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吸引穿刺器

文档序号:35262125发布日期:2023-08-27 15:4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负压吸引穿刺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负压吸引穿刺器。


背景技术:

1、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淋巴结细针穿刺是临床中经常开展的诊断性操作。该操作在超声引导下,利用22g注射器针头对可疑甲状腺结节、淋巴结进行穿刺,抽吸适量细胞,进一步用于细胞学检查或基因检测。

2、为了获取充分的检测样本,医护人员需要在穿刺时保持负压状态。传统的注射器无法自行维持负压,因此需要操作者在穿刺同时持续抽拉活塞轴。对于体积较小或邻近大血管的甲状腺结节或者淋巴结,为了充分取材及避免损伤周围血管,操作者多采用执笔式,利用相对灵活的拇指、食指、中指以精确掌控穿刺方向。但若需要维持负压以抽吸组织,则无法采用执笔式,往往会导致穿刺不精确,影响取材甚至损伤周围重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负压吸引穿刺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负压吸引穿刺器,包括针筒、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与活塞杆的近端固定连接并穿设在针筒内,所述活塞的上端还设置有螺圈,所述螺圈与活塞杆的外壁固定连接;

3、所述针筒的内壁上设有与螺圈相对应的内螺纹。

4、优选地,所述内螺纹位于所述针筒的中上三分之一处以上。

5、优选地,所述螺圈的直径不小于活塞的直径。

6、优选地,所述螺圈包括外圈和内圈,其通过内圈与活塞杆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外圈为金属圈或塑料圈。

8、优选地,所述内圈为橡胶圈或硅胶圈。

9、优选地,所述活塞杆的远端设有一字把手。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该负压吸引穿刺器改变了传统的抽拉活塞杆形成负压的形式,转而固定住活塞杆而持续负压,提高穿刺精度;

11、2、操作者在穿刺时可以全程保持执笔式,提高穿刺精度,避免对穿刺点非目标组织的损伤;

12、3、穿刺吸引过程中可以单人单手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负压吸引穿刺器,包括针筒(1)、活塞(2)和活塞杆(3),所述活塞(2)与活塞杆(3)的近端固定连接并穿设在针筒(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的上端还设置有螺圈(4),所述螺圈(4)与活塞杆(3)的外壁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吸引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7)位于所述针筒(1)的中上三分之一处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吸引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圈(4)的直径不小于活塞(2)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吸引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圈(4)包括外圈(5)和内圈(6),其通过内圈(6)与活塞杆(3)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吸引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5)为金属圈或塑料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吸引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6)为橡胶圈或硅胶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吸引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的远端设有一字把手。


技术总结
负压吸引穿刺器,包括针筒、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与活塞杆的近端固定连接并穿设在针筒内,所述活塞的上端还设置有螺圈,所述螺圈与活塞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针筒的内壁上设有与螺圈相对应的内螺纹。该负压吸引穿刺器改变了传统的抽拉活塞杆形成负压的形式,转而固定住活塞杆而持续负压,提高穿刺精度;操作者在穿刺时可以全程保持执笔式,提高穿刺精度,避免对穿刺点非目标组织的损伤;穿刺吸引过程中可以单人单手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戴欣媛,王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