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形伸缩按摩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2036发布日期:2023-10-29 01:0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V形伸缩按摩机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形伸缩按摩机芯。


背景技术:

1、按摩器是人们制作出来模拟人工按摩手法的机器,包括传统的揉捏、锤击、旋转、敲击等多种不同按摩方式,且随着不断的研发,也出现了按摩方式的组合叠加,从而实现更好的按摩效果。现有按摩器机芯通常为一个整体,只有按摩头部分具备活动功能,所有的按摩效果的实现均是通过按摩头的旋转以及复合运动得以实现,没有有效利用按摩器本体的结构优势进行相关功能设计,使其具备更多的功能。针对肩颈类按摩器械,为了更好的使用肩颈部的弧形形状,按摩机械都会针对性的进行外形设计,但每个人的肩颈部的形状会存在差异,如何自适应的进行调节从而更好的适应更多的人体曲线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形伸缩按摩机芯,其具备自适应的角度调节,能够通过两个转动连接的按摩部从而实现更好的适配性,并利用中置单电机实现了两按摩部的同步驱动,节约了电机成本,且不影响按摩部的转动。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一种v形伸缩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连接的左按摩部与右按摩部;所述左按摩部与右按摩部内各设有一套传动组件;两个所述传动组件均通过中置电机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内可滑动且止转的设有控制按摩头升降的升降轴;所述升降轴的底部设有控制其向上滑动的驱动组件以及套设在升降轴上的用于控制升降轴下滑的复位弹簧。

6、进一步的,所述左按摩部与右按摩部通过旋转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固定座包括提供旋转支撑的一呈圆柱形的旋转连接部。

7、进一步的,所述左按摩部包括相连的左上壳体与左下壳体以及其内部形成容纳传动组件的容置空间;所述右按摩部包括相连的右上壳体与右下壳体及其内部形成容纳传动组件的容置空间;所述左下壳体的侧方对称设有套环;所述右下壳体侧方对称设有与套环相对应的连接柱;所述旋转连接部穿过套环后与连接柱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左按摩部能够绕旋转连接部旋转;所述旋转连接部中心设有用于与连接柱固定连接的固定孔;所述旋转连接部外侧设有用于限位套环的限位环。

8、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连接部的外侧设有用于提高旋转阻尼的凸块。

9、进一步的,所述凸块沿旋转连接部的轴向设置并且截面呈弧形。

10、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连接部上套设有加热固定座;所述加热固定座设置在按摩头的同侧。

11、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套设在升降轴上的按摩轮;所述按摩轮上啮合有过轮;所述过轮与主动轮啮合;所述主动轮另一侧与电机的输出蜗杆啮合;所述升降轴可滑动且止转的设置在按摩轮的中部;两个所述传动组件对称设置在输出蜗杆两侧。

1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轴包括上部与按摩头固定连接的止转部以及下部的旋转部;所述止转部至少具有一个沿其轴线方向的止转平面使得升降轴能够在其轴线方向上与按摩轮滑动连接并防止与按摩轮配合时发生旋转;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气袋箱内的气袋;所述气袋上方滑动设有升降轴连接座;所述旋转部呈圆柱形并与升降轴连接座转动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轴连接座下方设有用于限位升降轴且增大与气袋接触面积的底封座;所述升降轴连接座中心设有与升降轴旋转连接的通孔;所述升降轴底部设有位于升降轴连接座下方用于防止升降轴滑出通孔的限位部;所述底封座位于升降轴的底部并与升降轴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轴连接座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滑块;所述滑块与气袋箱侧壁上设置的滑槽相配合;所述气袋箱固定设置在左下壳体或右下壳体上。

14、进一步的,所述气袋箱底部设有方便气袋的输气管道穿过的连接槽;所述左上壳体与右上壳体的外侧形成有弧形的护板;所述右下壳体上设有容纳电机的容纳槽。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中置设置的单电机进行驱动两侧的传动组件,能够有效的减少电机使用量,并且实现了两侧按摩部的自由旋转,通过其旋转能够实现对肩颈部曲线的自适应调节,提供更好的按摩体验;并且在旋转中增加阻尼部件,能够增大旋转的阻尼,使其在旋转后还能具备一定的支撑性;结合升降结构的按摩头能够达到不同的按摩效果;同时中部设置的加热固定座能够在按摩时进行加热,也可以通过改变按摩头的位置,改变与加热固定座的距离,从而调节温度的传递速度或者直接利用物理方式断开加热;加热固定座在不加热时也可以充当部件使用,增大支撑面积,提高按摩时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v形伸缩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连接的左按摩部与右按摩部;所述左按摩部与右按摩部内各设有一套传动组件;两个所述传动组件均通过中置电机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内可滑动且止转的设有控制按摩头升降的升降轴;所述升降轴的底部设有控制其向上滑动的驱动组件以及套设在升降轴上的用于控制升降轴下滑的复位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形伸缩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按摩部与右按摩部通过旋转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固定座包括提供旋转支撑的一呈圆柱形的旋转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v形伸缩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按摩部包括相连的左上壳体与左下壳体以及其内部形成容纳传动组件的容置空间;所述右按摩部包括相连的右上壳体与右下壳体及其内部形成容纳传动组件的容置空间;所述左下壳体的侧方对称设有套环;所述右下壳体侧方对称设有与套环相对应的连接柱;所述旋转连接部穿过套环后与连接柱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左按摩部能够绕旋转连接部旋转;所述旋转连接部中心设有用于与连接柱固定连接的固定孔;所述旋转连接部外侧设有用于限位套环的限位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v形伸缩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连接部的外侧设有用于提高旋转阻尼的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v形伸缩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沿旋转连接部的轴向设置并且截面呈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v形伸缩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连接部上套设有加热固定座;所述加热固定座设置在按摩头的同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v形伸缩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套设在升降轴上的按摩轮;所述按摩轮上啮合有过轮;所述过轮与主动轮啮合;所述主动轮另一侧与电机的输出蜗杆啮合;所述升降轴可滑动且止转的设置在按摩轮的中部;两个所述传动组件对称设置在输出蜗杆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v形伸缩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轴包括上部与按摩头固定连接的止转部以及下部的旋转部;所述止转部至少具有一个沿其轴线方向的止转平面使得升降轴能够在其轴线方向上与按摩轮滑动连接并防止与按摩轮配合时发生旋转;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气袋箱内的气袋;所述气袋上方滑动设有升降轴连接座;所述旋转部呈圆柱形并与升降轴连接座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v形伸缩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轴连接座下方设有用于限位升降轴且增大与气袋接触面积的底封座;所述升降轴连接座中心设有与升降轴旋转连接的通孔;所述升降轴底部设有位于升降轴连接座下方用于防止升降轴滑出通孔的限位部;所述底封座位于升降轴的底部并与升降轴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轴连接座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滑块;所述滑块与气袋箱侧壁上设置的滑槽相配合;所述气袋箱固定设置在左下壳体或右下壳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v形伸缩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箱底部设有方便气袋的输气管道穿过的连接槽;所述左上壳体与右上壳体的外侧形成有弧形的护板;所述右下壳体上设有容纳电机的容纳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V形伸缩按摩机芯,包括转动连接的左按摩部与右按摩部;所述左按摩部与右按摩部内各设有一套传动组件;两个所述传动组件均通过中置电机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内可滑动且止转的设有控制按摩头升降的升降轴;所述升降轴的底部设有控制其向上滑动的驱动组件以及套设在升降轴上的用于控制升降轴下滑的复位弹簧。本技术通过中置设置的单电机进行驱动两侧的传动组件,能够有效的减少电机使用量,并且实现两侧按摩部的自由旋转,通过其旋转能够实现对肩颈部曲线的自适应调节,提供更好的按摩体验;并且在旋转中增加阻尼部件,能够增大旋转的阻尼,使其在旋转后还能具备一定的支撑性;结合升降结构的按摩头能够达到不同的按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兰成全,兰长华,钟永康,马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安市康怡健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