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穿刺术野暴露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9314发布日期:2023-10-22 00:0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穿刺术野暴露支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穿刺应用,尤其涉及一种超声穿刺术野暴露支具。


背景技术:

1、甲状腺结节的人群检出率非常高,而如何确定结节的良恶性是医患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b超检查在这方面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但有时分辨起来也十分困难。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us-fna)可将甲状腺癌从高发的甲状腺结节中甄别出来,是目前确定甲状腺结节性质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的“路线”都经过精心选择,可以直达肿瘤中心,避免癌细胞转移,穿刺时针在肿瘤内部进行取材,拔针时肿瘤细胞都在“针芯”内;

2、在进行上述操作时需要在患体部位充分的将穿刺的“路线”的术野暴露出来,而现有技术中在对患体进行穿刺时,需要患者穿低领衣服,平躺在治疗床上,为了充分暴露甲状腺,医生会用枕头垫高患者肩部,使得颈部呈过伸位,采用上述的方式进行操作往往由于患者不自主移动,在医生进行穿刺时由于患体头部空间位置变化容易,造成医生穿刺术野暴露不充分,从而影响医生操作;

3、鉴于上述因素,特别设计一种超声穿刺术野暴露支具,通过支具通过支撑下颌与锁骨,防止患者不自主移动,从而更好的暴露术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穿刺术野暴露支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超声穿刺术野暴露支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两侧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上下固定设置有支撑端,所述支撑端的中间段位置设置有调节柱;所述本体呈蝴蝶状,且所述本体中间位置镂空;

3、所述调节装置分为上调节板、下调节板两部分,且所述上调节板、下调节板之间铰接并通过螺栓柱固定。

4、进一步地,所述上调节板呈镂空状,且所述上调节板的端头位置开设有第一弧形沟槽,所述第一弧形沟槽与人体下颌弧度仿型设置。

5、进一步地,所述下调节板呈镂空状,且所述下调节板的端头位置开设有第二弧形沟槽,所述第二弧形沟槽与人体锁骨弧度仿型设置。

6、进一步地,所述本体架设于人体下颌弧度与锁骨弧度之间,且通过所述第一弧形沟槽抵住与人体下颌弧度位置;

7、通过所述第二弧形沟槽抵住与人体锁骨弧度位置。

8、进一步地,所述上调节板、下调节板之间形成的角度控制为0-45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端所在平面低于所述调节装置最高点15-25mm。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端所在平面与所述调节装置最高点处于同一平面。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支具通过支撑下颌与锁骨,防止患者不自主移动,从而更好的暴露术野;

13、同时通过调节装置分为上调节板、下调节板两部分,且上调节板、下调节板之间铰接并通过螺栓柱固定,保证在使用状态下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调整上调节板、下调节板之间的角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声穿刺术野暴露支具,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两侧设置有调节装置(2),所述调节装置(2)上下固定设置有支撑端(3),所述支撑端(3)的中间段位置设置有调节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穿刺术野暴露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板(4)呈镂空状,且所述上调节板(4)的端头位置开设有第一弧形沟槽(6),所述第一弧形沟槽(6)与人体下颌弧度仿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穿刺术野暴露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调节板(5)呈镂空状,且所述下调节板(5)的端头位置开设有第二弧形沟槽(8),所述第二弧形沟槽(8)与人体锁骨弧度仿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声穿刺术野暴露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架设于人体下颌弧度与锁骨弧度之间,且通过所述第一弧形沟槽(6)抵住与人体下颌弧度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声穿刺术野暴露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板(4)、下调节板(5)之间形成的角度控制为0-4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穿刺术野暴露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端(3)所在平面低于所述调节装置(2)最高点15-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穿刺术野暴露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端(3)所在平面与所述调节装置(2)最高点处于同一平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穿刺术野暴露支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两侧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上下固定设置有支撑端,所述支撑端的中间段位置设置有调节柱,所述本体呈蝴蝶状,且所述本体中间位置镂空,所述调节装置分为上调节板、下调节板两部分,且所述上调节板、下调节板之间铰接并通过螺栓柱固定,所述上调节板呈镂空状,且所述上调节板的端头位置开设有第一弧形沟槽,所述第一弧形沟槽与人体下颌弧度仿型设置,所述下调节板呈镂空状,且所述下调节板的端头位置开设有第二弧形沟槽,所述第二弧形沟槽与人体锁骨弧度仿型设置。

技术研发人员:田润欣,卢来顺,罗琼,马锐,林佳伟,郭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汕头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