿第六轴线o6方向设置有用于定位目标位置处盂肱关节面的杆状定位件,所述第六轴线o6在xz平面的投影与所述第四轴线o4在所述xz平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γ满足:0°<γ≤35°。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主体上的第三侧壁上沿第五轴线o5方向设置有用于可与植入件紧固连接的第三锁定孔,所述第五轴线o5在xy平面的投影与y轴之间的夹角α为25°~65°,且所述第五轴线05在zy平面的投影与y轴之间夹角β为10°~60°。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锁定孔包括沿所述第四轴线o4方向贯穿所述连接主体的贯通孔,以及设置所述贯通孔内壁上,且可与所述锁紧件上第一外螺纹形成螺纹副的内螺纹。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为自所述第一侧壁靠近第二侧壁的一端沿所述第六轴线o6方向延伸而成。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主体上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连的第二侧壁上靠近所述定位件的一侧开设有可供所述假体延伸出来的假体适配槽。由于肩盂假体的整体外轮廓具有一定的弯曲幅度,并且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为了适应于肩盂假体的整体外轮廓,还设置有供该假体的一端穿出的假体适配槽,并且,通过该假体适配槽和定位件的配合实现肩盂假体x轴向的限位,从而进一步保证定位件的精准定位。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锁定孔包括沿所述第五轴线o5方向贯穿所述第三侧壁的贯穿孔,以及设置在所述贯穿孔的内壁上,且可与植入件端部的外螺纹形成螺纹副的内螺纹。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锁定孔内壁上内螺纹的长度小于所述贯穿孔的长度。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支架的高度h≤10mm,宽度w≤12mm。

10、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组件,其包括上述的定位支架,用于将所述定位支架和所述肩盂假体紧固连接的锁紧件,其中,所述锁紧件包括具有第三轴线o3的中空主体,所述中空主体外壁顶部和尾部沿所述第三轴线方向设置有分别可与所述定位支架和所述肩盂假体紧固连接的第一锁紧部、第二锁紧部;所述中空主体内设置有可与杆状解锁件紧固连接的第三锁紧部;

11、当将所述肩盂假体和所述锁紧件安装在所述定位支架上,使得所述第三轴线o3与所述肩盂假体上第一锁定孔的第一轴线o1、所述定位支架内第四锁定孔的第四轴线o4重合,且沿第一方向旋转所述锁紧件时,所述第一锁紧部和所述第二锁紧部分别与所述第四锁定孔和所述第一锁定孔紧固连接,从而将所述肩盂假体锁定在所述定位支架上;

12、当利用所述杆状解锁件将所述锁紧件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反向的第二方向转动所述锁紧件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肩盂假体和所述定位支架解锁。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部和所述第二锁紧部均为外螺纹;所述第三锁紧部为内螺纹,且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反向。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空主体顶部的直径大于尾部的直径,且所述中空主体尾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定位支架上的第四锁定孔。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空主体顶部的直径为6.5mm~8mm,所述中空主体尾部的直径为5.5mm~6.5mm。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空主体的长度l1为5.5mm~8.5mm。

17、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中空主体顶部的所述外螺纹的长度l2为2mm~5mm,位于所述中空主体尾部的所述外螺纹的长度l3为2.5mm~3mm。

1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锁紧件与假体、定位支架、解锁件之间也可不采用螺纹,而采用其他紧固方式,例如,旋转卡扣配合,只需要当沿第一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就可将该锁紧件分别与假体和定位支架紧固连接(例如旋转一定角度后采用卡扣配合),而当沿第二方向,即反向转动一定角度时,就可将该锁紧件与假体、定位支架解锁即可(例如反向旋转一定角度使得卡齿与卡槽脱离)。

19、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支架,能够实现精准定位,从而使得在微创手术中肩盂假体的植入位置更加准确,和患者缺损肩盂上的盂肱关节面切合程度更高,大大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同时也避免了手术过程中因难以定位而利用工具反复确认位置时对患者软组织等造成二次损伤。

21、2)本实用新型的该定位支架及其组件可在体外与肩盂假体完成组装固定,使得固定在定位支架上的肩盂假体可沿微创通道进行植入,且肩盂假体固定完成后,能够在体内实时松解,并分别沿着原微创通道和锁定螺钉(用于将假体锁定在目标位置)植入通道退出。也即该定位支架及其组件的设计,使得能够充分利用已有微创通道和置入通道,无需额外在增加新的伤口,不仅简化了手术过程,也大大减少了对患者软组织的破坏。



技术特征:

1.一种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四轴线(o4)的连接主体(30),所述连接主体(30)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可与锁紧件(2)紧固连接的第四锁定孔(32);所述连接主体(30)的第一侧壁(301)上沿第六轴线(o6)方向设置有用于定位目标位置处盂肱关节面的杆状定位件(34),所述第六轴线(o6)在xz平面的投影与所述第四轴线(o4)在所述xz平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γ满足:0°<γ≤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30)上的第三侧壁(303)上沿第五轴线(o5)方向设置有用于可与植入件(4)紧固连接的第三锁定孔(31),所述第五轴线(o5)在xy平面的投影与y轴之间的夹角α为25°~65°,且所述第五轴线(o5)在zy平面的投影与y轴之间夹角β为10°~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锁定孔(32)包括沿所述第四轴线(o4)方向贯穿所述连接主体(30)的贯通孔,以及设置所述贯通孔内壁上,且可与所述锁紧件(2)上第一外螺纹形成螺纹副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34)为自所述第一侧壁(301)靠近第二侧壁(302)的一端沿所述第六轴线(o6)方向延伸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30)上与所述第一侧壁(301)相连的所述第二侧壁(302)上靠近所述定位件(34)的一侧开设有可供所述假体延伸出来的假体适配槽(3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锁定孔(31)包括沿所述第五轴线(o5)方向贯穿所述第三侧壁(303)的贯穿孔,以及设置在所述贯穿孔的内壁上,且可与植入件端部的外螺纹形成螺纹副的内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一种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3)的高度h≤10mm,宽度w≤12mm。

8.一种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支架(3),用于将所述定位支架(3)和所述肩盂假体(1)紧固连接的锁紧件(2),其中,所述锁紧件(2)包括具有第三轴线(o3)的中空主体(20),所述中空主体(20)外壁顶部和尾部沿所述第三轴线(o3)方向设置有分别可与所述定位支架(3)和所述肩盂假体(1)紧固连接的第一锁紧部、第二锁紧部;所述中空主体(20)内设置有可与杆状解锁件紧固连接的第三锁紧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部和所述第二锁紧部均为外螺纹;所述第三锁紧部为内螺纹,且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反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主体(20)顶部的直径大于尾部的直径,且所述中空主体(20)尾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定位支架(3)上的第四锁定孔(32);和/或,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假体植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肩盂假体植入用的定位支架,包括具有第四轴线O4的连接主体,连接主体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可与锁紧件紧固连接的第四锁定孔;连接主体的第一侧壁上沿第六轴线O6方向设置有用于定位目标位置处盂肱关节面的杆状定位件,第六轴线O6在XZ平面的投影与第四轴线O4在XZ平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γ满足:0°<γ≤35°。本技术通过利用定位支架来精确定位目标位置,使得假体上的植入位置更加准确,也使得假体与目标位置相应对接面的切合程度更高,大大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同时也避免了手术过程中因难以定位而利用工具反复确认位置时对患者软组织等造成二次损伤。相应地,还提供了定位组件。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谢海琼,周智杰,赵报,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生物智能制造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