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93587发布日期:2023-07-25 19:4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轮椅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


背景技术:

1、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是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需求,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

2、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4415066u)公开了一种折叠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所述轮椅本体上设有椅座组件、靠背组件和侧板,所述侧板底部通过锁紧套与椅座组件可折叠连接,所述靠背组件上固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椅座组件上,所述靠背组件可以连接板的铰接点为中心朝着靠近椅座组件的方向转动并折叠在椅座组件上方,所述靠背组件底部与椅座组件抵接,所述靠背组件上设有第一凸舌,所述第一凸舌内侧设有与侧板相抵接的台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用途是提供一种设计巧妙合理,收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折叠后占用空间小的折叠轮椅。

3、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的折叠轮椅在使用过程中对路况有一定的要求,只适合在平坦的路面行驶,但是当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时,轮椅的颠簸性很强,使乘坐人员舒适感较差,从而使折叠轮椅行驶的路面种类范围受到了局限性;2、现有的折叠轮椅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乘坐的舒适性,大都会使用海绵垫的等作为靠背,但是当天气较热时容易出汗,靠背透气性较差且换洗不便,从而降低了轮椅的使用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具备折叠轮椅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性能,适用于各种路面的优点。

3、(二)技术方案

4、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包括折叠椅座本体和减震组件,所述折叠椅座本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方均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连接杆、弹簧、减震装置、连接套、活动轴、支腿、固定杆、转轴和滚轮,所述连接杆均固定连接在支架的下方表面。

5、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连接套的内部,所述连接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外侧表面一端贯穿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设置有滚轮,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滚轮的一侧表面。

6、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弹簧、减震装置与连接套之间构成伸缩结构,所述连接杆的中心线与连接套的中心线之间相重合。

7、作为优选的,所述支腿通过活动轴与连接套之间构成旋转结构,所述活动轴的外侧半径大于连接套的外侧半径。

8、作为优选的,所述滚轮通过转轴与固定杆之间构成旋转结构,所述滚轮以固定杆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9、作为优选的,所述折叠椅座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靠背组件,所述靠背组件包括支撑架、网布、螺纹槽、螺纹接头、把手和海绵套,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支架的一侧表面,所述底板活动连接在支撑架的内壁两侧,所述支撑架的外侧表面活动连接有网布,所述网布与支撑架之间构成活动连接,所述网布的内壁表面与支撑架的外侧表面相贴合。

10、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配合安装有螺纹接头,所述螺纹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通过螺纹接头与螺纹槽之间构成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接头的尺寸与螺纹槽的尺寸相吻合。

11、作为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侧表面粘接有海绵套,所述海绵套与把手之间构成胶粘结构,所述海绵套的中心线与把手的中心线之间相重合。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减震组件有利于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在使用过程中适用于大多数路面,拥有良好的减震性,提高了折叠轮椅的使用舒适性,从而扩大了轮椅行驶的路面种类范围,当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在颠簸的路上行驶时,陪护人员推动轮椅滚轮通过转轴与固定杆进行旋转,连接杆与连接套进行伸缩活动,通过弹簧与减震装置对折叠椅座本体进行减震缓冲,增加乘坐人员的乘坐舒适性,同时连接套通过活动轴与支腿可进行旋转,方便轮椅进行转向。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靠背组件有利于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在使用过程中靠背均被良好的透气性,且当天气炎热人体汗液黏附在靠背上时方便进行拆卸清洗,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折叠轮椅的使用便捷性,当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靠背上的网布长时间使用变脏需要清洗时便于将其进行拆卸清洗,同时乘坐时增加乘坐人员的背部透气性,而把手外侧表面粘接的海绵套可以增加把手拿握的舒适性,并且增加手掌与把手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推行轮椅,当把手损坏需要更换时,转动把手,把手通过螺纹接头从螺纹槽内旋转拧出,然后再将新的把手进行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包括折叠椅座本体(1)和减震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椅座本体(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一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下方均设置有减震组件(4),所述减震组件(4)包括连接杆(401)、弹簧(402)、减震装置(403)、连接套(404)、活动轴(405)、支腿(406)、固定杆(407)、转轴(408)和滚轮(409),所述连接杆(401)均固定连接在支架(3)的下方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01)通过弹簧(402)、减震装置(403)与连接套(404)之间构成伸缩结构,所述连接杆(401)的中心线与连接套(404)的中心线之间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406)通过活动轴(405)与连接套(404)之间构成旋转结构,所述活动轴(405)的外侧半径大于连接套(404)的外侧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409)通过转轴(408)与固定杆(407)之间构成旋转结构,所述滚轮(409)以固定杆(407)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椅座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靠背组件(5),所述靠背组件(5)包括支撑架(501)、网布(502)、螺纹槽(503)、螺纹接头(504)、把手(505)和海绵套(506),所述支撑架(501)固定连接在支架(3)的一侧表面,所述底板(2)活动连接在支撑架(501)的内壁两侧,所述支撑架(501)的外侧表面活动连接有网布(502),所述网布(502)与支撑架(501)之间构成活动连接,所述网布(502)的内壁表面与支撑架(501)的外侧表面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01)的一端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螺纹槽(503),所述螺纹槽(503)的内部配合安装有螺纹接头(504),所述螺纹接头(5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505),所述把手(505)通过螺纹接头(504)与螺纹槽(503)之间构成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接头(504)的尺寸与螺纹槽(503)的尺寸相吻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05)的外侧表面粘接有海绵套(506),所述海绵套(506)与把手(505)之间构成胶粘结构,所述海绵套(506)的中心线与把手(505)的中心线之间相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具体涉及轮椅领域,包括折叠椅座本体和减震组件,所述折叠椅座本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方均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连接杆、弹簧、减震装置。本技术通过设有减震组件有利于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在使用过程中适用于大多数路面,拥有良好的减震性,当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轮椅在颠簸的路上行驶时,陪护人员推动轮椅滚轮通过转轴与固定杆进行旋转,连接杆与连接套进行伸缩活动,通过弹簧与减震装置对折叠椅座本体进行减震缓冲,增加乘坐人员的乘坐舒适性,同时连接套通过活动轴与支腿可进行旋转,方便轮椅进行转向。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平,王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佳盈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