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胃管

文档序号:36133260发布日期:2023-11-22 20:49阅读:51来源:国知局
双头胃管

本技术涉及胃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胃管。


背景技术:

1、胃管置入是临床常见的操作之一,其多用于胃肠减压引流出胃肠内容物,或抽取胃液进行胃液检查,或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营养、水分和药物,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些重症或术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体位常常采取平卧位,此时胃内容物由于重力作用坠积在胃的低位,由于常规胃管只有单头,胃管置入后其远端只能局限于胃体近幽门处或胃底,因此行胃肠减压时可能存在吸引不完全的情况,导致患者腹胀、腹痛症状缓解不明显、长期胃肠减压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等。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双头胃管。


技术实现思路

1、(一)实用新型目的

2、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头胃管,本实用新型操作者在行常规胃管置入操作后,可通过装置配有的实心棒状物将隐藏胃管从特定开口处推出,形成特殊的双头胃管,在吸引胃体附近胃内容物的同时还可同时吸引胃底部位的胃内容物,使胃肠减压更加充分,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简单,成本低廉,可操作性高,同时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的优点。

3、(二)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头胃管,包括胃管接头,所述胃管接头连通有胃管本体;

5、所述胃管本体的内部设有可伸出胃管本体的辅助胃管件。

6、优选的,所述辅助胃管件包括螺旋头、拉绳和隐藏胃管,所述隐藏胃管滑动设置在胃管本体的内部,所述螺旋头螺纹套接在胃管接头上,所述螺旋头通过拉绳与隐藏胃管连接,所述胃管本体的一侧形成开口,且开口内设有弹性挡件。

7、优选的,所述隐藏胃管具有近端和底端,所述弹性挡件直径大于底端直径且小于近端的直径。

8、优选的,所述隐藏胃管靠近近端处固定套装有软管弹性活塞。

9、优选的,所述胃管本体上固定安装有囊腔,所述囊腔通过连通管连通有连接头,所述囊腔上开设有多个圆孔。

10、优选的,所述弹性挡件为环体和多个弹片组成。

11、优选的,所述胃管接头滑动伸入棒状物。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3、使用棒状物从胃管接头中插入,将隐藏胃管从弹性挡件推出,在棒状物推力的作用下可通过弹性挡件并在其弹力回缩的作用下,隐藏胃管被推出后与胃管本体形成角度,由胃管接头连接负压吸引器,分别吸引胃底和胃体的胃内容物,流质食物和药物可经连接头注入,并通过囊腔上的圆孔渗透入胃内对患者进行补充营养及药物治疗;当患者需要拔管时,旋转螺旋头与胃管接头分离,拉动拉绳,在其拉力作用下两侧弹性活塞回移,并将隐藏胃管完整拉回。

14、使胃肠减压更加充分,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简单,成本低廉,可操作性高,同时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头胃管,包括胃管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接头(2)连通有胃管本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胃管(7)具有近端(5)和底端(11),所述弹性挡件(9)直径大于底端(11)直径且小于近端(5)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胃管(7)靠近近端(5)处固定套装有软管弹性活塞(6)。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双头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本体(12)上固定安装有囊腔(8),所述囊腔(8)通过连通管连通有连接头(3),所述囊腔(8)上开设有多个圆孔(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挡件(9)为环体和多个弹片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头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接头(2)滑动伸入棒状物(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胃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头胃管,包括胃管接头,所述胃管接头连通有胃管本体;所述胃管本体的内部设有可伸出胃管本体的辅助胃管件。本技术提出一种双头胃管,本技术操作者在行常规胃管置入操作后,可通过装置配有的实心棒状物将隐藏胃管从特定开口处推出,形成特殊的双头胃管,在吸引胃体附近胃内容物的同时还可同时吸引胃底部位的胃内容物,使胃肠减压更加充分,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简单,成本低廉,可操作性高,同时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黄艳齐,卢福博,冯源康,王佩宇,魏千,史惠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