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导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0295发布日期:2023-08-10 06:5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肠梗阻导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鼻饲导管的,特别是涉及肠梗阻导管组件。


背景技术:

1、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有时急性肠梗阻诊断困难,病情发展快,引起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不及时治疗导致重大后果。

2、导致肠梗阻的原因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性肠梗阻,由于肠内、肠壁和肠外各种不同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内容通过障碍。(2)动力性肠梗阻,由于肠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所致,并无肠腔狭窄,又可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种。(3)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系膜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引起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蠕动功能丧失,使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3、肠梗阻的分类是从不同角度来考虑的,但并不是绝对孤立的。如肠扭转可既是机械性、完全性,也是绞窄性、闭襻性。不同类型的肠梗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如单纯性肠梗阻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近端肠管扩张,最后也可发展为麻痹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时,由于炎症、水肿或治疗不及时,也可发展成完全性肠梗阻。

4、所以及时发现病因采取及时的治疗为最佳方案,现有通过药物的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且起效慢。最佳的方式是通过管道将引起肠梗阻的内容物排出。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鼻饲管的原理,由患者鼻腔置管,管道沿食道和胃,穿过幽门后最终进入肠道,抵达肠梗阻位置,通过鼻饲管尾端抽吸装置对肠道内容物进行抽吸,减少内容物,达到快速释放压力,缓解症状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肠梗阻导管组件,通过鼻饲管尾端抽吸装置对肠道内容物进行抽吸,减少内容物,达到快速释放压力,缓解症状的目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肠梗阻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和用于置管的导丝,所述导管为弹性可弯曲材质,所述导管后端具有主腔道口,用于连接抽吸装置,所述导管的前端为导向头,所述导向头具有主孔和观测孔,所述导管对应主孔和主腔道口之间开设有主腔道;

4、所述导管后端安装有导丝支管,所述导管对应导丝支管与观测孔之间开设有导丝腔道;

5、所述导管前端侧壁开设有多个减压孔,所述减压孔沿导管长度方向排列,所述减压孔均连通主腔道。

6、进一步地,所述导丝的前端固定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与导丝的连接点还固定有电磁传感器,所述导丝的后端通过电缆连接有可视电磁定位装置,所述导丝与电缆之间还具有导丝座。

7、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对应减压孔段的后侧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包裹导管侧壁,所述导管对应气囊的位置开设有气囊注气孔,所述导管后端设置有气囊支管,所述导管对应气囊注气孔与气囊支管之间设置有注气腔道,气囊支管还串接有气囊阀。

8、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对应减压孔段的位置还开设有压力调节孔,所述导管后端连接有压力调节支管,并配置有压力调节阀,所述导管对应压力调节支管与压力调节孔之间设置有气压平衡腔道。

9、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后端连通有冲洗支管,并配置有冲洗阀,所述冲洗支管连通导丝腔道。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导管组件用于肠梗阻的治疗,沿鼻腔置管,延伸至病理位置,对肠梗阻位置进行抽吸,释放内容物,达到缓解和治疗的作用,配置有独立的导丝支管和导丝腔道,用于置管方便,而主腔道及导管侧壁开设的减压孔用于抽吸内容物,肠梗阻一般为一段肠道发生堵塞并膨胀,所以导管对应的抽吸位点分布较多。



技术特征:

1.肠梗阻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肠梗阻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2)的前端固定有摄像头(21),所述摄像头(21)与导丝(2)的连接点还固定有电磁传感器(22),所述导丝(2)的后端通过电缆连接有可视电磁定位装置(23),所述导丝(2)与电缆之间还具有导丝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肠梗阻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对应减压孔段的后侧设置有气囊(5),所述气囊(5)包裹导管(1)侧壁,所述导管(1)对应气囊(5)的位置开设有气囊注气孔,所述导管(1)后端设置有气囊支管(51),所述导管(1)对应气囊注气孔与气囊支管(51)之间设置有注气腔道(13),气囊支管(51)还串接有气囊阀(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肠梗阻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对应减压孔段的位置还开设有压力调节孔(16),所述导管(1)后端连接有压力调节支管(6),并配置有压力调节阀(61),所述导管(1)对应压力调节支管(6)与压力调节孔(16)之间设置有气压平衡腔道(1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肠梗阻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后端连通有冲洗支管(41),并配置有冲洗阀(42),所述冲洗支管(41)连通导丝腔道(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肠梗阻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和用于置管的导丝,导管后端具有主腔道口,用于连接抽吸装置,导向头具有主孔和观测孔,导管后端安装有导丝支管,导管前端侧壁开设有多个减压孔,减压孔均连通主腔道。用于肠梗阻的治疗,沿鼻腔置管,延伸至病理位置,对肠梗阻位置进行抽吸,释放内容物,达到缓解和治疗的作用,配置有独立的导丝支管和导丝腔道,用于置管方便,而主腔道及导管侧壁开设的减压孔用于抽吸内容物,肠梗阻一般为一段肠道发生堵塞并膨胀,所以导管对应的抽吸位点分布较多。

技术研发人员:邵小平,马文,储备,詹涛,苏技,李齐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齐杰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