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

文档序号:36952133发布日期:2024-02-07 12:1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

本技术涉及膝关节屈膝位支撑,具体为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


背景技术:

1、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在股骨及胫骨侧截骨、安装试体及假体时,为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便于医生操作,需要将小腿屈曲直立,为保证该体位,设计膝关节支撑架。

2、传统的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往往是利用一个固定杆进行对膝关节后侧进行支撑,这种固定杆往往是固定在支撑架上的,无法进行应对手术需要高度的适应性调节,此外传统的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往往整体是固定形态,这样在将其收纳时往往会因其体型的庞大以及外形而难以合理规整地收纳放置,为此设计了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解决了传统的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往往不能进行调节以及折叠收纳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包括第一卡槽板和第二卡槽板,所述第一卡槽板和第二卡槽板的相对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卡槽板与第二卡槽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板和第二卡槽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块,所述第一卡槽板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折叠板,所述折叠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底部表面与卡槽的内表面相互卡接,所述支撑板和折叠板的表面均设置有调节机构。

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包括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底部有第一卡槽板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衔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板,所述第一伸缩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弯板。

4、优选的,所述折叠板包括第二伸缩板,所述第二伸缩板的顶部与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板的底部与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衔接块,第一伸缩板的表面与第一衔接块的后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衔接块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的内部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衔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衔接块,所述第二衔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槽的内部,所述弯板与第一伸缩板的转动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

6、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的表面均设置有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

7、优选的,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伸缩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衔接块,所述第三衔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的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手,所述第二伸缩板的伸缩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衔接块,所述第四衔接块的顶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顶部与第二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8、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通过支撑板和折叠板之间的转动角度的扩大以及利用卡板在转动时对应的卡槽内的卡接固定而进行对支撑板和折叠板之间的支撑高度的调节,期间当支撑板和折叠板之间通过弯板在第一伸缩板上转动时会带动第一传动轮的转动,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带的传动带动第二传动轮上的第二锥齿轮的转动,第二锥齿轮通过与第一锥齿轮的啮合带动第一螺纹杆的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螺纹杆的螺纹位移带动第一伸缩板进行适应性的伸缩,再配合转把手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的螺纹位移带动的第二伸缩板的伸缩调节,使得支撑板和折叠板在转动利用卡板卡接在不同位置的卡槽处而造成的支撑板和折叠板之间的支撑点的偏移能够被伸缩调节回正,进而可使得患者能够无需身体调节与支撑点适应,从而解决了传统的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往往不能进行调节的问题。

11、(2)、该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通过第一卡槽板与第二卡槽板的转动连接,第一卡槽板与支撑板的转动连接,支撑板与折叠板的转动连接,进而使得第一卡槽板、第二卡槽板、折叠板和支撑板能够被折叠收纳,从而解决了传统的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往往不能进行折叠收纳的问题。



技术特征:

1.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包括第一卡槽板(1)和第二卡槽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板(1)和第二卡槽板(2)的相对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卡槽板(1)与第二卡槽板(2)的顶部均开设有卡槽(3),所述第一卡槽板(1)和第二卡槽板(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块(4),所述第一卡槽板(1)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折叠板(6),所述折叠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板(7),所述卡板(7)的底部表面与卡槽(3)的内表面相互卡接,所述支撑板(5)和折叠板(6)的表面均设置有调节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包括衔接板(51),所述衔接板(51)的底部有第一卡槽板(1)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衔接板(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板(52),所述第一伸缩板(5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弯板(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板(6)包括第二伸缩板(61),所述第二伸缩板(61)的顶部与弯板(5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板(61)的底部与卡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8)包括第一衔接块(81),第一伸缩板(52)的表面与第一衔接块(81)的后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衔接块(8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槽(82),所述贯穿槽(82)的内部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83),所述第一螺纹杆(8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4),所述衔接板(5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衔接块(85),所述第二衔接块(85)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86),所述第一螺纹杆(83)的一端贯穿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槽(86)的内部,所述弯板(53)与第一伸缩板(52)的转动处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8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板(5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88),所述第一传动轮(87)和第二传动轮(88)的表面均设置有传动带(89),所述第二传动轮(8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8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齿轮(810)与第一锥齿轮(84)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伸缩板(6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衔接块(811),所述第三衔接块(81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槽(812),所述第二螺纹槽(812)的内部贯穿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813),所述第二螺纹杆(8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手(814),所述第二伸缩板(61)的伸缩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衔接块(815),所述第四衔接块(815)的顶部开设有转动槽(816),所述转动槽(81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817),所述转动块(817)的顶部与第二螺纹杆(813)的底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包括第一卡槽板和第二卡槽板,所述第一卡槽板和第二卡槽板的相对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卡槽板与第二卡槽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板和第二卡槽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块,本技术涉及膝关节屈膝位支撑技术领域。该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该膝关节屈膝位支撑位架,通过支撑板和折叠板之间的转动角度的扩大以及利用卡板在转动时对应的卡槽内的卡接固定而进行对支撑板和折叠板之间的支撑高度的调节,期间当支撑板和折叠板之间通过弯板在第一伸缩板上转动时会带动第一传动轮的转动。

技术研发人员:韩笑,田华,王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