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插管置换引导丝

文档序号:37029826发布日期:2024-02-20 20:1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插管置换引导丝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管插管置换引导丝。


背景技术:

1、气管插管交换导丝临床上主要是在更换气管导管时起到引导作用,特别是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利用交换导丝进行引导,避免了拔出气管导管后再插管时插管的失败,可以使气管插管较顺利的插入。

2、现有此类的气管插管交换导丝大部分仅有引导作用,功能单一,或为一根中空管,可进行吸引,但此类中空管硬度不够,更换气管导管困难时无法起到支撑作用。如有遇到紧急情况,气管导管无法顺利插入气管中时,无法实现紧急通气,患者可能出现缺氧情况。而且现有的交换导丝无可视化组建,无法帮助确认气管导管在气管中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插管置换引导丝,包括软管本体,软管内设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周壁与软管的内壁通过多个隔断层连接,隔断层将软管和固定管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独立空间,软管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手持件;手持件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贯穿手持件的两端,且与多个独立空间和固定管一一对应连通形成多个通道;部分通道的侧壁上设有通孔;其中一个安装孔内设置有可视化组件。在气管导管需要更换时,医护人员可以将置换引导丝插入到气管导管内,并将输氧机、外部负压设备或输药设备通过安装孔与侧壁上设有通孔的通道连接,然后将手持件与软管分离,从软管上取下气管导管,并将新的气管导管套设在软管外侧,然后将手持件安装在软管上,再将新的气管导管插入到气管内。从而保证在置换气管导管时,患者仍然能够正常呼吸。此外,医生还能够通过可视化组件观察气管内的情况和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有利于医生的观察,判断和操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气管插管置换引导丝,包括软管本体,软管内设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周壁与软管的内壁通过多个隔断层连接,隔断层将软管和固定管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独立空间,软管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手持件;手持件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贯穿手持件的两端,且与多个独立空间和固定管一一对应连通形成多个通道,部分通道的侧壁上设有通孔;其中一个安装孔内设置有可视化组件。

4、优选的,固定管的长度小于软管的长度,固定管的一端与软管的一端对齐,固定管的另一端位于软管内,手持件的一端伸入到软管内与固定管的一端密封连接。

5、进一步的,其中一个安装孔内设置有照明组件,照明组件的一端伸入到与该安装孔连通的独立空间内。

6、进一步的,可视化组件包括成像光纤,成像光纤的一端设置有冷光源接口,成像光纤的另一端伸入到独立空间内。

7、进一步的,部分安装孔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手持件通过连接件外接设备。

8、进一步的,部分安装孔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手持件通过连接件外接设备。

9、进一步的,软管远离手持件的一端设置有气囊,气囊内部为洁净的无害气体,气囊的直径小于等于软管的直径。

10、进一步的,固定管为实心结构或中空结构。

11、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2、1.在气管导管需要更换时,医护人员可以将置换引导丝插入到气管导管内,并将输氧机、外部负压设备或输药设备通过安装孔与侧壁上设有通孔的通道连接,然后将手持件与软管分离,从软管上取下气管导管,并将新的气管导管套设在软管外侧,然后将手持件安装在软管上,再将新的气管导管插入到气管内。从而保证在置换气管导管时,患者仍然能够正常呼吸。此外,医生还能够通过可视化组件观察气管内的情况和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有利于医生的观察,判断和操作。

13、2.灯板安装在手持件上,手持件位于气管外部,光线通过光纤束传播到气管内,光纤束在传播光线时不会产生热量,避免了灯板照明时产生的热量灼伤气管。

14、3.软管伸入气管的一端设置有气囊,气囊为膨胀状态,在内部气压作用下,其周壁既有一定的硬度,还有一定的弹性,在插入气体导管时,既能起到塑形作用,还能避免气囊挤压气管导管碰到气管壁,对气管壁造成损伤。

15、4.气囊对软管的一端进行密封,气管中的液体无法进入到侧壁上没有开设通孔的通道内,液体无法流入到该部分通道内,对该部分通道造成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气管插管置换引导丝,包括软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内设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周壁与所述软管的内壁通过多个隔断层连接,所述隔断层将所述软管和所述固定管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独立空间,所述软管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手持件;所述手持件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手持件的两端,且与多个独立空间和所述固定管一一对应连通形成多个通道,部分所述通道的侧壁上设有通孔;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可视化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置换引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的长度小于所述软管的长度,所述固定管的一端与所述软管的一端对齐,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软管内,所述手持件的一端伸入到所述软管内与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置换引导丝,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的一端伸入到与该所述安装孔连通的所述独立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置换引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组件包括成像光纤,所述成像光纤的一端设置有冷光源接口,所述成像光纤的另一端伸入到所述独立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置换引导丝,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安装孔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手持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外接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置换引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远离所述手持件的一端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内部为洁净的无害气体,所述气囊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软管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置换引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为实心结构或中空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气管插管置换引导丝,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软管本体,软管内设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周壁与软管的内壁通过多个隔断层连接,隔断层将软管和固定管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独立空间,软管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手持件;手持件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贯穿手持件的两端,且与多个独立空间和固定管一一对应连通形成多个通道;部分通道的侧壁上设有通孔;一个安装孔内设置有可视化组件。在气管导管需要更换时,医护人员可以利用置换引导丝暂时代替气管导管,保证在置换气管导管时,患者仍然能够正常呼吸。可视化组件能够明确气管导管的位置,观察气管内部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韩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