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调节身体角度的婴幼儿排痰辅助装置

文档序号:35940274发布日期:2023-11-06 17:5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调节身体角度的婴幼儿排痰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易于调节身体角度的婴幼儿排痰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临床中由于新生儿年龄小,气管支气管粘膜屏障功能脆弱,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有些新生儿病情危重予以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治疗,这些因素均导致新生儿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刺激气道分泌痰液,由于新生儿存在不会咳痰且活动度较少、不配合等特殊情况。痰液过多无力咳痰致使肺部痰液堆积,影响气体交换,易出现呼吸困难、肺不张的情况。拍背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通过拍背使胸壁震动,使小气道的分泌物松动进入较大气道,便于排出或吸出,通过拍背刺激呼吸,加强呼吸来达到扩张肺叶的目的,改善肺通气防止肺不张。婴幼儿拍背有多种姿势,有时需要趴着,有时需要仰着,有时需要倾斜的站立,有时需要直立。传统的拍背一般是人工抱着,调整至合适的角度进行拍背,如果长时间拍背则导致肌肉酸痛。尤其在医院,有大量病患婴幼儿时,给婴幼儿拍背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由于患病的婴幼儿年龄较小,且插有管子,传统的采用医护人员人工调整患病幼儿的身体姿势时,常需要一人扶新生儿、一人接新生儿、一人护理呼吸道管路,调整过程很是不便,而且很容易在改变婴儿姿势的过程弄疼婴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调节身体角度的婴幼儿排痰辅助装置,可辅助医护人员在对婴幼儿进行拍背排痰操作时,调整婴幼儿的身体至合适的角度,方便后续进行拍背操作。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3、一种易于调节身体角度的婴幼儿排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床体、立柱、连接单元和驱动机构;所述床体设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床体上方设有若干束缚带,所述床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立柱相互靠近一侧分别通过一个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床体连接,所述床体可绕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立柱的连接点转动,所述驱动机构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单元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连接单元带着所述床体绕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立柱的连接点转动;所述床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床体的顶板在婴幼儿的背部位置设有贯穿孔,所述床体顶板上的贯穿孔内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床体顶板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活动板的在所述床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一个凸块,所述活动板通过所述凸块利用螺栓安装在所述床体上。

4、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内部宽度方向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一个竖直槽,所述凸块的厚度小于所述活动板的厚度,且所述凸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平齐,所述竖直槽的上端与所述床体顶板上表面的距离与所述活动板的厚度减去所述凸块的厚度后的距离相等,所述竖直槽的下端未贯穿所述床体的侧壁的下端,两个所述竖直槽所在的床体侧壁上均设有一个水平槽,所述水平槽的一端与其同侧的所述竖直槽的下端连通,所述活动板沿所述床体宽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床体宽度方向相对内侧壁间的宽度相等,两个所述凸块相互远离一端间的距离与两个所述竖直槽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竖直槽的高度大于所述活动板的厚度,所述水平槽的宽度与所述凸块的厚度相同,且所述水平槽的长度大于所述活动板沿所述床体长度方向的长度。

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倒v形连接板和转轴,所述倒v形连接板的尖端通过所述转轴与其同侧的所述立柱转动连接,所述倒v形连接板另一端的两个倾斜支杆端部均与所述床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倒v形连接板的两个倾斜支杆关于所述立柱对称。

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板、蜗轮、蜗杆、电机和支架;所述支撑板设在其中一个所述立柱的上端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对应侧的所述转轴贯穿该所述立柱后与所述蜗轮连接,所述蜗轮靠近所述支撑板一侧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蜗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的一端均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所述支架后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外壳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保护壳,所述蜗轮、所述蜗杆、所述支架和所述电机均在所述保护壳内,且所述保护壳在所述转轴的位置设有开口,所述保护壳的外侧壁上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床体上婴幼儿的脚部方向设有踏板,所述踏板沿所述床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轨,滑动方向与所述床体垂直,两个所述滑轨均与床体固定连接,所述踏板的中间位置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床体靠近所述踏板的一端也设有一个相同规格的螺纹孔。

9、进一步地,所述踏板的上方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宽度与两个所述滑轨相互远离一端间的宽度相等。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婴幼儿一般情况下平躺在床体上,当医护人员需要对婴幼儿进行拍背排痰时,可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驱动床体进行转动,床体上的束缚带可对婴幼儿的身体进行固定,这样在床体转动时,婴幼儿便会随着床体一起转动,转动到合适角度后,医护人员将床体上的活动板凸块上的螺栓拆掉,向床体背面挪开活动板,使婴幼儿的背部暴露出来,这样医护人员便可从活动板移开后的孔位处开始对婴幼儿的背部进行拍背操作,该过程所需要的医护人员数量明显少于现有的人工调整婴幼儿身体位置的人数,并且调整过程,婴幼儿在床体上的姿势可以不用进行大幅度变化,从而也避免了婴幼儿被弄疼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易于调节身体角度的婴幼儿排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床体(2)、立柱(3)、连接单元(4)和驱动机构(5);所述床体(2)设在所述底板(1)的上方,所述床体(2)上方设有若干束缚带(16),所述床体(2)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立柱(3),所述立柱(3)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立柱(3)相互靠近一侧分别通过一个所述连接单元(4)与所述床体(2)连接,所述床体(2)可绕所述连接单元(4)与所述立柱(3)的连接点转动,所述驱动机构(5)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单元(4)连接,所述驱动机构(5)可驱动连接单元(4)带着所述床体(2)绕所述连接单元(4)与所述立柱(3)的连接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调节身体角度的婴幼儿排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2)内部宽度方向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一个竖直槽(8),所述凸块(7)的厚度小于所述活动板(6)的厚度,且所述凸块(7)的下表面与所述活动板(6)的下表面平齐,所述竖直槽(8)的上端与所述床体(2)顶板上表面的距离与所述活动板(6)的厚度减去所述凸块(7)的厚度后的距离相等,所述竖直槽(8)的下端未贯穿所述床体(2)的侧壁的下端,两个所述竖直槽(8)所在的床体(2)侧壁上均设有一个水平槽(9),所述水平槽(9)的一端与其同侧的所述竖直槽(8)的下端连通,所述活动板(6)沿所述床体(2)宽度方向的长度与所述床体(2)宽度方向相对内侧壁间的宽度相等,两个所述凸块(7)相互远离一端间的距离与两个所述竖直槽(8)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竖直槽(8)的高度大于所述活动板(6)的厚度,所述水平槽(9)的宽度与所述凸块(7)的厚度相同,且所述水平槽(9)的长度大于所述活动板(6)沿所述床体(2)长度方向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于调节身体角度的婴幼儿排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4)包括倒v形连接板(41)和转轴(42),所述倒v形连接板(41)的尖端通过所述转轴(42)与其同侧的所述立柱(3)转动连接,所述倒v形连接板(41)另一端的两个倾斜支杆端部均与所述床体(2)固定连接,且所述倒v形连接板(41)的两个倾斜支杆关于所述立柱(3)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调节身体角度的婴幼儿排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支撑板(51)、蜗轮(52)、蜗杆(53)、电机(54)和支架(55);所述支撑板(51)设在其中一个所述立柱(3)的上端且两者之间固定连接,对应侧的所述转轴(42)贯穿该所述立柱(3)后与所述蜗轮(52)连接,所述蜗轮(52)靠近所述支撑板(51)一侧与所述蜗杆(53)啮合,所述蜗杆(5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一个支架(55),两个所述支架(55)的一端均与所述支撑板(51)固定连接,所述蜗杆(53)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所述支架(55)后与所述电机(5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4)的外壳与所述支撑板(5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于调节身体角度的婴幼儿排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1)的上方设有保护壳(10),所述蜗轮(52)、所述蜗杆(53)、所述支架(55)和所述电机(54)均在所述保护壳(10)内,且所述保护壳(10)在所述转轴(42)的位置设有开口,所述保护壳(10)的外侧壁上设有按钮(11),所述按钮(11)与所述电机(54)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调节身体角度的婴幼儿排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2)上婴幼儿的脚部方向设有踏板(12),所述踏板(12)沿所述床体(2)宽度方向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轨(13),滑动方向与所述床体(2)垂直,两个所述滑轨(13)均与床体(2)固定连接,所述踏板(12)的中间位置设有若干螺纹孔(14),所述床体(2)靠近所述踏板(12)的一端也设有一个相同规格的螺纹孔(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易于调节身体角度的婴幼儿排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12)的上方设有把手(15),所述把手(15)的宽度与两个所述滑轨(13)相互远离一端间的宽度相等。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调节身体角度的婴幼儿排痰辅助装置,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床体、立柱、连接单元和驱动机构;床体设在底板的上方,床体上方设有若干束缚带,床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立柱,立柱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两个立柱相互靠近一侧分别通过一个连接单元与床体连接,驱动机构与其中一个连接单元连接;床体为中空结构,床体的顶板在婴幼儿的背部位置设有贯穿孔,床体顶板上的贯穿孔内设有活动板。通过驱动机构医护人员可完成对婴幼儿身体位置的调整,从而方便后续的拍背排痰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党晓平,孟远翠,胡小剑,郑玲芳,张学策,杨粉,张东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